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辛长平回来的时候身上带着些酒气,他是个酒量不好的,只要喝了酒,脸上就会挂上两坨红晕,经久不散。
从骡车上下来的时候一个颠簸,险些栽倒在地,还是车夫眼疾手快的把他扶住,搀着他替他敲门。
辛月笑着跑出来开门,瞧见这幅情形,忙喊姑母和娘亲来帮忙,辛姑母和宋氏小跑着出来,车夫替辛长平出言解释道:“辛老爷看榜时遇着褚老爷,两位老爷都榜上有名,高兴得去酒楼喝了两杯。”
辛长平瞧见自家的娘子、女儿和大姐,脸上露出笑容来,声音含糊的说:“娘子,我中了,月娘,你爹是举人了,大姐,我考中了……”
宋氏温言应和:“好好好,夫君高中太好了。”
宋氏掏出银钱来替辛长平付了车资,多的也没让车夫找零,车夫高兴的谢过才离开。
宋氏和辛姑母一左一右的把辛长平扶进卧房里,替他脱了靴子和外衫,放他在床上躺着。
辛姑母去灶房煮解酒汤,宋氏抱着儿子辛年坐在床边守着,听辛长平嘴巴一直嘀嘀咕咕的说话,宋氏凑近去细听,只听清几个零散的词:“十几年……天资差……高兴……”
宋氏心疼的看着辛长平,夫君十几岁就中了秀才,那时人人都夸他少年英才前途无量,谁知连着三回乡试,次次榜上无名,想来这些年夫君嘴上不提,心里也是很有压力的,如今终于得中了,不论名次如何,也算是对二十余年的寒窗苦读有了交待。
适才车夫只说辛长平榜上有名,却没说具体名次,辛月好奇难耐,跟着辛姑母一块儿送醒酒汤进来,守着爹爹,等他清醒了些便凑过去问:“爹爹,你考了第几名?”
辛长平恍然的笑了笑,说:“我竟然没跟你们说么?”
辛月点头说:“爹爹只说考中了,是举人了。”
辛长平拍着自己的脑门懊恼的说:“才喝了几杯就糊涂成这样。”
宋氏怕夫君的名次不高,提前宽慰的笑着说:“多少名不都是中举了么。”
谁知辛长平听了这话,竟然露出一丝傲娇的神情来,故作不满说:“噢?看来娘子十分不看好为夫啊?”
宋氏见辛长平作怪,以二人夫妻多年的了解,自然知道夫君怕是考得名次不错,陪着演道:“啊,难道夫君此次名列前茅?那可真是妾身的不是了。”
辛长平抬手虚点了点宋氏的鼻尖,说实话他自己都有些如在梦中,再才说:“此次乡试,我竟然排在前十,是乡试第八名。”
东安府作为贺州首府,才成为贺州乡试每次的考试地点,这乡试是全贺州的秀才一起竞争,此次乡试全贺州一千多位秀才参考,最后仅仅有六十人得以中举。
辛长平竟然能排在第八名,突然感觉明年的春闱也能肖想一番了。
说起来进士才是科举考生的终极目标,可考进士的难度却远远小于考举人,以此次贺州乡试为例,举人录取的比例还不足百中取五,可会试的报考人数与乡试人数差不多,录取人数却翻了几倍。
春闱取中人数一般在二百左右,明年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科会试,必然是要加恩的,人数还会再多几十人,取中比例会在百中取二十至三十左右,若只按比例推算,辛长平乡试第八的水平推算到会试那是妥妥的能中。
虽然会试不是简单的比例计算,可都乡试第八了,怎么能不去京城一搏呢?辛长平原本计划考完乡试就候缺的,明年要是不去试一试,搏一搏,感觉很不甘心。
宋氏瞧出了夫君眼底的野心,她看着辛长平坚定的说:“夫君若要去京城春闱,便放心的去,家中如今早不是以往的窘境,银钱夫君不用担心。”
辛月原本以为要等几年后,家里才会有哥哥上京赶考,没想到你爹还是你爹,终究还是要赶在儿子前面先行探路。
乡试第八,搁在现代起码是个市状元的级别了吧,原本一直被天才的哥哥遮挡了光芒,辛月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个家里的学霸,可不止辛盛一人!
辛月眼睛闪光的看着辛长平,崇拜的说:“爹爹太厉害了,我以爹爹为傲!比起做进士的妹妹,还是做进士的女儿更好!”
辛长平被妻女的支持与鼓励感动得眼眶发酸,动情的将妻女都楼进怀中,声音颤抖的说:“有妻女若此,我才是以你们为傲。”
惦记着今日爹爹放榜,一路小跑回来气喘吁吁的辛盛扶着门框看着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苦笑的想:怎么被落下的又是我?
还是被圈在最里面的辛年浑身不舒服的挣扎起来,辛长平松开手才发现门外的大儿子,忙笑着招了辛盛进来说:“盛哥儿,爹爹中了乡试第八名,明年爹爹要先你一步去京城探路了。”
辛盛平复了喘息丝毫不见刚才的狼狈,走近屋里替爹爹祝贺,笑着说:“儿走的每一步,都是踏着爹爹的脚印。”
辛姑母做好了饭菜来喊大家出去吃饭,辛长平深吸了一口空气中的香气,疑惑的说:“今儿家里的饭菜香味怎么如此不同?”
辛姑母笑着说:“月娘看了那游记,说是弄个新鲜菜色,替大弟你添添喜气呢。”
“哦,那我可要好好尝尝!”辛长平起身穿衣,从宋氏手里接过辛年,到了院里一家人围着石桌团团而坐,连辛年都被放进辛长安打的木质婴儿椅里有了个席位。
被盛放在陶锅里的红烧肉色泽红润,香气扑鼻,在辛长平说完了开宴词后,大家纷纷奔着这第一次见的新鲜菜色而去。
红烧肉的魅力无人能挡,辛家一家子都是爱吃肉的人,谁也逃不脱红烧肉拌着白米饭的魔力,今儿足足买了四斤多的五花肉,六个大人小孩很快就把陶锅里的红烧肉一扫而空,连锅底的肉汤都被意犹未尽的辛长平与辛盛分了拌着饭吃了。
吃饱了之后摸着圆滚滚的肚皮,辛长平问:“这菜叫何名字?吃着有丝甜味,又有丝辣味,不像是咱们这的菜色。”
“月娘说云州那边会把糖炒成汁和肉一起炖,辣味是月娘那宝贝辣椒。”辛姑母这才想起没问侄女儿这菜名字,便看向辛月,问:“月娘,这菜的名字你还没说呢。”
那游记只是提了一嘴云州产糖,云州人便就地取材,爱用糖做吃食,不仅做点心,连炖肉都要用糖化成汁水。
游记是辛盛先看了才买给辛月的,他记得里面有这一段,但可没有说什么菜名。
辛月不能当着辛盛的面胡诌,便说:“那游记上的做法和咱们这菜的做法也不完全相同,咱们只是取了它用糖化水这一点罢了,姑母,这菜咱们
自己给它取个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