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掌柜,我又来了。”余知味笑着和辛月打招呼。

辛月这几天都见他第三回了,这频率着实有点频繁,如今铺子里男客会来买的东西,也就是书袋和人偶娃娃,书袋都是买给自己或者友人的,娃娃则是买给家中妻女或是姐妹的。

当初店里六个现货的书袋都是经过余知味带人来卖出去的,今日他不会还是带人来买书袋的吧?想着辛月便笑着问:“余公子今日要买些什么?”

余知味摇摇头说:“是这四位公子要来买书袋,我路熟,便把他们带过来了。”

说来也巧,这四位学子都不是潍县县城人,而是下面乡镇的地主富户之子,他们都是家里有钱的人,常打着去县城买书的旗号,跟家里要了银子,约着一块儿到县城来玩乐,顺便买些乡镇没有的新鲜玩意儿。

自从县试放榜之后,余知味的好友们纷纷得中,只有他自己名落孙山,余知味又跟他爹娘闹起来要退学,不愿继续读书。

他爹娘不愿意,说:“家里又不需要你挣钱养家,我们有钱供你读书,你就在私塾里好好念书便是,考不中就考不中,多学几年说不定就考中了,我们也不催你。”

余知味对读书是一点兴趣也没有,他又不擅长这个,每日在私塾里坐着浑身难受,再说他都快及冠的年纪了,马上就该说亲成家了,难道还要在私塾里混日子吗?

余知味这回是真的下定决心了,非要退学回来找点儿事干,总不能以后自己靠爹娘养,妻儿也靠爹娘养吧,自己又不是什么废物。

可余知味的爹娘自己做生意虽挣钱,但却觉得这事儿又辛苦劳累,又没什么地位,虽如今不歧视经商的人家,可终归还是官员士子地位最高。

见余知味铁了心要退学做生意,余知味的爹娘也发了狠,说:“你要做生意也行,我和你娘是靠自己白手起家的,你也得靠你自己,我们不会给你提供一文钱的本钱。”

余知味如今每日不去私塾了,便日日赖在食摊上帮忙,想要哄得爹娘心软,好改了心意。

那几位乡镇的学子到了县城,先去了有名的余家小食摊上吃朝食,说话间被余知味听见了,他是个自来熟的人,见那四人说不知县城最近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便主动跟他们说:“那你们可来得巧了,咱们县城现在最时新的便是案首书袋,县城的学子都在买,货都卖空了大家都等着订货呢。”

辛盛怀疑那案首书袋的诨名是从余知味这传出来的,倒是真没冤枉他。

这四人都是那在学堂上混日子的,县试与他们没甚么关系,自然是没关注过今年的县试情况,便好奇的问:“什么叫案首书袋?”

余知味虽然不去读书了,可书袋他还日日背着,不装书本笔墨,装别的也是极好用的,他把自己身上的书袋拍了拍,说:“你们瞧,就是这个,今年县试案首的同款书袋,防水防潮又好用。”

说完还大方的解下来递给他们瞧,四人传递一番都觉得好,而且往常他们还总要去书铺里晃一晃,买一两本回去也懒得看的书交差,这次若是买了个书袋,回去便可以拿这个书袋交差了,便问余知味这书袋在哪买。

余知味没事儿干,干脆带着他们一块儿来了。

辛月听说又是被余知味带着来买书袋的,忙说:“这书袋没有现货,现在要订得等半个月了。”

四人都从余知味那里听说了这书袋得等订货,见说要等这么久,不仅没有不悦,还觉得这书袋确实是火爆,为了抢着做镇上最时髦的人,他们忙不迭的掏银子出来说:“给我们都订上。”

辛月收了钱写了订货单,那四人对店里别的没甚么感兴趣的,便和余知味道谢后去寻地方玩乐了。

余知味和辛月打一声招呼也准备走,辛月忙唤住他说:“余公子,这几日多亏你帮我们带来这么多客人,请你稍等一会儿,我去和我娘亲请示一下如何感谢你。”

“这……不用了,是你们家书袋确实好,我才愿意给大家推荐的。”余知味连忙摆手拒绝,他纯粹是喜欢这书袋,才见人就推荐的,并不是为了要什么好处。

“那也得多谢你,你就稍坐一会儿,我马上就下来。”辛月说完不等余知味拒绝,便快步跑上了二楼。

余知味不好一走了之,便只得面带尴尬的坐下。

辛月上去和宋氏说:“娘亲,上回和你提了一嘴那位余公子,今天又带了四位客人来买书袋,我想着咱们托他的福都卖了十个书袋了,是不是得感谢他。”

宋氏听了也点头,她本就不是小气的人,便问:“如何感谢他才好?”

辛月想着余知味跟帮她们家卖书袋的销售一般,销售自然该有提成,便说:“经他介绍卖出去的书袋,咱们给他十分之一的提成吧?”

宋氏想了想,书袋的成本一百文左右,给三弟妹提成六十文,便是再给出去三十文的提成,也还有一百余文的利润,便点头应了,说:“行,余公子不是咱们铺子的人,你便直接今日算给他吧,不用和慧娘她们一样等下月再结算。”

辛月取得了娘亲的同意,欢快的下楼和余知味说:“余公子,我娘亲也说多谢你,你帮着我们卖出了十个书袋,我们家书袋三百文一个,每个给你提成十分之一,十个便给你三百文。”

辛月从钱匣子里取了三串百文的铜钱递给余知味,余知味不好意思收,忙推拒说:“我帮着宣传不是为了要好处的。”

辛月故意瘪着嘴巴垂下眼,装委屈的说:“余公子可是嫌少?”

“不是不是。”余知味见这一直笑容满面的小女童突然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慌得不行,连连摇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辛月便把铜钱塞给他说:“那你便收下,我就信你。”

余知味捧着三串铜钱,还也不是,收也不是,整个人都僵硬起来。

辛月瞧得好笑,每回见他都是超活泼的E人,第一次见他这么拘谨,想了想跟他说:“余公子,我家马上要在隔壁开一家专接待男客的铺子,卖男子的衣袍穿戴用品,我瞧你人缘极好,朋友多,到时候还得麻烦你帮我们宣传宣传。”

宋氏已经跟隔壁铺子的主人签好了书契,只等着过几日胡娘子新租的铺子腾退了,她把铺子里的货品都搬走了,宋氏便能把隔壁的铺子开起来,到时候男士的衣袍、鞋靴、帽子、书袋、扇套等都能卖起来了。

宋氏已经开始琢磨多收两个徒弟了,不过收徒弟讲究缘分,急不来,便只先和何婶子签好了长契。

何婶子绣花的手艺平平,但剪裁、缝制还是做得熟练的,到时候便让何婶子一人负责裁剪、缝制,宋氏和崔慧娘专门负责绣花,这样也可以把活做得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