第八章 展示与生意
短短两个小时的网络体验,让葛丹和李庆华、杨妙莲他们都觉得不过瘾。
总感觉没有够。
不仅仅是他们,其实很多第一次来中国体验网络和电脑娱乐方面的外国人也都是有类似的情况。
而且还不仅仅是网络游戏、电子游戏、网络聊天和刷各种论坛帖子等等。
就连小说文学都可以让很多人刷的不可自拔。一看就能看好几个小时。
因为传统文学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想要让人看到就必须要登上媒体。不管是报纸、杂志或者是出书。那么就是一定要经过杂志社的编辑们的。
如果编辑社不喜欢这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的话,那么大概率是直接毙了。这样的文章和书就没有给大家见面的机会了。
不能说编辑室发表的文章就都是优质的,更不能说被编辑室枪毙的文章和小说就一无是处。
毕竟很多时候主编个人口味很有可能会决定一篇文章和小说是否发表。毕竟个人喜好是一定会影响判断的。有的人就喜欢偏向于残酷黑暗的题材,有的人就喜欢偏向于轻快阳光的内容。这俩人大概率都无法欣赏对方的东西。
而写东西,很多人未必图钱图出名,有的人就是想要分享自己的故事,想要有观众。也就是所谓的为爱发电。
只不过在传统纸媒的时代,想要为爱发电很难。毕竟纸媒时代唯一为爱发电的方法就是自己出钱印书,然后免费发给别人。这种方法费钱费力还不讨好。
网络时代到了,一切都变了。就像是那个咫尺天涯的网站就有一个专门的文学连载的专区。
负责审核的管理人员就俩要求,不写反动封建文章,不写色情暴力文章。其他你爱写啥写啥。科幻可以写,恋爱可以写,古典武侠也可以写。整个创作变得自由度大多了。
整个社区的创作热情也很高。很多人也不考虑赚钱不赚钱的。就想要写东西给人看。
而民间爆发出来的创意是无限的,虽然很多人的文笔确实一般,但是创意和点子很好。比如说正在连载的一篇科幻小说,主角带着助手不断的穿梭在不同的宇宙,寻找回家的路。
然后见证每一个宇宙历经的困难,然后尝试找到解决的办法等等。
还有一些其他的小说,已经开始有各种脑洞大开的感觉了。虽然说不像是后世网络小说有时候如脱缰的野狗一样乱窜。但是比传统的文学创作也多了各种新意。毕竟创作者也不图钱,当然是想把自己的东西写了就爽了。
就像是杨妙莲对李庆华玩的各种游戏一点兴趣都没有。她就上网看了很久的各种游记文章。然后在文学板块找到了一篇她自己喜欢的青春恋爱类小说。是关于抗战期间一位南洋来的华侨机工在大陆和当地女子恋爱,然后又因为战争分分合合的故事。
看的杨妙莲在网咖里直接流眼泪哭了出来。结果看了一半,发现这故事还没写完,还在连载!气的她快炸了。
“怎么没写完啊!怎么还不写啊!”杨妙莲在发表文章的帖子下面留言催更:“快点写啊!我要看到江欣华和王一江的故事啊!王一江被八路救了,后面呢?什么时候回去找江欣华啊!江欣华要落到鬼子手里了,快去救啊!”
杨妙莲看个小说都看的有些上头了。
而和她有相同症状的人在这次的外国人群体之中不少。
不管是运动员,还是外国游客。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接触到网络的魅力。他们都能在这里寻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苏联的网络系统在最初的时候之所以不成功,其中有一个点就是在最初设计的时候,他们把网络视作一个单纯需要维护和消耗资源的东西。就算是建设好了,网络每年的维护费用也是天价。所以很多领导人在犹豫。
而现在,在李锐的领导下,中国的网络系统经过了前几年的铺设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后,已经开始慢慢体现出了能自我盈利的能力了。
而在运动员村和这个酒店网咖的地方,其实除了给他们提供网络和电脑服务之外。其实也是一个商场。
毕竟是一种展示嘛,展示完了之后吸引到了人,就要想办法把货卖出去嘛!
所以亚运会还没开场了,北京的商业已经开始拉动了。
亚运村旁边卖电子产品的专卖店里,已经排满了从亚洲各地来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各种工作人员。
现在的一台个人电脑,已经被压到了七千人民币一台了。这是目前全世界最便宜的个人电脑。相当于中国普通工人两年的工资,相对于中国高级工程师半年的收入。
已经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很多外国运动员和教练员也买得起。
如果说买电脑只是为了玩,但是考虑道其他国家还没铺设网络,或者是网络不发达还没和中国并网。买电脑有些亏。
那么也可以买更加便宜的游玩设备。因为个人游戏机现在的价格是真的下来了。
可以畅玩坦克大战、长城、功夫、城市英雄等动作游戏的个人游戏机(类小霸王)的价格已经去到了四百人民币一台。
相当于中国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多点。属于贵,但是咬咬牙也是能买的范畴了。了而以后这东西会更偏。
葛丹在商场的商店看到这都想要买。他还没下手呢,李庆华和杨妙莲则是毫不手软,一人买了一台电脑和一台游戏机。
“到时候不行就坐船回去,坐船好托运。”两人打算人肉把东西背回去了。
这样的人不仅仅是他们。亚运会开幕式还没开始,运动员们还没完全到齐。但是亚运村商店里准备的三百台个人电脑和一千台个人游戏机,以及录像机、音乐播放器等很多电子产品都已经差不多售罄了。
而很多人还在写下求购单,希望商店更多的供货。
而真正的消费大头还不仅仅是运动员们,因为全球很多地方的记者都来了。不管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将通过他们的笔下文章告诉全世界。
而新的抢购狂潮也是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