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传承
当天青色的烟花炸响,也证明了这次亚运会的正式开启。
一簇簇的烟花在北京上空炸开,爆出满天的花团锦簇。
整个开幕式的彩排和演绎,导演组都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参考。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组织上给他们提供的参考资料很多是来自于后世的经验。
但是他们也能看得出来,组织上提供的那些资料,对他们的帮助很大。之前国内缺乏举办这种国际级大型赛事的经验。最多也就是全运会罢了。
这一下是考验,但倒是把大家的经验都给补上了。
开场的宴会照耀夜空,而之后的文艺汇演也是不比烟花逊色。这次亚运会的主题就是【团结】。以体育来团结同志,以竞技来公平竞争。
所以组委会为整个开幕式的文艺汇演设计了整整两年,前后淘汰毙掉了很多节目。并且还曾经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过意见。
向全社会招贤纳士,有好的创意,并且能围绕着团结进步这一主题的主题的节目,都可以参与评选。
所以这场亚运会的开幕式,不仅仅是倾注了整个组委会导演组的心血。也是很多中国人对此寄予厚望。
整个文艺汇演分成上中下三个大的部分。
上部半部分是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间则是展现现代部分。而下部分则是寄希望于未来,对未来的一种畅想。
这种三段式的分布,对于现在的组委会来说比较保险。只要力求每一个阶段的表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就如第一阶段的故事,就是比较保险的讲一讲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还有郑和下西洋链接世界的故事。这一段的故事和表演,很明显是借鉴了元时空后世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
只不过技术上没有08年奥运会那么炫目。所以即便是李锐也来到现场亲自看了开幕式,但是依旧觉得不够震撼。
不过对本时空的其他人来说,这已经够了。
比如说在酒店里看电视的葛丹一家。他们看着电视画面里的节目,一个个都瞪大眼睛,看的很认真。就连最小的葛诗,也会因为画面的绚丽多彩而“哇哇”不停。
而从古代到近现代的表演则是做了一个转折。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对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哲学思辨。
在近代中国的身上就体现在了近代中国各种主义的转变之上。
以歌舞演绎的方式,将这一段演绎出来。因为在近代中国的路上,真的有很多人是把每一种出现的主义都试过了。
以一个舞者串联起全部的线,从封建帝制到君主立宪,从君主立宪到三民共和,再从三民共和到共产社会。
而在这场表演之中,也要表现出一个人到一群人的特点。从单一的中国人,慢慢的发展出五湖四海皆有的人。
因为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出力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本身,还有不少怀揣着理想的国际主义战士。
不管是当年的伊田助男,还是白求恩,或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阳早、寒春,亦或者是其他受到共产主义思想启蒙,而怀抱着理想投入伟大事业的人。
这些人都为了崇高的理想,而加入了这场伟大的事业。
这里已经没有人种和国家的界线了,大家都只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而当进入到了最后的一个部分,展望着未来的时候,组委会很显然在这个方向下了很大的力气。
这个时代不管是苏联还是中国,在民间和很多知识分子群体之中,对于实现共产主义这个理想是抱有很大希望的。他们是真的相信共产主义可以实现。
就像是原时空的苏联有一封写给未来的信。写给50年后的苏联,老一辈的苏联革命者和苏联战士们在信里面用无比期待的口吻祝贺着苏联的未来同志们实现了共产主义。
他们的心里无比羡慕那些出生在未来的苏联百姓,因为他们一出生就能够在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里生活。
他们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后辈会创造一个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共产主义社会。
那种诚挚的热情,即便是相隔五六十年都能够感受得到。
当然在源时空之中最讽刺的事情是50多年后不要说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了,这个世界已经没有苏联了。
所以在本时空之中,李锐带着自己的外挂来了。他就要竭力避免这样的事情的发生。避免共产主义的建设走向衰落。
虽然说教员看完苏联亡党亡国的纪录片之后。也语重心长的对李锐说,社会发展是呈螺旋性上升。一时的失败和颓唐,不代表永远的失败。
尤其是在李锐年轻比较激进的时候。教员更是将李锐当成自己的学生一样认真提点。
反复告诫他,不能够因为一时的成功和失败就断定整个文明的导向。
即便是教员看完了原时空的几乎所有资料之后,他也是乐观开朗的教导李锐:“我们的事业还没有失败。不过是陷入到了一时的堵塞。就像是交通网络里的堵车一样。他总是会通的。因为人类总是要往自己最终的目的地去走。”
“就算是路塌了,桥断了。难道我们就不会去修,修不会去建设新的?我们的人民百姓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革命者要永远保持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在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之中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顺境时不喜,逆境时不悲。只要坚定的向前走就可以。我相信我们的同志会踏上正确的道路。”
不得不说,教员同志真的是有革命者的浪漫主义情怀。人生在世,也无非是一死,既然所有人都要死,那么就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将大胆的假设,我们有朝一日真正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后的社会。
所以不管前两段的内容里面有很多沉重的话题。到了展望未来的部分却都是喜气洋洋,相信未来的美好。
而这场开幕式真正的重头戏是亚运火炬的点燃。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教员。这一次难得的出现了。
自从他退居二线之后就很少在公众面前出现。因为他本身就要有意识的削减自己在民众之中的个人崇拜的威望。
因为他是真的在反对个人崇拜这件事情。不过即便是如此,在现在这个时候,共产世界五大导师仅剩他一人硕果仅存的时候。
他在共产主义世界拥有的声望,依旧是崇高无比。他穿着自己那件深灰色中山装套装出现在亚运会场的时候,全场的观众全都沸腾了。
欢呼声震耳欲聋排山倒海,不仅仅是现场的观众,还有在后台的运动员们也是激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