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二凤carry全场(第2/2页)

“怎么不单独和寡人说?”

“我希望以太子的身份,在正式的场合,认认真真地谈论改革律法的事,而不是像小孩子一样撒娇哭闹。”小太子仰头看着他。

依然很幼小的外表,但嬴政却无法忽略他今天所说的每一句话。

在场众人,也是如此。

“你可以上奏。”

“会被驳回的,我知道。”

“那怎么不在朝会提及?”

“阿父推崇法家,谁不知道?在朝会上一提,太严肃了些,显得太子好像要和王上分庭抗礼,会有些人不明所以,着急忙慌地站队的。那比较起来,肯定是支持法家的人多,毕竟商君之法已经实行上百年了,想扭转它,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不希望大秦朝堂,现在为了这个争论不休。”

“明知不可,又何必提起呢?”嬴政心绪复杂,竟拿他没办法。

“我想要告诉阿父,告诉廷尉,告诉荀先生和师兄,我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哪怕现在我还做不到,但我想试试。”李世民舒了口气,“成不成功在于阿父,做不做在于我。”

嬴政心潮起伏,本来为“法术势”集权于一身而激动的心,突然被拐到了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

这个发展委实出乎众人的意料,连李斯和韩非都在复盘,这个辩论是怎么辩到“废肉刑和连坐”上的?

“你向谁学的秦法?”嬴政冷不丁问,“如此清楚明确的法令和刑罚,《商君书》里并没有。”

依他对这孩子的了解,李世民想达成什么目的,一定会提前做准备,并且准备得很细致很完整,条理分明。

“我去找过姜启丞相,不止一次哦,阿父你忘了吗?”李世民笑眯眯。

“你去他那里查了卷宗?”嬴政皱眉。

“没有啊,卷宗都在廷尉府,已经交接给廷尉了,姜丞相那里没有特意保留。”李世民解释道。

“那你……”

“他做过几年廷尉,记性很好。他口述给我听,我用心记住的。”李世民眨眨眼睛,理所当然道,“我们只是在讨论这些年的案件,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也没有打扰廷尉府办案哦。”

继而又向李斯笑道:“这一点,廷尉可以作证,对吧?”

李斯艰难地点头:“太子与右相的确没有越权调动任何狱案。”

韩非默不作声地观望着这对父子,对自己被当枪使毫无不满,只是在默默盘算能不能借太子的东风实现他的目标。

“所以,阿父可不可以考虑一下我的提议?”李世民殷切地看着嬴政。

“倘若寡人不同意呢?”

“那十七年后,需要发愁的人就不是我,而是阿父你了。”李世民淡定道。

“为何是十七年?”嬴政纳闷。

众人也很疑惑,对啊,为什么是十七年?不是十年二十年的虚指,而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字。

十七年后,会发生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