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2/3页)

可大哥家若是养了三只猫,他苦恼的说:“不是舍不得把猫都给你们,只是这家里得有多少老鼠,才够三只猫吃的啊。”

辛姑母在一旁瞧着好笑,不过既然三个孩子都各有所爱,也不能强令他们谁放弃自己喜欢的,便做主说:“二弟,孩子们喜欢,就都留下吧,咱家没老鼠了也不怕,这巷子里别家总是有的,咱们愿意借猫帮他们抓老鼠,他们也不会不愿意的,说不定还要送点小鱼小虾来谢谢猫帮他们除害呢。”

听辛姑母这么说,几个孩子又都眼睛闪闪的盯着自己,辛长安也拒绝不了,便答应了说:“那好吧,猫都给你们留下,不过它们都还小,你们可要把它们照顾好,等过几个月长大了,我再来接它们回村里住些天,让它们母亲教它们捕鼠的本领。”

辛月、辛盛和郭玉娘全开心的笑了起来。

辛长安把竹筐的盖子打

开,三只小猫立刻爬着翻出了竹筐。

辛月跑过去蹲在三花猫的面前,三花猫主动地爬上了辛月的鞋面,仰着小脑袋冲着辛月“喵喵”叫。

辛月伸手到三花猫脸边,三花猫侧着脑袋贴着辛月的手开始蹭,辛月见它这么亲人,便不再犹豫,两只手伸过来把小小的三花猫捧起来抱在怀里挨来挨去。

郭玉娘则没敢上手,只对着白色长毛猫,和猫猫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喵来喵去,白色长毛猫“喵喵”了半天,也不见这个人类来抱自己,绿色的眼睛透出一股子无奈,还是自己迈了步子往郭玉娘身上靠着。

辛盛瞧上的那只黄色狸花凶巴巴的冲着辛盛“哇嗷、哇嗷”,辛盛直接揪住了它的脖颈,把它提起来握在手里,另一只手挠着它的下巴,挠得小狸花嗓子越来越夹,慢慢“哇嗷”就变味成了“喵~”。

辛长平下值回家,没见孩子们和往常一般出来迎自己,疑惑的四处找,最后在库房里才见到三个孩子人手一只小猫玩得专心极了,他瞧着正在用库房里的木料打猫窝的辛长安,疑惑的问:“哪来的这么多猫?”

辛月怕爹爹不同意养这么多猫,举着她的小三花凑到辛长平面前说:“爹爹,你瞧这三花猫多可爱啊,让我养它吧。”

辛盛也没有放下咬他袖子的小狸花,说:“爹爹,这狸花瞧着就健壮,长大了肯定善捕鼠,我们养它吧。”

郭玉娘也鼓起勇气说:“大舅舅,我好喜欢小白,你不要赶它走好不好。”

辛长平又不是什么狠心的人,哪受得了孩子们这样,立刻就连声说:“养养养,都养。”

然后给弟弟辛长安打起下手,一块儿做起猫窝。

兄弟俩一边干活,辛长平一边和辛长安说起铺子装潢的事,辛长安一口应下,却说:“自己家人开的铺子,我要挣什么钱,大哥你可别跟我说这么生分的话,我在家本来就没事干,来给自己大哥大嫂帮点忙还要钱,我成什么人了,爹知道了都得拿锄头打我。”

不过他这次来没准备长待,本就准备送了东西见一见大哥,吃个晚食就回村里去。

大哥家屋舍少人又多,如今本就是挤着住的,也没他留宿的地方,他换洗的衣物什么的全都没带,干木工活的工具更是也没拿,便说:“今日我还是要回村里,明日我带齐了东西再来,对了,那你家里这点木头不够使的,我今天把驴车驾回去,把我家和三弟家存的木料拉些来,你这急着用,我们以后再慢慢攒就是了。”

辛长安和辛长康都有儿子,从儿子出生起就在攒木料,但凡进山瞧见合适好砍伐的木头都会找时间去砍了,拖回家里晾干存着,一年攒一些,这样等儿子大了该娶妻成家了,便可以给儿子盖房子用。

辛长平便不再跟弟弟说些给钱的话,一家人不急于一时,他想着那过几年侄儿们成家,大不了就把钱当成贺礼,或是置办点田地给他们就是了。

等做完了猫窝,辛长安帮着几个小孩把小猫们安置好,又一一交代了几句怎么养小猫,喂食喂水怎么喂,喂几次,之后才去解了带来的包裹。

里面除了有辛长平前几日送回去的西洋人偶外,还有几个辛长安参照着做出来的人偶模子。

这人偶涂了素漆,脸上刻了五官,但还没有画上妆容,头顶也是秃秃的,没有粘上假发。

不过虽还只是个模子,但雕工细节可比那西洋娃娃还要细致,连手指上的小指甲都刻出了样子来。

而且那西洋人偶只是四肢和脑袋能转动,辛长安做的这些人偶,却是连胳膊的关节、手腕、手指,腿的膝盖、脚腕都能扭动。

这么一来,辛长安做出的这人偶便能摆出更多的动作造型。

辛月拿到手里便试着摆出了一个手捏兰花指,贴着脸颊低头娇羞的动作。

一想到这个人偶若是画上妆,戴上假发和头饰,身上再穿着精致华美的衣裙和绣鞋,简直是一个活脱脱的娇艳美人。

原本还觉得十分精致华美的西洋人偶,一下子就被衬托得木木呆呆起来。

辛月崇拜的看着二叔辛长安,赞不绝口的说道:“天呐,二叔你的手也太巧了,这么细致的人偶你是怎么做出来的。”

宋氏也是啧啧称奇,说:“这人偶做好了,可比那西洋人偶更招人喜欢。”

辛月连连点头,说:“他们这样的人偶都能漂洋过海卖到咱们这儿来,咱们这人偶可比他们的还要好,日后也要卖到西洋去挣他们的银子回来!”

辛长安被侄女儿和嫂子夸得脸上挂起了红,摆手自谦的说:“没有你们说的那么好,我这手艺远远不如我师父师兄他们,他们做的千工床那才叫一个美轮美奂,我都没出师,只会做点这些个小玩意,上不得台面的。”

辛长安当年读书读不好,回家之后拜了个木匠做师父,跟着学木工活,不过这学木工活得吃大苦,伏低做小的帮师父做活一二十年,师父才能真的教你点压箱底的手艺。

后来辛长平考中了秀才,把家里的田地都买了回来,自是不愿意弟弟在别人那吃苦挨骂的受罪,便把辛长安接了回来。

辛长安自认只学了点皮毛手艺,不过大概是他天生在这方面有些天赋,这点皮毛手艺做出来的小玩意儿往往十分精致出众,就连给他个人偶打样子,他照着做都能添些原版没有的妙处来。

宋氏迫不及待的想看这人偶娃娃成型的样子,从家里的丝线里翻出黑色的,劈成细如发丝的样子。

辛长安带了自己熬的胶水,接过丝线一圈一圈的往木偶头上粘。

成型之后宋氏接过来给木偶的头发盘起来,手巧的用丝线和碎布做出极小的娟花来,插到人偶的发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