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为何?”辛月竖起了八卦的小耳朵,心想刚刚齐菡娘还说刘差役的二哥来寻过崔慧娘呢,怎么就要断亲了?

崔慧娘想起来就直皱眉,本来她家是招赘的女婿,按理说这招赘的女婿到了女方家里,就相当于女儿出嫁了一样,不再对爹娘承担主要养老责任。

当初定下亲事的时候两家就约定好了,崔家给刘家二两银子,等日后刘家爹娘年岁大了无力耕种田地养活自己,崔家便每年替女婿给他爹娘半两银子的养老钱。

半两银子虽不多,但刘家爹娘有四个儿子,本身养老便该长子出大头,刘差役一个入赘出去的儿子能给半两银子就不错了。

这都是双方通过请的媒人定亲时就说好了,还签过契书了的。

本来刘家爹娘都才四十多岁,远不到要儿子赡养的时候,先前刘差役顶了岳父的差事,月钱全都是全额上交给岳母的,刘家爹娘也打不着主意。

结果因为刘差役跟他二哥感情深,不忍见到二哥一把年纪还成不了家,便私下攒了些外快银钱想帮着二哥攒聘礼好娶个二嫂。

这事被崔慧娘知晓了,崔慧娘是个心善的,又与刘差役夫妻感情不错,便没拦着,还主动拿了自己从锦绣阁挣的工钱早早就帮刘差役凑够了二两银子。

刘差役前年便把那二两银子送回了家里,说明了是要帮二哥聘娘子成家用的,当时他爹娘满口答应,二哥也是十分欣喜,刘差役便高兴的回了家,只等着家里爹娘何时寻到了好儿媳,送信来请他回去喝喜酒。

这一等便等到了去年,刘差役心想便是再怎么挑姑娘,半年时间也该有动静了吧,便又抽时间回去催问过几回。

每回他爹娘都是说看着呢,只是还没寻到合适的,这娶娘子是要过一辈子的,可不能凑合。

结果又拖了一年,年前家里终于送了喜讯过来,却是说要给二哥和四弟一起定亲。

四弟去年也满了二十,倒也是该定亲了,刘差役便只当是凑巧,结果回家去给两个兄弟贺喜,却被爹娘单独拉回屋里哭诉,说家里就二两银子,两个儿子要定亲,光聘礼就要四两银子,再还要办个喜宴,便是两个儿子同一天办,也得备个一两银子……

话里话外便是要刘差役再拿三两银子回家来。

刘差役在县衙做差役,一年的月俸也就六两银子,这差役的职位本身就是岳父的差事,他又是个赘婿,也就是他岳家明理又大方,才只拿走一半的月俸,另一半留给他们小夫妻攒个家底。

刘差役前年才送回家二两银子,这又要三两银子,等于是要把刘差役干差的银子全拿走。

刘差役住岳家的、吃岳家的、穿岳家的,最后还要把挣的银子全送回亲生爹娘家,这哪里像样?

再说了,刘差役又不是傻子,给兄弟娶妻成家又不是他的责任,别说他入赘出去了,便是他没入赘留在家,也没义务要替兄弟娶老婆啊。

他愿意帮二哥那是因为从小跟二哥感情深厚,二哥爱护他身弱,从小就帮着他护着他。

刘差役便说:“既如此那就别凑一起办了呗,先赶紧给我二哥把二嫂娶进来,聘礼我早就给你们了,至于喜宴,没钱就简办便是,当初我入赘家里不是连顿饭都没操办?连大哥当初也只是弄了两桌简单席面请了一回亲家罢了,哪里需要花上多少银子。”

刘家爹娘虽因为要靠老大养老,最看重长子,但最疼宠的却是老幺,当初老大、老二、老三都是过了二十都娶不上娘子也没见刘家爹娘如何着急,只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若不是刘差役找了个条件好的人家赘了出去,说不定现在家里四个儿子四条光棍呢。

现在到了老幺成了年,刘家爹娘却舍不得老幺娶不上娘子了,跟刘差役磨嘴道:“你小弟现在年纪刚好,能挑着那出挑些的好姑娘,今年不给他定下亲事,过几年就只有那被人挑拣着嫁不出去的姑娘了。”

刘差役是个聪明人,一听就知道爹娘是什么意思,但他偏不接茬,只说:“那也没办法,谁让咱家就这个条件,大哥成家晚,二哥到今年都没娶上娘子成个家,我更是出去做赘婿了,小四才成年,着什么急,等等呗。”

“你……”刘差役的爹气得挥手要拍打他,刘差役的娘唱红脸,忙给拦了。

她小心的瞧了一眼外面,确保大儿媳不在附近偷听,才小声说:“可不能等了,这回真是遇见个样样都好的姑娘,要不是你小弟长得好,人家才不会愿意嫁到咱家来呢,你大哥当初便是耽误了,最后拿了二两银子才娶回来你大嫂那样长得又埋汰手又笨的。”

见刘差役始终不肯松口掏银子,刘家爹娘知道这儿子跟老二好,都没人求他便自己弄回银子要帮老二娶妻,便出言威胁道:“若你实在拿不出来,那今年便只给老幺赶紧把那姑娘定下来,反正老二都这个年纪了,再耽误个一年两年的,也都是条件差不多的姑娘。”

他们想得很好,只要这二两银子先给小儿子娶了妻,见老二没成亲,老三总归还

是要再拿银子回来的。

人就是不能太好心,你好心人家还当你软弱,能拿捏住你。

刘差役气得不行,本来高高兴兴的回家,最后闹得不欢而散,回到家里闷闷不乐又不敢跟崔慧娘说。

还是过了几日刘差役的二哥拎着包袱来了县里,不敢去县衙,也不敢去弟弟的岳家,便按着听弟弟说过的地方寻到了弟媳做活的铺子,请弟媳帮着寻弟弟来见一面,他已经决定要离家去边关当兵了。

这便是齐菡娘见着刘差役二哥的那回。

刘差役长得俊俏,他娘说小弟长得好,其实小弟长得不如刘差役,只是刘差役作为不受宠的老三,从小吃喝都是最差的,又天生体弱,所以成家前一直瘦巴巴的。

但刘家小弟得爹娘宠爱,便是家贫吃稀粥,刘差役的娘都要给小儿子捞一勺干的,所以刘家小弟体型比刘差役高大强壮些。

但刘家最高大强壮的那个还数刘差役的二哥,便是同样作为不讨喜的老二,从小和老三是一个待遇,偏他天赋异禀,长得又高又壮,又包了家中大半的农活,练出一身精壮的肌肉,皮肤晒得黝黑,满满的男子汉气概。

当初十里八乡要招赘的人家,各个都想要刘差役的二哥。

那日刘二郎站在锦绣阁门外问齐菡娘:“姑娘,请问崔慧娘可在这里做工?”

齐菡娘一开始没发觉不对,正常的走出去回他的话,走到门外却呆住了。

齐菡娘个子娇小,若穿着带跟的鞋子,便是那些个高的男子,她能站远几步平视的瞧他们,而刘二郎比那些个高的男子还要高出小半个头,齐菡娘便是穿着带跟的鞋子,站在刘二郎面前也是娇小可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