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她对这位“父亲”没有一点感情,就是个陌生人。便宜爸爸倒是真给了她许多,便宜妈妈也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不是亲母女,胜似亲母女。
娜塔莉亚也已经接来新罗马市,陛下的母亲有自己的府邸,距离皇宫很近,她很喜欢。就是新罗马的商业和娱乐还不够繁荣,她有点嫌弃。
又往右侧走去,墙壁上挂着便宜伯父尼古拉二
世的画像。这位伯父其实也想做出成绩,甚至想过君主立宪制,可惜,战争的洪流同样裹挟了他,和他全家。
罪孽是成年人的,跟孩子们有什么关系呢?
*
她走到宝座前,宝座放置在一个大理石高台上,大概有半米高,高高在上。这里是觐见大厅,外事活动、接见外国使节等等在此进行,处理政务在隔壁的办公室。凯瑟琳就觉得这真是空间上的巨大浪费,但同时也是彰显“皇权”的必需。
明天,她将在此接受臣民的觐见,除了大臣们之外,还有一些中选的普通市民。
感觉这一个多月是“试岗”,明天就是正式入职啦。
在古代当皇帝是什么感受?可能也不过如此了吧。
*
殿下的卧室实际是个大套间,有20多个房间,卧室、起居室、会客厅、小觐见厅、书房、珠宝间、两间衣帽间、两间盥洗室、女佣间等等,有好几间她也不知道有什么具体用处;
两侧是女官卧室和起居室、侍女卧室和起居室、侍从卧室和起居室,都是带盥洗室的套间,套内面积不等,允许她们自带仆佣。侍女至少都有一名贴身女佣,侍从也至少都有一名贴身男仆。
仆佣们则统一在阁楼有宿舍,二人间或是四人间,居住条件称不上“优越”,但也不差,也就是大学宿舍的水平,
还预留了若干儿童房,凯瑟琳不知道基里尔是不是想让她不停生孩子,多生几个备胎。
*
侍从官与侍女送她到卧室门口。
“殿下,晚安。”
侍从官躬身行礼,侍女行屈膝礼。
凯瑟琳走进卧室。
双开门在她身后轻轻合上。
*
10小时后,双开门再次打开。
宫廷总管索科洛娃伯爵夫人带领女佣们鱼贯而入,恭请殿下起床。
她并不惊讶的发现床上不止殿下一人,这有什么问题吗?并没有。作为殿下忠诚的臣子,伯爵夫人压根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
“殿下,请起床。”她朗声说道。
阿列克谢在伯爵夫人推开门后便醒了,他亲了一下凯瑟琳的脸,“殿下。”
你好烦!
凯瑟琳挥手就打,被他抓住拳头。
“起床啦!”
*
凯瑟琳懒洋洋的起床,先去洗漱,随后由女佣为她穿上衣服:白色长袖全棉衬衫、带内衬的薄羊毛呢长裤。
穿好衣服后,先梳头,将金发编织成发辫,盘在脑后。
接着吃了早餐,比较清淡,去除面包边的牛奶面包片,两片面包片中间夹了生菜、番茄片、黄瓜片、煎熟的火腿片,配一杯橙汁和苹果汁的鲜榨混合果汁。皇宫总是有新鲜水果。
化妆女佣为殿下化妆,金发通常都会配套疏淡的眉毛,但她的发色本来就是要深一些的金棕色,眉形又很好看,浓密修长,英气勃勃,只需稍稍修型即可。女佣在她脸上一层一层的涂涂抹抹,最后涂上鲜红的唇膏。
她素颜已经很美,化妆后愈发像是从古典油画中走出的仙女,雪肤红唇,美艳绝伦。
女佣随即为她穿上羊羔皮翻毛皮靴。
凯瑟琳站起身,平伸手臂,伯爵夫人为她穿上“萨拉诺夫”长袍。
随后,由陛下的母亲,娜塔莉亚大公夫人为她戴上一顶钻石尖顶王冠。
肩披金色绶带,绶带上别着一枚大型钻石胸针,一枚有“一日沙皇”米哈伊尔大公画像的王室勋章。
*
侍从官与侍女们已经穿戴整齐,等候在起居室隔壁的小觐见厅。
阿列克谢最后一个进来,站在侍从官行列的末尾。
众人都看向他,他却玩世不恭的邪魅一笑。
伊利亚皱眉,但没说话。
他是最早效忠于殿下的侍从,年龄也最长,除了阿列克谢,其他人包括侍女都听从他的吩咐。阿列克谢位于侍从官行列的最末不是他规定的,是殿下规定的,看上去像是殿下并不喜欢他,实际却相反。
他心酸得要命,表面还得假装淡定。
*
起居室的双开门向外打开,殿下出来了。
侍从官向她躬身行礼,侍女行屈膝礼。
“陛下,早安。”
凯瑟琳微微颔首。
*
通体用黄金装饰的皇家马车停在宫殿大门外,大门敞开,寒风凛凛。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天气阴冷,看上去像是要下雪。
伊利亚接过女佣手捧的熊皮斗篷,轻轻披在年轻陛下肩头,扣上皮搭扣。
近卫军团的士兵们在马车前后列队,他们身边的高头骏马打着响鼻,在寒风中升腾起一小片一小片白雾。
马车夫为年轻陛下打开车门、放下折叠梯子。他羞怯的低下头,不敢看过于美丽的年轻女皇。
凯瑟琳扶着伊利亚的手,登上马车。
伊戈尔跨上马,小跑到近卫军团的最前列。
“列队!”
士兵们齐齐上马。
“出发!”
*
时近正午,天空开始飘落雪花。
市民们冒着细雪来到亚历山大大街两旁,年轻陛下的马车将要从此经过。群众们心情激动:终于!20多年了,他们又有了一位陛下!
沙俄余孽们心不齐,民族太多,成分太复杂,因此不管在哪个国家,其实都混得不行,一部分人不得不成立帮派组织,但也并没有庇护同胞。
大主教说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信仰,但他们真的缺乏信仰吗?不,他们只是缺乏一个能让他们凝聚起来的“主心骨”。他们期待过基里尔大公,期待过德米特里大公,但都失望了。
他们还曾经期待过格奥尔基王子,但也失望了,格奥尔基年纪轻轻意外身死,他们以为他们这些俄罗斯人算是完了,再也没有重回家园的那一天。
现在,他们可算有了“主心骨”,一位非常年轻的陛下!开明的陛下!为民做主的陛下!
乌拉!乌拉!乌拉
!
*
黄金马车走上亚历山大大街。
道路两边的人从稀稀拉拉变得越来越多,市民们纷纷涌上街头,挥舞着自制的国旗,喊着年轻陛下的帝号:叶卡捷琳娜陛下!叶卡捷琳娜陛下!
他们口中呼出白色气雾,在零下10度的空气中,声音与心跳,融汇成对年轻君主的欢呼和敬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