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第2/2页)

第二份报告实际是潜艇沉没的始末,包含伊利亚之死。

U-751潜艇是德国目前技术最成熟的U-VIIC型潜艇,除了速度稍慢没有什么缺点。亚历山大不知道美国军舰是怎么发现潜艇的,理论上美国海军没有那么好的雷达技术,但他们就是发现了潜艇。

潜艇发射了鱼雷,军舰开炮、发射鱼雷。

当时非常混乱,潜艇被鱼雷击中受损、进水,舰长命令所有人弃舰。利奥波德跑得非常快,让他带了一只皮箱,利奥波德带了一只皮箱,他俩是最早逃出潜艇的。伊利亚负责那5名科学家,最后5人只逃出来3人,伊利亚没能逃出;

潜艇原有44名海员,存活的只有包括舰长在内的7人,其余全部葬身大海。

他们浮出水面后,美国军舰派小艇过来捞起他们,

他们立即报上加拿大总督的名字,因此美国军舰将他们送到纽芬兰岛的圣约翰斯,原因是美国人以为纽芬兰岛是加拿大的地盘。

唏嘘,他们也太倒霉了。

哈哈,美国人人均地理不及格。

伊利亚死了?凯瑟琳不是太相信,但水火无情,大海尤其无情,就算他真的死了也很正常。

人总是要死的,不是今天就是明天。

她很惆怅。

*

阿列克谢的报告放在桌上,并不太想看。

又放了一天,终于还是要看,先看了第二份报告。

阿列克谢的公文写作比亚历山大要强许多,严谨认真的按时间顺序写了潜艇被击沉当天发生的事情。

舰长丹尼尔达尔曼中尉几点几分发现了敌方军舰,立即发布命令要求潜艇下潜至200米深度,这几乎是U型潜艇的最大潜水深度。

水手们训练有素,很明显具有极高专业素质,大概2分钟后,潜艇下降至目标深度。

美国军舰配有声纳系统,因此潜艇下降后要求无声状态,不许说话、不许发出任何噪音。

但不知为何还是被美军发现,之后的情况跟亚历山大说的差不多。利奥波德已经事先安排过三人的业务,他和亚历山大要首先保证资料,伊利亚负责那5名科学家,但优先自己,其他人是可以放弃的。

逃生最忌一拥而上,那往往一个都跑不了。伊利亚守在出舱的垂直楼梯旁,潜艇此时在快速排空海水舱上浮,速度很快,足可以抵消船舱漏水。

利奥波德和亚历山大离开潜艇后带着皮箱继续上浮,他们都配备了美式救生衣。之后其他人陆续浮出水面,但始终没有见到伊利亚。

“我并没有见到伊利亚的尸体,以军队的标准来看,生要见人死要见尸,我只能报告说他‘失踪’了。”

凯瑟琳看着伊利亚的名字,难以置信:一个人可以如此轻飘飘的死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