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2/3页)

徐氏

便试探的问宋光耀道:“耀哥儿,我听说了你姑姑现在可有钱呢,她开的那个绣铺每个月都挣上百两银子呢,这六百两你姑姑几个月就挣到了,不如……”

宋光耀不等徐氏说完未尽之语就抢先拒绝道:“这是姑姑应得的,跟姑姑缺不缺银子没关系。”

见娘亲也想开铺子,宋光耀便把和爹爹说过的话又和娘亲说了一遍,徐氏听儿子说要他们给出合理有前景的方案才给一百两银子他们开铺子,有些生气的说:“一百两?就不说铺租了,这些银子进布料都进不了多少匹啊。”

宋光耀闻言却说:“当初姑姑开绣铺,只有抵押辛家田地的几十两银子呢。”

徐氏颇为嫉妒的说:“那是你姑姑有手艺,我们还得另花银子请绣娘呢。”

宋光耀做了两年多的工,已经有了一些眼界和自己的想法,便说:“爹娘既没有雄厚的本钱,又没有刺绣的技艺,那开绣铺便不是适合你们的生意,还是另想想别的吧。”

因为爹娘都太惦记自己手里的银票,未免夜长梦多,宋光耀干脆第二日天一亮就去辛家寻表妹,本来想自己到了京城再将银票给姑姑的,现在便直接先给了表妹收着吧。

宋光耀来的时候辛月才起来,见他回来了便邀请他一起吃朝食,宋光耀也不推辞便跟辛月坐在一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说起他和他爹这一路寻阿爷的经历。

辛月听到宋光耀说宋盏私底下藏了两千两银子的时候,嘲讽的笑了起来说:“阿公这一辈子,瞒着结发妻子,防着女儿,又骗了儿子,本都是至亲,却都防备至此,真是可笑。”

宋光耀点点头,也觉得唏嘘,阿爷这一辈子究竟为了什么呢?如今远离故土,儿女孙辈皆断了联系,身边只有一继妻和幼子,年纪那么大了,都不知能不能看到幼子成年……

说完了一路的事情,宋光耀也吃完了朝食,便放下碗筷从怀里掏出六张一百两的银票来递给辛月道:“这一份家产是给姑姑的,表妹你先替姑姑收着,等到了京城再交给姑姑。”

辛月一脸震惊的听着宋光耀说起怎么从宋盏那里要来了大半银子,还替自己娘亲争来了一份,辛月心想这些银子大半功劳都是靠着阿婆的绣技,自己娘亲是阿婆的女儿,凭什么不能分一份?于是心安理得的替娘亲收了。

虽然辛家如今的家资,六百两已经不算什么大钱了,但这是阿婆传下来的家产,对娘亲来说意义自然不一般。

见辛月收了银子,宋光耀才松了一口气,辛月要出门去商行,正好宋光耀已经从褚家商行辞工,又已经办完了寻宋盏的事情,辛月便邀宋光耀一起去,说:“表哥不如现在就开始在辛氏商行上工吧,趁着离开潍县之前好生熟悉一番咱们商行,将来到了京城才好与他们沟通事宜。”

宋光耀自然不会拒绝,便快步跑回去交待一声,然后跟着辛月的马车一起去清水镇。

路上宋光耀和辛月闲聊,说起对走后的安排,辛月听到表哥说舅舅、舅母还想要开铺子,他要舅舅、舅母交出方案来,得他觉得可行才给他们银子开铺子。

听宋光耀说因为舅母不会刺绣,他便否了他们想继续开绣铺的想法,辛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想起了娘亲先前生气的时候,曾经点评舅母的一句话。

娘亲说她那个嫂子,在脸上涂脂抹粉的时候手巧得很,可一拿起绣花针,那手指便成了木头做的。

“表妹为何发笑?”宋光耀疑惑的看着突然捧着肚子笑个不停地辛月。

“想起一桩旧事,不过表哥所说言之有理,舅舅、舅母都不懂刺绣,没必要再开绣铺。”辛月忍着笑和宋光耀说:“不过我看舅母是一叶障目了,放着自己的长处不用,非在短处上较劲。”

“什么长处?”宋光耀实在想不出自己娘亲有什么能被表妹称为长处的地方。

“当然是打扮自己啊。”辛月想起宋氏的话差点又笑了出来,咳嗽一声掩盖了笑意,再才认真的说:“我身边的彩兰原先是太后娘娘的梳头宫女,太后娘娘让她跟着我,可我又不用日日梳妆,便让她去锦绣阁替人梳妆打扮,生意极好呢,舅母若是做这个生意,定也能挣到银钱。”

宋光耀闻言眼睛一亮,表妹说得没错,他娘亲很擅长打扮自己,他从小就常见娘亲坐在妆奁前涂脂抹粉,他娘亲本来就长得好,可妆扮完后还会变得更加漂亮。

不过,娘亲若能给别人妆扮,爹爹做什么好呢?

见宋光耀当了真,真把自己随口一句话当做不错的商机来讨论,辛月也认真的帮宋光耀想起法子来,毕竟自己要带表哥去京城,走之前若是把他爹娘都安顿好了,他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安心替自己办事呀。

这一想,顺便也把回京城之后对彩兰的安置也想好了。

辛月想着回京城之后和彩兰一起开一间美妆铺子,铺子分为两个区域,一半给人梳妆打扮,一半则售卖胭脂水粉,来化妆打扮的客人用得好自然会买,来买胭脂水粉的客人肯定也会有需要精心装扮的时候,两边正好相辅相成,到时候让彩兰多带些徒弟,等和施维把服装发布会搞起来,可需要很多造型师呢。

辛月便把这个点子也告诉了宋光耀,说:“舅母负责给人梳妆打扮,舅舅在另一边售卖胭脂水粉,这样他们就都有事情干了。”

宋光耀越想越觉得好,连忙多谢辛月。

等回去之后宋光耀便问爹娘可想好了要开什么铺子,见他们还是没什么好想法,便把表妹告诉的点子说了出来。

徐氏一听便觉得好,连连说:“哎呀,我怎么早没想到,若说刺绣十个我也比不上一个宋锦娘,可若是比梳妆打扮,二十个宋锦娘也比不上一个我呀!”

宋承业和徐氏做了近二十年的夫妻,自然知道徐氏的梳妆手艺有多好,他倒不反对徐氏开梳妆铺子,只是对儿子安排他卖胭脂水粉颇有微词,挣扎道:“我一个男子,如何好售卖这些妇人玩意?”

宋光耀闻言反驳道:“先前绣庄往来买卖绣品的也多是女子,怎么绣品卖得,胭脂水粉就卖不得了?”

徐氏已经下定了决

心就要开梳妆铺子,也跟着儿子一起帮腔道:“就是,有什么好扭扭捏捏的。”

而辛月回去之后也跟彩兰说了自己的计划,彩兰闻言自然乐意,高兴的应了下来。

时间一晃便过去两个月,潍县的事情都基本交接安排好了,辛月便开始准备带人去京城了,这日她便跟辛姑母说:“姑母,咱们开始收拾东西吧,月底便可以往京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