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除了茶山之外,皇兄还在海贸的商船里给他分了些仓位,让他能把茶运到海外去挣银子。
不过茶不太好卖,听他派去的属官回来禀告说:“王爷,那海船一靠港,丝绸和糖是最先卖完的,咱们的茶除了些富贵人家搭着买一些说回去喝着解腻,其他时候就不太卖得动了,耗到最后返程,价格一降再降,才算是清空了货。”
周简拿到海贸挣回来的银子,无语的想,原先觉得皇兄送他来贺州,这地方虽不如江州、湖州富贵,可好歹有一清净的好处,过几年攒些银子跟皇兄求求情,把母妃接来养老也不错。
谁知盼星星盼月亮,盼到海船回来,这一趟下来挣的利润还不如他开着玩儿的茶楼利润高。
周简说要去潍县开茶楼,并不是一时兴起,他已经决定与其盼着哪日洋人能如追捧丝绸一般追捧起茶叶,还不如多花些心思在贺州把茶楼开遍。
茶楼离考场不远,辛盛走了一会儿就到了,但是别家许是出门更早,考场前已经熙熙攘攘的挤了许多人。
辛盛四处看了看,没有凑到人堆里去往前挤,而是往外走了些站到了一处地势高的地方,这样他能瞧见出来的爹爹,到时候招手也能让爹爹尽快发现他。
等考场里敲了钟,过了一会儿考场的门被打开,便开始有
考生排着队出来。
虽然乡试与府试的时间都是三天,可乡试的试题量比府试却翻了快一倍,辛盛瞧着那些出来的考生各个面色苍白、脚步虚浮,见到自家来接的人便一头栽到来人身上,靠着家人的力量被拖着行走。
辛盛瞧着不由得开始担心起爹爹,犹豫是不是要挤到前面去好早些扶住爹爹。
不过辛长平竟很快就从考场里走了出来,四处张望一圈见儿子不在前方,便极有默契的往高处看,瞧见招手的辛盛后,辛长平笑着挥手回应,便越过人群往外挤出去。
辛盛瞧见爹爹面色红润,眼神清明,步伐稳健,心里松了口气,等辛长平走出人群,辛盛便跑着去迎他,不急着问爹爹考得如何,只连忙把路上买的解暑的饮子递过去。
辛长平接过竹筒,抬起下巴一饮而尽,问辛盛:“何处买的?”
辛盛说是书铺旁边摆摊的老婆婆处,辛长平便和辛盛往书铺那里走,去归还老婆婆的竹筒。
路上辛盛才问辛长平:“爹爹考得可好?我瞧别人出来都没了半条命,只爹爹还精神抖擞,和平日在家没甚么分别。”
辛长平笑着说:“这就是我为何常常叮嘱你,平时读书莫要太忘我,早晚要活动活动身骨的原因了,为父少时就跟着你阿爷下地,早就练出了一身体力,在县城这些年也每日不忘活动身体,你这几日不在外守着,怕是不知道,为父考舍附近便有两个考生体力不支晕倒在号舍,被兵丁们抬了出去。”
辛盛听完心有余悸的点头说:“三年才等来一回乡试,中途放弃想必心里难受得紧,回去醒来有得懊恼了,我自是听了爹爹的,每日早晚都去书院竹林活动几圈的。”
辛长平赞赏的点点头,然后回答儿子的问话,眼尾和嘴角都带着些难以隐藏的笑意,说:“此次做题,下笔极顺畅,在稿纸上写完再看,竟无一字可改,大抵是没有问题的。”
辛盛听了也跟着高兴起来,笑着恭喜道:“爹爹此次必然榜上有名了!”
以辛长平性格之谨慎,应该谦逊的否认两句,但此次他真的是第一次明显的感觉到自己能考中,与前三次相比,就好似一朝顿悟得道了一般。
身边又只有亲生的儿子,辛长平便没有客套的说些哪里哪里的虚话,点头说:“十几年了,乡试这一关终于看到头了,明日咱们去探望一下惜娘,便先回家,十天后再来候榜。”
上回辛盛府试,公布名单只需等三天,他们就干脆在府城候了三天,这回乡试得十天后放榜,耗十天太久,辛长平急着回去处理耽误了两个多月的公务,也不愿耽误儿子的学业,便早就决定了考完便回潍县。
他们回到客栈,肖掌柜专门在柜台候着,见到辛长平的面色便赞:“辛老爷此次必中啊!”
听到辛长平说明日便走,肖掌柜笑着说:“那十日后辛老爷可定要再来我五福客栈候榜,到时候那喜帖就贴在小老爷喜帖旁。”
次日许多考生在大堂围成一团对题,辛长平和辛盛也被人拉着要问,好不容易从人堆里挤出来,父子俩对视一笑,辛长平说:“考都考完了,结果已定,再纠结也没有用,咱们走吧。”
买了些吃食拎着,父子俩去了染坊看望宋惜娘。
“先生许久没来了,是来看望小惜娘的?”门房的老丈竟然还记得辛长平。
宋惜娘来了染坊近四个月,和染坊的人早就混熟了,她虽不活泼,但安静乖巧,也很招人喜爱,时间久了染坊的人也渐渐了解了宋惜娘的身世。
知道她本来出身小富之家,结果父母败光家业,留下她和哥哥,现在靠着姑姑姑父才能为生,姑姑姑父还愿意花银子供她来府城学手艺。
染坊的管事嬷嬷也叹她幸运,遇到了心善的姑姑姑父,染坊上下都对辛长平印象很好。
老丈麻利的进去帮着传了话,出来后辛长平递了一份松软的点心请老丈吃,老丈也不和辛长平客气,笑着接过来,想着如今的日子,问了句:“这时候来,先生难道是来参加乡试的考生?”
辛长平点头应是,说:“平日里忙,脱不开身,正好乡试来了府城,顺路来给内侄女送些吃食。”
老丈虽不懂学问,但是笑着说:“做善事定能得善报,先生这般善心人,必然要中的。”
见辛长平身边带着的辛盛与他长得有些相似,老丈便问:“这是先生的儿子?”
辛盛忙上前和老丈问好,老丈笑眯眯的夸道:“小公子定也是个读书人吧,长得一表人才,将来肯定大有出息。”
长得俊和读书有出息有什么必然关系么?还真是有的,进了殿试,大家才学相差不大的时候,皇上便会随着心意给那长得顺眼的排名往高了排,到授官的时候,长得体面的也更容易被分到好去处。
正在闲聊,宋惜娘急匆匆的小跑着从染坊里出来,怀里还抱着一个大包裹,见到辛长平和辛盛便开心的笑着喊:“姑父、表弟。”
辛长平关切的问了宋惜娘最近可好,宋惜娘笑着点头,说自己一切都好,还眼露雀跃的说师父说她再学几个月,年底就能出师了,然后迫不及待的把大包裹递给辛长平说:“姑父,我开始跟着师父学染布了,这是我染出来的料子,姑父帮我带回去送给表妹,给她做衣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