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娘亲!”辛月亦是红了眼眶,被宋氏圈着,依恋的靠在了她的怀里。

宋氏身后一个三尺小儿迈着屁颠屁颠的步伐小跑着追了出来,嘴里奶声奶气的喊着:“姐姐!姐姐!”

到了门槛处他试着双手扶着门槛要翻身爬过去,吓得他身后追着护着的女帮佣连忙箭步上前把他双肩提起,想把他抱着出去。

“放开我。”辛年不依,过了门槛便要下来,女帮佣仔细观察了一下,见门外的马都被人拉着,这才放心的放下了小少爷。

辛年一落地便扑过去抱住辛月的腿,仰着头瞪着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辛月叫:“姐姐!姐姐!”

辛月从宋氏怀里挪出脸来往下望,与白胖的辛年对视上,辛年“咦”了一声,眼带疑惑的说:“姐姐不一样了。”

下个月辛月就要满十岁了,这半年个子窜了不少,原来丰盈的脸颊少了些肉,五官更深刻了,正从团团孩子气的女童模样往少女变化。

辛姑母日日陪着辛月倒没觉出什么不同,宋氏可有半年没见女儿了,刚刚出来还没看清长相就忙着把女儿抱紧了亲香,现在听了小儿子的话,忙后退一步双手扶着女儿的肩膀上下打量。

宋氏这才发现,半年前还只到自己胸前女儿如今和自己的肩膀一般高了,宋氏本就是高挑的女子,看来女儿没几年就能追上自己了。

再细细的看着女儿的脸颊,好像是瘦了许多,但不是没吃饱的消瘦,女儿面色红润气血丰盈,一瞧就知道她姑母给她照顾得很好,只是脸颊两坨可爱的肉肉没了,不再像个稚气的女童,瞧着倒有些少女亭亭玉立的样子。

宋氏瞧着满心欢喜,做娘亲的见女儿越长越美好,哪有不高兴的,便是自己种的花开了,都要为它高兴,更何况是自己生下的女儿,宋氏伸手摸摸女儿的脸,勾画了一下女儿的鼻子与眉眼,笑着说:“月娘,你瘦了一些,瞧着下半张脸更像你爹爹了,只是眉眼还是像我些。”

宋氏的鼻头小巧圆润,鼻梁也不是很高,不过和她脸上那对大大的杏眼搭配在一起显得十分甜美可人,

说起来宋氏如今都是三十好几的人了,还生了三个孩子,可长得还跟二十多岁一样。

她先前也没怎么保养过,只这半年来了京城,和亲家母去外面逛了几次街,买回来些敷脸的美容粉来,每个月会调成膏状敷上几回脸。

辛月和辛年都随了宋氏的眉眼,这会儿三个人站在一处,三双大大的杏眼如出一辙,只是辛月和辛年的鼻子都随了爹爹,鼻梁高挺,而哥哥辛盛则是几乎都随了爹爹,只是中和了娘亲的基因,长得比爹爹更精致了些。

辛月最近早起对镜梳妆,还真觉得自己变得更好看了些,不过这种错觉她以前在现代时也有,只当是自己臭美的毛病又犯了,没当回事,这会儿听娘亲也这么说,辛月便高兴的捧着自己的脸说:“我会长,娘亲和爹爹哪里最好看我就挑哪里。”

宋氏被女儿嘚瑟的样子逗得笑了起来,先前那点子伤感都消失无踪了。

只是辛年见姐姐还没搭理自己一句,急得勾着手蹦跶起来似乎想跳进辛月怀里似的。

辛月当然也很想弟弟,忙弯腰接着小胖弟弟,把他抱了起来,一入手就先叹了一句:“年哥儿真沉手。”

宋氏在一边点头,说:“他瞧着倒不是特别胖,但敦实得很,身上的肉都是紧的,结实得很,我现在都抱不了他,特意请来一个高壮的帮佣娘子专门看他,你爹爹下值回来抱他几刻也受不住呢。”

辛年扭头瞧了一眼娘亲,不甚乐意的撅起嘴巴说:“年年不胖。”

“是是是,年哥儿不胖。”宋氏笑着摸了下小儿子的头,但还是跟女儿说:“你抱了抱他就行了,莫要逞强伤了手。”

辛月点点头,但感觉自己还能坚持一会儿,便还把辛年箍在怀里,瞧着他笑着问:“年哥儿,你瞧姐姐哪里不一样了?”

“姐姐比画上漂亮!”辛年伸着一双小肉手,摸着姐姐的脸,家里有姐姐的画像,他时常这么摸上去,只是画像在纸上,摸上去是平的、凉的,现在摸在姐姐真实的脸上,温热光滑。

辛年的手摸过姐姐高挺的鼻子,又摸了摸姐姐红红软软的嘴,凑了上去“吧唧”一口亲在了姐姐的脸上,亲完了自己埋着脸躲在姐姐的脖颈处,一副羞涩的模样,把大家全逗笑了。

辛姑母看得心痒,凑过去问:“年哥儿,还认得我吗?”

辛年听到辛姑母的声音,忙抬起头转脸寻摸,这个声音许久没听见了,但是先前却听了很久,他觉得好熟悉,视线对上了辛姑母的脸,辛年双手探过去要辛姑母抱他,喊道:“姑母抱抱。”

“嗳!”辛姑母心都要化了,忙把心心念念的小侄儿抱了过来,辛年双手圈着辛姑母的脖子,又瞧见了站在一边的郭玉娘,脸上的笑容更开心,喊了句:“表姐!”

“嗳!”郭玉娘开心的跑过来举着手去摸辛年,辛年挪出一只小肉手来和郭玉娘手拉手。

辛姑母赞叹一句:“咱们年哥儿这么聪明,记忆这么好,都分开半年了,还都记得我们。”

小儿子确实聪慧,平时跟他说什么,说一遍他就能记住,颇似大儿子小时候,不过还能记着姐姐和姑母是有缘由的。

宋氏解释道:“我们刚到京城,他日日哭要姐姐们要姑母,盛哥儿宠他,便给他画了你们的画像,就挂在他屋里,他每日都见着你们,自然能认出来。”

辛年听到大家夸他,高兴得眉眼纷飞,不过半年没见到姐姐和姑母,他生怕她们又不见了,于是指着家里说:“回家,快回家。”

门房忙跑出来拆了门槛,朱四架着自家的马车进了院,张大郎则带着兄弟们帮着把后面那辆马车上的布匹卸了出来,这辆马车是辛月在潍县的车马行连着车夫一起租的,卸完了货,张大郎便要带着车夫一起告辞返程。

宋氏忙让张大郎等一等,两家在潍县做了几年邻居,张大郎也算她看着长大的,若是在潍县必然要去参加他的婚礼,现在碰到了,忙回去取了一个包裹来,送给张大郎说:“你成亲婶婶没去,这是婶婶给你们夫妻准备的贺礼。”

张大郎没有推拒,大大方方的收下来,笑着说:“多谢辛家婶婶,等你们何时回了潍县,我带娘子上门问安。”

张大郎他们走了,但还有四个护卫在,宋氏把他们安排住在了左边的角房里,他们的四匹马却无处安顿,这会儿就显出一进的宅子太小了。

还好木辰体会到了辛家的难处,主动说:“这里离我们营地不远,我们把马送回营里寄养一段时间,京城马车不能疾行,日后县主要出门,我们随着车步行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