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政治作秀(第2/2页)
“说得好听,也不过是凭口舌之利,站在孝义的高处,处处指责寡人,好博一个直谏的美名罢了。你们儒家惯是如此,欺世盗名。”嬴政挖苦道。
“陛下未免有些偏颇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此事陛下若无过错,怎会由得臣在此妄言?陛下心里很清楚,臣说的是有道理的。”茅焦不卑不亢道,“迎太后回宫,无关陛下意愿,乃明主应尽之孝道。陛下若能做到,天下尽会盛赞陛下。如此简单就能为人称颂,陛下为什么不去做呢?”
好熟悉的称呼。
好熟悉的话术。
李世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种一口一个“陛下”,一句比一句堂皇,却又夹杂着一点不知道存不存在、他总疑心存在的阴阳怪气。
明明是在说秦王,但偏偏要用“陛下”这个此时不太常用的敬称,李世民听得骨头都有点痒,总感觉怪怪的。
错觉,都是错觉,茅焦直谏的明明是秦王,跟他没有关系。
对,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现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太子而已。嗯,就是这样。
嬴政沉默良久,不太情愿地垂眸:“茅卿说的也有道理……唉,她终究是寡人的至亲,寡人也不忍心看她孤独终老。罢了,为己身及秦国故,寡人当与太子亲自迎接母后,以尽为子之孝。”
“我也要去吗?”李世民刁钻地问,“祖母于我,可没有多少情谊,我从记事以来,长到这么大,她可没跟我说过几句话呢。”
茅焦欣喜道:“陛下深明大义,实在令人钦佩。论语有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长辈纵有过错,陛下与太子也该尽好孝敬的本分,实不该怨恨。”
嬴政微微颔首,似乎回心转意,颇为赞同。他保持微笑:“茅卿所言极是。我们大秦正需要先生这样的谏臣。当赐百金,拜先生为客卿,日后还望先生多多进言。蒙毅,备车,寡人要与太子一起去迎接太后。”
“多谢陛下。”茅焦一鞠过膝,甚是诚恳欣慰。
还拿着刑具蒺藜的蒙毅:“……”
真是,一点也不意外呢。
呵呵呵,赶紧把刑具悄悄收起来,完成下一个任务,准备车架。
从上林苑到萯阳宫,不到百里,但秦王的车架总不能像邮驿系统那样讲究速度,所以这个距离,差不多耗了一个白天。
李世民的小老虎计划,半路夭折,路上无聊到发困,拱进嬴政怀里,歪来歪去地找个舒服位置,抱怨道:“阿父你硬邦邦的,靠着都不软和。”
“?”嬴政面无表情地捏住他的脸颊,用力往外扯。
“啊……好痛的。”小太子委屈巴巴。
“我逼你睡这里了?”嬴政冷笑,“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还没嫌你睡在我怀里碍事呢。”
孩子的体重虽轻,但一睡着了就以一个时辰起步,体温比嬴政高多了,热乎乎的不比暖炉差到哪儿去,抱久了不动也烦人,胳膊容易僵硬。
“等我睡着了,你把我换个地方不就是了?”李世民枕着他的大腿,脑袋动来动去,似乎找一段最可心的位置。
嬴政解下玉佩,放到一边,以防硌着他。蒙毅帮忙收拾起来,递了软枕和小被子过去。
小太子终于满意了,把软枕垫在嬴政腿上,闭上眼睛,随意地抓住父亲的手,头歪过去,几个呼吸间就没了动静。
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娇气,睡个觉还要握手。嬴政才不惯着他,很快就把手抽出来,掖了一下被子,继续看奏。
出发前小太子用了饭,路上饿了,车队休整了一次,饮食稍息,耽误不少时间。
临近黄昏时,他们到了萯阳宫。
“我先去探探口风。”李世民主动请缨,省得这母子俩见面,闹得太难看。
思及这孩子的社交能力,嬴政也没什么不放心的,让蒙毅陪伴小太子先过去见赵姬,他在殿外等候,做足了礼节。
李世民看到赵姬时,她正在跳舞。
青丝半散,光可鉴人;颊飞红晕,醉眼迷离。半醉不醉,半疯不疯的样子,居然还是很美。
“呦,这是谁?”她侧首,像没认出来者何人。
“你若是连我都认不出来,那你这辈子就囚在这萯阳宫吧。”李世民淡定地看着她。
赵姬忽然笑起来,笑得直不起腰,而后轻歌曼舞,蹁跹袅娜,飘到小太子身边。
她俯下身,艳红的指甲挑起李世民的下巴,掐着他的脸,嗤笑道:“看看你这张令人厌恶的脸,我想认不出来都难。”
“你是在骂你自己吗?”李世民很奇怪,“难不成我长得和你一点都不像?”
“真不愧是他教出来的,都是一样的讨厌。”
“他是谁?”李世民反问,“你对你的儿子,能不能抱有基本的尊重?”
“我尊重他?他尊重我了吗?他杀嫪毐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杀我的孩子?他们才多大?他们比你都小得多!这么点大的孩子,难道也会谋反吗?”赵姬恨恨道,“他怎么能那么残忍?那也是他的亲弟弟啊!”
“你要这么说的话,成蟜也是阿父的亲弟弟,还一起生活了几年呢。难道成蟜没有谋反吗?”李世民直视着她的眼睛。
“好!好得很!我就知道,你们父子都是一路货色!”赵姬挥手摔碎了一个白瓷杯,怒道,“他既然对我如此狠心,那我也该让他尝尝,痛失爱子是何等滋味!”
她捏起尖锐的碎瓷片,气冲冲地抵上李世民的脖颈。
不得不说,亲母子之间,多多少少还是有相似之处的。
哪怕嬴政极力避免受赵姬影响,但他们生气时摔杯子的动作和表情,真的有点像。
气急了就想动手杀人的暴躁,也有点像。
李世民分神地想着,止住了要上前的蒙毅。
笑话,拿不下一个赵姬,他这辈子不用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