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发动嘴炮(第2/2页)
“你们秦王能做到?”李牧带着一点质疑,但不多。
“将军不信?要不要来我们秦国体验一下?我们秦王还会对自己信重的将军撒娇呢。”李世民说得理直气壮,两边将士听得毛骨悚然。
“秦王撒娇?”李牧愣住。
不仅他愣了,玄甲军都愣了。
李信小声道:“将军说的是王上吗?”
蒙恬稍微淡定点,回道:“谁能比我们小将军更了解王上?他说的话,怎么会有误?”
李信想了想,也对,于是心服口服。
李牧收敛了一下乱糟糟的心情,忍住想叹气的冲动,努力如死水般沉静回应:“秦王再好,也与我无关。我是赵人,自不能眼看亡国。”
他与韩非很像,又不太一样。
韩国太小,没有挣扎余地,韩非试过很多方法,想拯救韩国。他想变法,韩王不理;他想离间,秦王没有中招。他做了一切能做的事之后,韩王又双叒叕割让了一片土地。
韩非看着地图上那一点点韩国,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人都气麻了。
韩非已经麻了,李牧却还没有。
韩国没有抵抗的能力,赵国却还有,所以李牧不会现在就放弃。
很奇怪,他明明做足了赴死的准备,可只要他没死,他就不会舍弃赵国。
“我自撩阳而来,千里迢迢,路上看见许多饿死的黔首。去年地动至今,足有半年了吧?一千多里的路,那么多城池,数以万计的黔首,我却没有听闻哪怕一句关于救灾的言语。李将军你呢,有听说吗?”
好刁钻的问题。
李牧竟觉得不安。虽然地动不是他造成的,救不救灾不是他能决定的,上郡自己都得屯田养自己,邯郸根本不管边境的死活,但这个问题就这样赤裸裸丢出来,就仿佛那些死于饥荒的黔首的尸体全都摆在李牧面前。
他无法自已地去想象这样的惨剧,并为之惭愧。
尽管他什么也做不了,可千千万万死去的生命,还是令他心头沉重。
“天灾如此”他挤出了几个字。
“将军以为,那么多快饿死的黔首,他们在乎自己是赵人还是秦人吗?你们赵国不顾黔首死活,我们秦国有粮食,我们愿意救灾,将军是想阻拦饥荒的流民活下去吗?”
这一句句的,无异于道德绑架。
可道德绑架,对于有道德的人来说,真的很管用。
李牧几乎失声,明知道不对,不是这个道理,可唇舌却像锈迹斑斑的老锁,难以转动。
他攥了攥冰冷的手,沉默许久,还是拒绝道:“也许我做不了什么,但我不能什么都不做。”
“将军之坚韧,真是令人敬佩。”李世民真心实意地表示,“我真的很喜欢李将军,也舍不得看将军被赵王所杀,是以奔赴千里来救援。无论你我是敌是友,我都赞叹将军一心为国、坚如磐石的意志。”
日光已收,月底的蛾眉月却要凌晨才会升起,几颗寥落的星子照亮不了大地,被践踏的雪与血也反射不了什么光。
没有了破阵杀敌的激情悍勇,也没有了昂扬锋锐的士气,夜色笼罩下的秦军和赵军,都会在此时此刻的风声里,感觉到饥饿与寒冷。
这才是人。再强的军队,也是由人组成的。
一只鹞鹰借着夜色掩盖从天而降,落在李世民瞬间抬起的手臂上,发出一连串地啾啾啾。
蒙恬用火镰点亮了一个火把,照着李世民取下鹞鹰腿上的小竹筒,打开绢书。
李牧皱眉看着他们熟练的动作,从鹞鹰看到李世民,若有所思。
李世民在金红的火光里,抬眼笑道:“我有一个坏消息,李将军想不想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