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2/4页)

……

想到白日一切,睡前铁牛跟夫郎说:“明日来买酒的人定要多了。”

“不能卖外带,卖了就没了,就一百六十多斤,还往外送了一些……”汤显灵说。这酒要喝到年底,过年了他再酿。

铁牛包着自家夫郎,笑说:“知道,不卖外带打包,不过来咱家吃饭的客人指定会越来越多。”

本来自家生意就好,现如今有了酒水那是如虎添翼。

果不其然,第二日时,一大早就有熟客直奔酒楼。

汤老板:???抬头看天,这才八点多,昨日开业八点多不算早,今日八点多那是吃早饭的功夫啊。

铁牛在前头招呼客人。

好在汤家跟酒楼还不一样,酒楼不供羊杂汤面条这类——嫌这些太低档,都是寻常小饭馆做的吃食,来酒楼吃什么馎饦面条馒头?

汤五哥这是小酒楼,以前怎么干现在还是怎么干。

前头食客坐下,满脸的喜色能看出兴致好,逮着小老板滔滔不绝:“……你家高粱酒真是好,我昨日都不知道咋回去,按道理喝多了今个肯定不能早早起来早早出门,结果你猜怎么着?”

铁牛不猜,在旁笑着听老食客讲。

这位大早上能来他家酒楼吃饭就知道状态好着呢。

“可精神了,头也不疼,我以前喝烧刀子喝的我吐的哪哪都是,胃里难受睡醒了头疼的厉害跟被人拿斧子劈开似得……”

说了一圈,然后买酒。

铁牛闻言笑了下。老食客一看:“嘚,我就知道你家肯定不卖,我还想着兴许限购呢。”

“统共酿了一百多斤,要用到年末,我家老板过年时休息才能酿酒。”铁牛回。

老食客:“诶呦,我现在既想汤老板多休息,可一休息我这儿吃不到饭了,你家老板真是做什么都比旁人做的好。”

“谢谢您夸。”

“那再来一壶酒。”老食客说。

铁牛:这才八点。

老食客嘿嘿笑,“我喝不完打包。”又晃了晃自己带的酒葫芦。

这可真是他家老客人了,知道怎么能拿到酒且汤老板和小老板也不会反对不卖。

“我给您上点粉汤?”铁牛见大早上,主动提议,“早上蒸了包子,粉汤是大骨头汤熬得,下的红薯粉。”

老食客一听,肚子也饿了,一觉醒来光顾着惦记汤家的高粱酒,还没吃早饭呢,当即敞开了姿势,说:“成,由着小老板安排,我也是有口福了。”

以前奉元城管带馅的叫馒头,但汤家习惯叫包子,后来叫着叫着,食客们也跟着汤家习惯走——就好比做五休二,现在都知道数着日子来汤家吃饭。

就是开了小酒楼,做五休二还没变。

汤老板是个倔脾气人,不是那等没日没夜爱赚钱的——这也好,时不时酒楼还能出个新花样,享受的也是食客们。

早上大灶蒸了包子,红油豆腐粉条馅,配着大骨汤熬得三鲜汤,里头下了红薯粉豆腐白菜还有炸过的丸子,汤是清淡没辣椒的汤,喝起来胃里舒坦,觉得没滋味了,再咬一口包子,红油香辣,两者循环吃,吃完舒坦极了。

小酒楼开了三日,汤显灵就盘算跟小咪说:“你小师弟小猫今年多大了?我想着十三四了吧?”

“对。”小咪还有点激动,但不好主动提。

他那副表情汤显灵看了不由笑,直说:“你今晚下班回去问问你师父,看看小猫能不能过来,还是跟你以前一样做后厨帮工,老规矩。”

“知道,谢谢老板。”小咪感恩戴德替小猫谢谢老板。

老板这儿是好去处,师父年纪大了,现在由大师哥接手做席面,大师哥和红红早些年结亲生了儿子,以后大儿子要接手席面。

小猫半大小子,以后得自己找出路,到汤老板这儿是最好的。

汤显灵笑了,招小猫也是双赢。

田厨子别的不说,教徒弟看人是眼神好,三个孩子个顶个的实心眼,早些年大徒弟跟着他大孙女红红结了亲,现在一家子日子过的也殷实,亲上加亲更好了。

这日晚上。

蒋芸就有点兴奋,她尽量压着,汤显灵看出来了,跟娘说:“娘,你可别紧着周滨一人,咱见都没见过的,你要是太紧着对方了,万一甜甜瞧见了往心里想:奶奶是不是不想留我在家?是不是随便哪个人就让我嫁出去?”

“胡说。”蒋芸一听急了,“我没这等心思——”

“好我的娘,我知道。”汤显灵赶紧稳住老太太,说:“你太殷切了,难免叫甜甜不知道分寸,她是热情期待呢,还是心里有数坚持自己想法,咱们外人不能左右了孩子——”

“自然了,长辈们帮衬把把关相看是该的。”

汤显灵改了口,时下女郎哥儿都没恋爱经验,哪里会看男郎啊,还是得他们这样过来人把把关才行。

“你说的有道理。”蒋芸连着点头,都听五哥儿的,“我刚还想叫甜甜明日穿上新做的衣裳打扮打扮的,幸好你说了,你说的也对,不能太急切了。”

本来自家大娘年岁就上去些,若是这般干,显得嫁不出去似得。

也怕甜甜心里难受多想。

汤显灵哄完老娘而后哄大侄女,他们之前在村里时躲着孩子聊周滨,回来后时不时又提,神神秘秘古古怪怪,甜甜又不是大笨蛋肯定猜到了。

他简简单单说了下。

“我的婚事劳娘和奶奶阿叔操碎了心。”汤甜甜说起这个话神色也有些愁。

“什么操心?你奶奶最喜欢干这等事。”汤显灵大大咧咧用‘不把这事当大事’的语气来讲,“她啊,年纪上去就爱操心小辈事,早上还跟我说,辣辣回城后已经歇了大半个月了,啥时候上学堂。”

汤甜甜闻言笑了出声,“辣辣是在家闲着,他喜欢念书。”

“你叔叔给找了,咱们坊间没私塾,上头的丰乐坊有个私塾,不过老师收徒很是严苛,咱家孩子,你知道的我都是放牛吃草那般对他们学业,还不知道人家夫子收不收辣辣。”汤显灵没在学业上鸡过娃。

他家商贾做买卖,孩子考不了科举的。

因此要求都是:识字、简单书写、算账记账。

丰乐坊那个私塾规模不算大,但是是位举人教授课业,很严厉严苛的,收徒标准很高的,之前没收过商贾之子。

主要是那边离家近,但人家不收也没办法,总不能拿钱砸——举人老爷看不惯暴发户行径,汤显灵和铁牛最后商量过,打算周末送孩子去面试,要是不成,再选一个路稍微远一些的私塾,那边是秀才授课,只要有钱,商贾娃也收。

到时候起个大早送娃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