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5/5页)

叶青云:“你想得美,什么条件,还想吃油炸的。”

姜树伤心了。

他愤而转头去找姜枝,“阿枝!明天咱们别抓什么棉蚜虫了,先去找花生、菜籽——总之咱们先去找能榨油的,我就不信我这辈子不能痛快吃上油了。”

姜枝毫不留情地打击他:“你死了这条心吧,就算找到这些东西,老妈肯定还是会拿去换成主粮的。”

叶青云骨子里是传统女人。家里不备着些粮食,心里就不踏实。

别看他们今天收获巨大,这种棉蚜虫估计要比肉类要便宜,能有八十积分一斤都不错了。

加加减减,他们手头的棉蚜虫活的有一百七十斤,死了的有九十斤。

全部卖出去抚摸着也就两万左右的积分。

看着多,但算起来,还不够建房子用的。

黏土、青砖和瓦片……这些都是必需的材料。

昨天姜河告诉他们,若是想要房子坚固能长久使用,最好用变异白玉蜗牛的粘液。

这种粘液混合在粘土里,能增强泥砖的韧性和强度。

他们自建房1号区就有人用这种粘液建房子,但现在都没半点损坏。

听说他们基地的城墙也有用这种粘液。

但这种材料价格不菲,一般人买不起。

叶青云想着,既然手里有了钱,没道理不买好的。

其他人都去问销路去了,叶青云和姜老太太抓了两把死掉的棉蚜虫,估摸着也有三四斤的样子,放到木盆里洗。

姜老爷子带着两个孩子把洗好的棉蚜虫串好。

姜树也没闲着,起锅烧水,又把灶头的里的火扒拉了一半出来,准备烧烤。

水开后,叶青云把棉蚜虫放了进去。

没想到胖嘟嘟的棉蚜虫瞬间蜷缩起来,紧接着从身体里浮出一片金灿灿的东西出来,混合着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隐隐飘出一股淡淡的甘蔗清香。

叶青云眼疾手快地把锅里的棉蚜虫捞起来。

姜老太太看到这一幕有些傻眼,“咋回事啊?这层金色的是什么?还怪香的呢!”

叶青云用食指点了点放在舌头里尝了尝,清甜的味道让她瞪大了眼睛,“这……这是甜的?”

姜树大惊,“怎么会是甜的?!”

他也跟着尝了尝,还真是甜的。

他第一个念头就是——

“那等下我们烤串串是不是就省了放蜜糖这一步了?”

姜枝也走过来试了试,立即得出了结论,“应该是甘蔗的糖分被棉蚜虫吸收了,老妈这一煮,把这些虫子体内的糖粒稀释了出来。”

叶青云像是想到什么,顿时激动起来,“那这糖……咱们能不能做成糖块?”

姜枝想了想,“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以前甘蔗也是能做成红糖的。”

现在回想起来,难怪他们今天采集到的甘蔗都不甜,原来是被棉蚜虫吸掉了。

她再次看了看锅里变成金澄澄的水,看起来还真有点红糖水的感觉。

姜枝从叶青云手里拿出一只棉蚜虫仔细端详。

过了水的棉蚜虫体积缩了一半。

用手捏一捏,立即挤压出一层浓稠的褐色液体,凑到鼻子上闻了闻,确实有一股甜蜜的滋味。

“妈,你烤烤看。”

叶青云也想知道这些分泌出蜜汁的棉蚜虫烤起来是什么滋味,要是齁甜,那吃起来味道也够呛。

“行,我再煮一煮,看看能不能把这些棉蚜虫身上的糖分都析出来。”

这些棉蚜虫重新回到汩汩冒着水蒸气的锅里,很快金澄澄的汁液变成了浓厚的褐色。

空气中飘起浓浓的甘蔗清香。

隔壁的马艳红踮起脚尖不住往这边张望。

但姜家围在灶头的人太多,视线上挡的死死的,压根看不到什么有用的。

“你这老太婆,天天爬墙头看人家做什么?”马艳红男人看不下去了。

儿子在先锋队工作,他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马艳红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简直在丢他的脸。

“你就不好奇他们家煮了什么?”马艳红回到院子里,八卦的心止都止不住,“他们这一家也是厉害,一来就买了地,现在居然还把一大家子都接来了,看着日子,我看不比我们差。”

马艳红男人不说话,过了片刻后才说,“听说是卖了车。”

马艳红眼睛瞪得老大,“那可是大户啊!看来以后我们得好好跟他们打交道。”

“哼!别尽搞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我们过得又不差,他们求我们还差不多。”

马艳红翻了个白眼,“你个糟老头懂个啥!虽然咱们儿子每周都给咱们拿肉改善伙食,但都是田鼠肉,吃都吃腻了。你看看人老姜家,又是鱼丸又是河虾的,能找到这些,证明也是有本事的,到时我们跟他们换一些吃食也好啊。”

马艳红男人不屑道:“他们能找到什么好吃的。”

马家怎么样叶青云这边可不知道。

那两小把的棉蚜虫煮了半个小时,直到锅里的汁液变得像糖浆一样粘稠,叶青云这才把虫子捞出。

泌出糖汁的棉蚜虫缩小了一半。

叶青云肉疼,“这缩水也太厉害了吧。”

这要是不知道就这么卖出去,说不定别人还得找他们退货。

姜枝沾了沾蜜汁,齁甜齁甜的,但余味却十分清爽。

姜树撩了点嗦了嗦,咂巴咂巴了下,“没想到这棉蚜虫的糖汁还挺好吃的,就是不知道要怎么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