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第2/2页)
军事科技的发展本就如此,大家都拼命在卷,在进行产品迭代。如果别人有了高科技产品,你最好也有,比如……胖子和小男孩。
虽然提前造出了喷气式飞机并不一定会对战争造成什么巨大影响,但有总比没有要好,哪怕只是提前几个月结束战争,那也是功德无量呀。
*
德军入侵波兰后,俄罗斯流亡者再度大批逃离法国,一方面是战争压力,一方面是响应皇储殿下的号召:建设新家园!
一个民族没有主体国家是很痛苦的事情,参考犹太人。他们不愿、也回不去俄罗斯,只能流亡他国。有些人已经接受现实,有些人却还做着复国的美梦。
费利克斯并不太想要那些白军军官,他们鲁莽又暴力,基本都是顽固的复国主义者。可凯瑟琳认为都可以利用。新俄罗斯需要军队,在没有正式建国之前,就让他们担任警察的职务吧。
对于新俄罗斯的政治制度,照搬英国议会制度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也分为上下议院,上议院给那些贵族老爷,下议院给平民。
火地岛已经接收了10万俄罗斯流亡者和移民,比凯瑟琳的预期人数要多出一倍。这些人很快填满了乌斯怀亚。
首都新罗马NewRome的建设也进行的轰轰烈烈,成排的房屋盖了起来。许多人涌到新罗马,或租或买下地皮,开始兴建房屋、住宅、府邸。至于商业街则统一规划,杜邦集团盖了一些三层小楼作为商业街中心,围绕着商业街又很快开始兴建更多的店铺。
新罗马一片生机勃勃,弗拉基米尔拍了很多照片寄到曼哈顿。他十分的有干劲,似乎在建设新国家的同时找到了人生目标。以前他不过是个不太名正言顺的大公,没有什么长处,也不知道人生的彼岸在哪里。
基里尔大公也很是志得意满,不能回到故国曾令他十几年郁郁寡欢又无能狂怒,如今换个方式实现他的复国梦,堂亲们都很支持他,小奥尔加还拉来杜邦家族这个大冤种“自愿”建设新俄罗斯。好不快哉!
他自鸣得意自己选择的地点好极了,地缘政治非常简单,只有两个邻国;地理位置优越,几乎在世界的另一头,欧洲再怎么打得大乱,也不会影响到世界的尽头。
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基里尔十分冷漠:打,打起来!
新俄罗斯令人意外的勘探到了黄金矿藏,虽然储量不大,但没有人嫌弃金子多,因此很快招募到工人,从美国购买了机器,很快便开工了。
又陆续发现了一些油田,储量也不大,但供应新俄罗斯那是肯定没有问题,毕竟公路里数少得可怜,目前修建的最好的一条公路是乌斯怀亚到新罗马的一条4车道公路。
从美国购买了几台抽油机,一套石油加工生产线,美国工程师指导工作,目前石油加工长已经能生产汽油和柴油、煤油,足够满足基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