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说人话就是陆航忙不过来了,飞行员和战斗机轰炸机数量不足,需要海航分担一些任务。

海航自然是高兴的,战功有限,可不能全被陆航的狗/杂/种/们抢走。海航立即着手组建新的飞行大队,命名为“110航空大队”,下属4个中队。

海航飞行员全都踊跃报名,人人都想去前线。乔担心自己的申请不会被批准,已经找了父亲在海军的人脉,以保证他一定会调去110航空大队。

凯瑟琳目瞪口呆:不是,你们飞行员就这么武德充沛吗?

真想敲开乔的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都是水。

还有杰克,他的鱼雷艇指挥课程已经上完,但没有分配他去太平洋战场,而是分配他去另一个海军基地当鱼雷艇教官。杰克十分怨念,担心战争太快结束,而他居然都没有机会上前线干死几个日军。

天哪!你们给我清醒一点好吗!

凯瑟琳觉得这都要怪老乔,他把崽们保护的太好了,崽们(也包括基克)严重缺乏生活的毒打,居然如此天真!

但她也不会打消他俩的积极性,而是很善解人意的给他俩回信,很期待他们能成为战争英雄,期待下次见到他们。

*

收到回信的乔将这封信看了好几遍:从她登上皇位之后,她就不再自己亲手写信了,都是口述由他人代笔,之后签个名,就算是自己写的。

他满心欢喜:她说想看到我佩戴荣誉勋章的模样,还请他一定注意安全,不

要太冒险;她期待在胜利日见到他,到时候她会给予他难忘的一天。

天哪!他都不知道她要怎么给他“难忘的一天”。他很期待,非常期待。

珍惜的将信收好,他特地买了一只带锁的小型保险箱放她的信。飞行员的宿舍不上锁,谁都能进来,钱包要随身携带,否则就会不见,私密信件更要小心存放。他可不想看到心上人写给他的信出现在军官食堂里。

那些该死的混蛋总是以捉弄、嘲笑别人为快乐。

还好,他现在在香蕉河有了一定的威信,上司喜欢他,是因为他严格遵守军纪,出勤规规矩矩,不自作主张,再说,还有他老爹作用;同僚喜欢他,是因为他终于学会了坦然接受自己很有钱的家世背景,学会了不以自己很有钱而感到羞耻。

他很大方,学会了请同僚喝酒来拉近距离;他对自己的机组成员也很好,尽量保护他们、照顾他们,他带他们飞上天巡逻,带他们安全回基地。虽然在加勒比海地区巡逻是相对安全的任务,但如果真的遇到U型潜艇而对方集结成群,是可以用舰塔上的机枪扫射空中的飞机的。

尤其是反潜轰炸机,飞行高度很低,速度又没有战斗机快,很容易被击中。机载机枪对潜艇基本没有什么作用,真遇到这种情况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幸运的是,他至今还没有遇到过这种危险。

他拿出信纸,取出笔身上刻有他名字的万宝龙钢笔,开始写信。

“亲爱的奥莉娅……”

*

另一处海军基地。

收到回信的杰克眉飞色舞,他有自己的单人宿舍,这是属于教官的福利。

她仍然称他“亲爱的杰克”,他好高兴,就像……就像他们在哈佛的时候,那时候他们都还非常年轻,那时候他们如此快乐,互相爱恋。

他相信他们当时是爱着的,只是……现在他们都变了。或许他们以后还有机会,只要……只要等到战争结束。

啊,他真是很想能去真正的战场,真正的前线,她会见到他胸前的荣誉勋章,他凭自己的本事得到的勋章。他会成为她心中的英雄吗?一定会的,她会为他感到骄傲。那时候,她还会是当年的凯特,而不是……一国之君。

他决定再次申请去太平洋战场,小乔要申请去新组建的110航空大队,110航空队的目的地是欧洲战场,他可不想去英国,或是大西洋舰队。现在,海军的小伙子们全都热情洋溢的想去太平洋战场痛揍日本鬼子。

*

新罗马。

瑞典驻俄国大使比约恩吉尔哈伦王子求见陛下。

大使先生与陛下的私交甚好,每周都来冬宫拜访。米沙叫他“叔叔”,但阿拉斯泰尔并不想让大使先生见到孩子。

今天,比约恩是来跟凯瑟琳谈合作的。瑞典的军工产业相当强悍,有自主设计生产的坦克、战斗机、自走炮等等武器,维京后代也相当武德充沛,瑞士目前有50万常备军、150万预备役,而总人口才区区600万人,可以说是“全民皆兵”了。因此德国并不想啃这块“硬骨头”,而宁愿花钱跟瑞典做生意。

德国监控瑞典企业,不允许他们向英国出口滚珠轴承等产品,但要是瑞典企业派人到俄国办厂,既没有违反与德国的合作协议,又能赚钱,属于曲线救国了。瑞典企业会派工程师带着图纸过来,美国企业会“赞助”机床,还会派人来训练工人操作机床。

“这儿太远了,难道还要从南美洲最南端运输去英国?”

比约恩摇头,“俄国工厂的产品供应太平洋市场,美国下了一批订单要送到夏威夷,还有澳大利亚的一批订单。”

啊,明白了。从俄国运输去亚洲,距离和费用都跟从瑞典运输去亚洲差不多。从欧洲到亚洲多走苏伊士运河,可现在不是在打仗吗,苏伊士运河仍然是英国实际控制区,瑞典既怕英国不放行,又怕德国潜艇抽风击沉货轮。总之瑞典企业认为直接在距离遥远的国家开个分厂更稳妥方便,成本更低。

行吧。

第一批开办分厂的有瑞典最大军工企业博福斯公司(Bofors),他家生产的40毫米高射炮卖遍全欧洲,德国有,英国也有。美国也购入一批40炮,列装在海军军舰上,据说非常好用,拥有现在的“黑科技”自动装弹系统,因此射速极高,1分钟可发射200+弹,射程可以高达7000米以上,精度也相当喜人,配备了目前最先进的光学瞄准镜。以至于美国海军要求美国企业“仿制”该炮。

凯瑟琳也准备购入一批40毫米高射炮用作防御工程的一部分。你可以用不上,但最好有。

澳大利亚订购40炮也是担心日军会进攻,总之战争期间,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都在狂买武器装备,实在没钱可以赊账/贷款,你那么大一个国家呢,只要不亡国,慢慢还总是可以还完的。

凯瑟琳也从战争中学了一些经济学,对一个国家来说,大多都是“大到不可能破产”了,特别是地里有资源的,总有翻身的机会。再搞点拳头产业,分分钟崛起。

就像二战之后的德国,尽管所有值钱企业都被美苏英法瓜分,连机床都被人家拖回本国,还不是飞速再次崛起,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