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3/3页)

稚鱼摇头,发间的钗环轻轻摇晃。

“他们会得寸进尺的哥。之所以要转去你麾下,打得什么主意谁还不清楚?本就想靠着与你这层纽带走捷径的。”

她突然一笑,有种冷锐感,“说实话哥,我早烦了他,自命清高,又好高骛远。他要自己与我来说,我还能高看他两分,偏他拉不下脸来说,让旁人替他开口,自己反倒当个万事不沾身的清高人,好似旁人都上杆子捧他上去。”

陈今昭没有打断她,静听着。

稚鱼缓了会,方继续道,“我昨夜与他明说了,我要选个吃软饭的,大把的人等着排队,当年我哥甚至都让我挑样选。让他有本事自己去奔前程,想靠我娘家来升官发财,门都没有。”

“那他可给你脸色看了?”

“他哪里敢。一言不发就脸色发青的走了,不一会我婆母就过来,好言相劝让我别这般说话,会伤了男子自尊心,还说他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我跟兰姐儿。当然,话里带了半句,夫君至今子嗣单薄,多少隐射我没给俞家生出儿子。”

陈今昭看向稚鱼,她一手娇养长大的亲妹妹。

好似梳着双丫髻,与小呈安成日斗嘴的小丫头,还在昨日的时光里,可一转眼,就已经长成个娴静温雅、诸多事情需要她来操持的妇人。

“稚鱼,你是我亲妹妹,有什么想法尽管与我说,能办不能办的,我都会竭尽全力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陈今昭轻揉了揉稚鱼的发顶,如年少那会般。

“别让自己受委屈。”

“我可受不了委屈,旁人的话可气不着我,有火我当场就能发出来。”稚鱼将脸轻靠在对方肩上,“我来就是想跟哥说,别搭理他,他想要什么职位那就靠自己的本事。哥一路走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多少次生死徘徊才换来今日这样的地位,他为何就不能?”

陈今昭垂眸想了想,低声问,“还能过下去吗?”

稚鱼道,“放心吧哥,过不下去那天,我不会勉强自己的。”

姊妹二人相互依靠了会,陈今昭道,“宫里小圣上正在遴选一批伴读,男女都有,到时候我去跟她说,直接定兰姐儿一个名额。”

闻此,稚鱼当即激动起来。

“可以吗?真的吗哥!”

见她激动的快跳起来,陈今昭笑着弹下她额头,“真真的。好好保养着身子,以后就等着你家兰姐儿给你挣个诰命出来。”

稚鱼眉开眼笑,一把抱住陈今昭胳膊。

“哥你真好。”

“能不好吗,为你操碎了心。”

“嘻嘻,我就知道,你最疼我了。来,我给你捶捶肩。”

“你没上蹿下跳的没个正型,当心让兰姐儿瞧见你的不着调。”

“看见了我就说是哥教的。”

陈今昭就要转身去弹她额头,稚鱼嬉笑着跑开。

姊妹打闹的笑声传到屋外,屋外的人听了,面上也不由露出笑容来。

昭熙七年大年初一,永宁胡同整条街张灯结彩。

陈今昭穿着崭新的二品大员的官服,推开门来。

对门的两家也同时从里面推开门来,三人相互作揖,恭祝新春吉祥,福寿安康。

然后上了马车,前往宫中参加新年朝贺大典,并向圣上呈献新年贺表。

当然,路上难免遇上罗行舟的马车。

两驾马车遂在宽敞的长街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各不相让,争先恐后的往宫里方向疾奔。

两个车夫的马鞭子都舞出了火星子,面目都微微有些狰狞。从永宁胡同抵达皇宫的时间,硬生生比平日缩短了一半。

待到终于入宫,车里人得以扶着车壁颤巍巍下来后,陈今昭三人都有些身体虚软两眼发直,都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夕。

沈砚小心挪到陈今昭跟前,低语,“朝宴,不成的话,下次让我家忠庆来赶车罢。”他说话的语调压的极低,似唯恐惊扰到了另一边耳听八方的长庚。

陈今昭抚了抚歪斜的官帽,同样小声,“快别说了,他耳朵灵得很。”

沈砚当即闭嘴。

鹿衡玉拿胳膊拐拐陈今昭,示意她去看那罗行舟。

陈今昭打眼一瞧,见到罗行舟那打着摆子的惨样,当时噗嗤声笑出了声。

“该!”

鹿衡玉与沈砚无不忍俊不禁,但也毫不留情的道了句,“该!”

卯时到,朝贺大典开始。

宣治殿广场肃穆庄重,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

三声净鞭声响过后,伴随着礼乐声,身穿帝王冕服的小圣上与穿着朱红朝服的摄政王走到了阶前。小圣上居前,摄政王落后两步,待到阶前,后者则退下高阶,来到文武百官之首站立。

礼官宣读新年贺岁表,摄政王又与百官一起俯首聆听,之后齐呼“圣上万岁“。

文官队列的陈今昭,仰眸望向高阶上接受众人朝贺的小圣上听着对方用沉声静气的嗓音,宣读着新年的诸项新政策,有对民生的,又对军队,经济的,有条不紊,镇定自若。

天际泛起了鱼肚白,很快,第一缕阳光刺破天幕,穿透长空照射大地。金色的光辉照在九五之尊的山河带上,跳跃在她稚嫩却沉着的面上,宛如新生的太阳,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百官队列最先前的人回首,恰与她的目光相对。

两人相视一笑,眸光里流转的,是历经风雨多年相伴的温情,也是对后来者寄予的无限希冀。

他们都坚信,国朝在小圣上的带领下,会走向更加璀璨光明的来日。

陈今昭又忍不住环顾四周,她的挚友、同年、还有诸位同路者们,都在。人生至此,她在这个朝代,站上了这个舞台,实现她从前不敢想的抱负,虽这一路有荆棘有坎坷,但结果却是圆满的,她收获了诸多。

未来之路为如何,谁也说不准,但她有预感,会更好。

她抬眸望向跳出地平线的初阳,红日灿烂,驱散了长夜的阴霾,给大地带来光亮与温暖。望着这样壮丽的景象,她面上浮起笑容,心中亦涌起了无限的希望。

惟愿山河锦绣,岁月静好绵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