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2/2页)

至于他的腿伤来源何处,那自是因他未知会家中擅自在倡议书上签字画押,被他父亲得知后怒而敲断的。

这些年来,他在济州府确是做出了政绩,其能力有目共睹。至于其为人性格方面,除了还是有些目中无人外加自吹自擂外,其他的没啥毛病。

“对了,户部又给你来信了。”说完这段时间新政实施情况后,罗行舟突然想起一事,就从袖中掏出一封信件来,幸灾乐祸的塞给陈今昭,“泊简兄给你的信。”

因为陈今昭常要在各府奔波,所以沈砚在打听她大体行程后,多数会将来信寄到他们同年这里,再由同年转交给她。

她僵笑着接过了信,尽量表现出自然从容之态,不让罗行舟看了笑话。但这熟悉的信件入手那刻,饶是尚未打开,她脑门就先不争气的开始冒汗,手脚发麻心脏也随之突突跳。甚至只要一想到还要打开信件来看,她就有种天旋地转之感。

是旁的原因,而是两年时间下来,京中的沈砚已经成了她的鬼见愁。

他每月都要给她来信,平均下来三到五封不等。

起先那几个月,他的来信内容还算委婉温和,主要告知她朝廷大军粮草消耗情况,顺便提醒并督促她按时将足额粮草送往指定官仓。渐渐地,他信中内容多了催字,催她交粮,催她提前交粮,催她想办法额外多交粮。

她当然也知道,朝廷战线拉长,粮草的耗损增多,大军兵分三路压境,多线作战,同样也需粮草多多益善,但粮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也得给她时间筹措不是?种粮需要时间,买粮需要时间,就算去偷去抢也需要时间啊。

况且她都提前余留了两月的粮草了,为何还催得这般急。

也不知是不是随军的军需官给沈砚太大压力,导致他人时刻处在粮草即将告急、朝廷大军即将败退、天下即将大乱、然后他们三杰就要成为千古罪人的危机感,故而听不进她的分辨,只一味来信狂命催她。

时至今日,他的信就只有一个意思,粮!筹粮!

实话说,现在接到沈砚的信,她手都哆嗦,浑身也冒汗,就连打开信封都要做好长时间的心理建设。至如今,沈砚二字已成了她的鬼见愁,曾经他那无论清冷傲然或温润如玉的形象在她这里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青面獠牙只会喊粮的饿鬼形象。

而陈今昭不知的是,她同样是京中沈砚的鬼见愁。

每每见到陈今昭要钱买粮、购置生铁打造农具的信,他也心头发慌额头冒汗,有两回还差点在户部衙署昏厥过去。银子,银子,他哪来的银钱,沈家的家底都快让他倒贴个干净了!

军饷要银钱,兵器打造要银钱,

军马购置要银钱,驿站运作要银钱,

还有粮草的运输费用,将士抚恤金,赏银……他真的已尽力缩减开支了,

但国库还是捉襟见肘。

在这档口,买粮的支出他还能勉强给支出些,但关于农具打造,就不能缓缓?旧的就不能凑合用?

他苦口婆心的去信解释,换来对方满满十数页纸的回信。字里行间的咆哮声,不比他要粮时候的小。

现在他真是,看见陈今昭的来信就害怕。

关键是,有陈今昭这么一个鬼见愁倒也罢了,但他四面八方竟有好多个!

随军的那些军需官不必说,短粮了缺粮了从不找陈今昭,只会来信怒气冲天的催他!还有那见鬼的鹿衡玉,这几年来是每月雷打不动的来上两封信骂他,骂他废物,连个粮草都凑不齐。

他跟对方解释很多回,粮草是陈今昭负责的,去骂陈今昭去。但对方不听,依旧我行我素的每月按时来信。

至于鹿衡玉为何如斯关注粮草事宜,那自是因为早在朝廷起兵之前就去信给他,要他暂停手边一切涉及变法等公务,关闭城门,静待朝廷大军压境。

得知朝廷变法的决心,鹿衡玉激动不已。

自此他就在荆州城内静等朝廷大军南下的好消息,可等啊等,却迟迟没等来南下的军队。在鹿衡玉看来,这必是粮草不足的问题,可不就要找上户部的麻烦。

田税变法倡议书上签字画押的人,无论是首倡者还是附议者,这几年来都忙得轰轰烈烈,唯独他鹿衡玉一个闲的生霉,能不让他满腹怨气。

陈今昭在济州府待了小半月,十月初八这日,正在她查看最后一座粮仓,还在心里预估来年所需粮草几何时,刘都督驾马奔来,给他们带来捷报一一朝廷与世家豪强在荆州的定鼎之战中,胜了,大获全胜!

自景明三年三月起兵,至景明五年十月止,近三年的时间,朝廷铁骑横扫九州,踏平世家乱党,亦令趁乱而起的四夷溃败,终以定鼎之势踏破百年门阀,取得最终的胜利。

新税制度终得全面推行,九州大地将焕发新的生机。

陈今昭手里的账册啪嗒落地,即便早预料会有这日,但胜利的时刻如期而至时,还是让她激动难抑,甚至喜极而泣。

罗行舟激动的喃喃:“胜了胜了,终于胜了!我们胜了!”

陈今昭望着眼前的粮仓,这些年的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齐涌上心头,这一刻,竟很想高声大喊,终于,终于不用再筹粮了!

她陈今昭,自此解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