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第2/2页)
因斯布鲁克是奥地利的一处重要交通枢纽,铁路与公路连接意大利、瑞士、德国,到德国南方大城慕尼黑比到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还要近。市内公共交通是有轨电车,从城市的无论什么地方抬头都能看到不远处的皑皑雪山。
一行人中只有比约恩来过因斯布鲁克,他热情的当起了向导,为凯瑟琳介绍城中的有名餐厅、超好吃的面包店。
也只有他和凯瑟琳懂德语,很快,凯瑟琳便被他带的开始用德语说话。
他买了一些面包,刚出炉的黄油可颂又香又软,麦香与黄油香气相得益彰,真的很好吃。
凯瑟琳其实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奥地利人如此温顺。
“就因为他们也说德语吗?”这种对话就不太适合用德语了,他们改用英语。
“可能吧。别忘了,现在已经没有奥地利了,”比约恩漫不经心舔了一下手指上的奶油,“这片土地现在叫‘奥斯特马克’。”
啧。
吞并奥地利后,德国政府很快将奥地利改为“奥斯特马克”,以此来重构奥地利民众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奥地利了,只有德国的新南部边疆,奥斯特马克。
“他们可能还在怀念奥匈帝国时期。”杰克说。
凯瑟琳点头:“祖上阔过”的民众肯定会怀念大国时代。就像那些沙俄遗老遗少,他们同样也怀念沙俄时期。那时候他们是人上人,哪里是现在的“丧家之犬”。奥地利从幅员辽阔变成弹丸小国,要说他们不怀念帝国时期,那怎么可能。
“所以为什么欧洲不能变成像美国那样的多民族大国呢?”
啊这。这个题目真的很大!
“欧洲人太在乎‘民族’,现在基本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曾经试图统合多民族国家的帝国全都毁灭了,比如神圣罗马帝国,比如沙皇俄国。”凯瑟琳摇头,“只有新移民国家才能融合如此多的民族,美国的例子……是孤例。唯一成功的例子不在欧洲,而在亚洲。”
“你是说,印度吗?”阿拉斯泰尔问。
呵呵。
“印度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吗?”凯瑟琳反问。
阿拉斯泰尔闭嘴了。
“我说的是中国。”
少爷小姐们纷纷露出清澈的愚蠢的表情,远东太遥远了,他们听说过这片古老神秘的土地,震旦之国。
那里出产珍贵的丝绸,是从古至今的奢侈品,从古罗马时期开始,丝绸就是上层阶级才能穿着的服饰。欧洲人对那片神秘的土地一直有着美妙的幻想,一直到欧洲国家的军舰开到他们的海岸线。
“东方属震,是日出之方,故云震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