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第2/2页)
伊丽莎白是喜欢孩子的,当即给渥太华回了电报,祝贺阿拉斯泰尔荣升爸爸,祝福奥尔加和孩子平安健康。
住在温莎城堡的玛丽太后则更怨念了:原本这个孩子该是我的孙子!
但她还不是只能恭喜。
*
无数花篮送到渥太华医院,太多了以至于医生叫殿下的侍从官或是女佣拿走花篮。祝贺小王子出生的礼物则送到总督府,不仅加拿大人送,美国人也狂送。英国在加拿大没有大使馆,但有两个领事馆,一个在多伦多,一个在温哥华,两个领事馆也都送了贺礼。
王室成员的贺礼则由专使送到渥太华。目前德国海军已经在北海和东部大西洋游弋,不仅伺机攻击英国军舰,连英国商船也不放过,因此走海路已经十分危险。
目前最安全的路线仍然是泛美航空的波音314,也从南安普顿港改到威尔士地区的加的夫港口起降。
王室专使还带来英德交战的最新情报,RAF损失惨重,主要是飞行员的缺口极大,阵亡飞行员已经超300人,而RAF的飞行员满打满算不足1000人。
但德军也没讨得了好,从战斗机照相枪的纪录来统计,德国空军损失的飞机数量和飞行员都是RAF的一倍。究其原因是因为德国空军从法国空军基地起飞,作战半径最多只有600公里,在伦敦上空顶多飞15分钟到30分钟就得往回飞。他们的作战时间不够长,因此战绩不可能像在本土领空作战的RAF那样“辉煌(惨胜)”,RAF有充足的燃油可以长时间作战,战绩翻倍也属于正常。
这说明在飞行员的技术方面,两国差距不大。那么能决定胜负的关键是飞机数量和飞机性能了。
德军能经得起这种消耗吗?基本是2:1的战损率,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
德国采取的战略也跟它攻打其他国家一样,直接空袭该国首都,换成正常的国家政府或王室都无法接受首都被狂轰滥炸,不但是物理压力,还有巨大的心理压力,连王室宫殿都遭到轰炸,温莎家族一定顶不住压力了吧?
没想到英国政府和王室还真的顶住了。
伦敦市转移了大概40万少儿到周边城镇,有能力跑路的家庭也都撤离伦敦,一个数百万人口的城市硬是挺到现在,从8月底开始大概两个多月,死亡人数居然只有300多人,跟飞行员的阵亡人数差不多。
这说明伦敦的城市防空做的很好,除了防空洞,伦敦地铁站也承担了防空工作。德军先是白天轰炸,因为RAF的顽强抵抗,9月底转入夜间轰炸,因此白天市民们要么见到国王夫妇来视察,要么见到首相和部长们来视察。
危急时刻,群众希望看到跟他们站在一起度过可怕的大轰炸的国王、王后和首相,对激励士气/民气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