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他回来了。(第2/6页)
但她没有回答占魁,免得反而让她骄傲起来,再顶着这一副尊容满九天溜达。
“别的不说,你的原形是不是有点太胖了?”
碧桃说:“像一个球。”
占魁:“那咋了?鲤鱼就是很胖啊。我肚子里可都是气运!”
碧桃:“……”行吧,说得也没错。
如果单论气运的话,整个九天,没有人强过占魁这条鲤鱼。
把占魁弄回到自己的宫殿之中,碧桃的一大群朋友一拥而上,把占魁团团围住。
朋友们过了那个嫌弃她丢人的劲儿,又想起来她在下界比赛的时候不光做了个郡主,几乎什么都没做,躺着就回来了。
又因为功德实在太厚,一跃从至仙升为神仙,虽然是勉勉强强的神仙下阶,但也是实打实的神仙位啊!
于是一群羡慕的朋友开始——聚众摸鱼。
“给我沾点锦鲤的气运!我宫中仙娥的考核就要到了,让我第一吧!”
“你在六丁神女的宫中,我要是没记错,你宫中的仙娥有将近二百个,你要第一是不是有点太过分了?”
“我要求没有那么高,我希望睡一觉就莫名其妙地升了一阶!”
“哈哈哈哈,我希望我喜欢的医部仙君赶紧回我的信!”
“我要水系仙灵,很多很多的水系仙灵!”
……
众人摸着占魁肥硕的鲤鱼身体,说着不切实际的愿望。
碧桃坐在不远处的凳子上门,打开银汉罟,继续看比赛进程。
一打开银汉罟,就看到天际的云层之上,再一次出现了归天的仙位。
这一次还是坤仪左将军亲自来接的。
倒不是坤仪左将军区别对待,不接第二位反倒接第三位。
而是这次一同归天的仙位太多了,雷部的那几名将领有点手忙脚乱地在结阵。
云层之上几乎被功德金光彻底罩住,简直像是天际又缓缓升起了一轮金乌。
银汉罟上坤仪左将军依次通报归天的仙位。
“幽天神仙位苍灵……功德三十万六千六百六十四……”
“幽天至仙仙位秋白……功德三十万七千五百二十……”
“幽天至仙仙位太阴……功德三十万两千三百六……”
“幽天灵仙仙位暮冬……功德三十万六千六百……”
“幽天灵仙仙位端阳……功德三十万一千零七十……”
“幽天灵仙仙位荷月……功德三十万一千二百二……”
“幽天灵仙仙位晚秋……功德三十万零五百五……”
“以上仙位择仙竞赛并列第三,奉九天仙帝之命,承随赛诸仙之责,接引你等归天正位,可准备好步入五雷阵引灵入体?”
“准备好了!劳烦坤仪左将军,劳烦诸位雷将接引!”
众人异口同声,而后便是漫天雷光倾泻而下,功德金光被雷光化为精纯仙灵,引入阵中。
一同归天之人实在太多,功德又太过厚重,云层之上什么都看不到,银汉罟上的众人也只能暂时屏蔽那一方雷电聚集的晃眼之处。
悄悄在下面讨论其他的。
“我还以为第二个归位的会是明光天仙等人,结果第二个不是就算了,为什么第三个也不是?!”
“还不是因为某个卑鄙小人为了赢,伤了明光天仙!”
“输不起就不要参加择仙竞赛,什么叫作卑鄙小人?那明明是正常的竞争!”
“明光天仙如今还在下界带人扶正星晷,不像这些幽天的功德仙位,全部都是蹭了东极青华大帝的信仰……”
“你怎么还敢说这种话?东极青华大帝已经亲自承认了侍者,你不服,你下界去为东极青华大帝布教啊!到时候你也是侍者!”
“哼,别的不说,古仙族可不是一味只为了比赛结果的,扶正星晷,归位苍生命盘,才是真正的功德!才是泽被后世的长远功业。”
“难道不去挟势弄权,就是低级吗?”
“拨乱反正为生民生计奔波,调运米粮,修筑堤坝,化解眼前的饥荒洪灾,就不该彪炳史册千古流芳?”
“都别吵了,为苍生奔波,没有哪一方是低级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有人去做,无论是为生民立命,还是为万世开太平,都是我等为仙者该引为榜样的。”
……
碧桃随便看了几眼银汉罟上面的评断,就追踪了明光这段时间做的所有事情。
天界与人间的时间差距甚大,幸而为仙者五感绝伦,双眼甚至可以捕捉雷电之光的走向,将时间的流速差距轻易拉平。
明光获救之后,被迫推迟了登临皇太孙之位的计划。
甚至对外宣称重病将要不治,蛰伏在丹曦郡王府内,将手中权势放开了一个口子。
以此为引,钓出了老皇帝的真实目的和筹谋。并没有第一时间出手干预,而是顺水推舟,让他自以为已经赢了。
明光原本只以为惠伟帝是老了,贪恋权位,又受佛教以及自己皇子逼迫,英雄迟暮,何其可悲。
然而待到他当真明晰了老皇帝的筹谋,饶是他,也不由因这荒谬而震撼的计划而瞠目结舌。
这居然是一个从几十年前,就开始埋下的惊天阴谋。
惠伟帝,名为梁英卫,出身自六十三年前的静安真寺。
乃是一位被扔到了佛教门口的弃婴。
他跟着老和尚长大,天生体质超人,身形威猛,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待到成人之时,燕颔虎须,威不可挡。
彼时的青辽国只是弹丸小国,每一年都要向周边四国进献大量供奉,卑躬屈膝苟延残喘,民生艰难,苦不堪言。
那时的静安真寺,正是在青辽国同周边风廉国的边境之上。
长在寺庙之中的孩童,经年日久在心中种下了善根,自然会为了城镇之中受到欺压和敌国掠夺的民众出头。
最开始,他只是组建了一支和他一样,出身寺庙的孤儿军。
他们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敌国的铁蹄来践踏百姓之时做出反抗。
后来就有无家可归的流民,有家人需要守护的壮汉,自发地加入了这个队伍。
逐渐在边境形成了一股义军。
哪怕是太平年间,也还是有人受离乱之苦。
而那时四国强,一国弱,弱国自然上到国君下到百姓,全部都是他国奴仆。
被世代压迫的民众忍无可忍,这时候有人振臂一呼,英雄便横空出世。
队伍犹如野火燎遍莽原,当年寺庙之中的孤儿,成了一位众人拥护的主君。
主君英明神武骁勇善战,知人善用智谋无双。
带领四方搜罗的能人,一路势如破竹,杀得四方敌军落花流水。
接到了自己国家的“招揽”,原本怀着为国效命的青云之志,带手下来到了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