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龙龙逆袭第五十九日

甄丛因沉默,仰视房梁,不知怎么着,想起了今日朝堂,陛下公布红薯一事。

他忽然想起了儿子江终的幼年。

江终自幼聪颖,总是喜欢观察万物中的尘埃。

大玄境内还有良种吗?

应是有的,只是很少会有人去观察那些茂绿枝叶的不同。

但江终会,以他儿子的性格,哪怕是地上的蜗牛爬得慢些,江终都会蹲下来思考半日。

一道灵光穿透了甄丛因的大脑,他的手掌不自觉颤抖。

他在想,他当年为什么要阻拦孩子?

因为孩子不好好背书吗?

可他想的是,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工匠如何巧夺天工,终究只是一个工匠。

士农工商,工排第三等。

大夫哪怕能济世救人又如何?

前些年,幽州出了一位神医,却因为得罪贪官,最终殒命。

你那些杂学的本领再高,哪能比得过权力有用?

倘若他的孩子自幼笨拙,他也不会那般逼迫孩子。

可是他的孩子分明聪颖,过目不忘,怎么就不好好走康庄大道呢?

甄丛因在床上翻来覆去,他又想到,世人忙碌半辈子,不就是为了活个子嗣吗?

他如今已是首辅,即便孩子真就对那些杂学感兴趣,他大不了给孩子捐个官!

往工部里面一塞,既能让他的孩子施展才华,他也能给孩子铺路。

甄丛因茫然笑了。

他又没有自己孩子聪颖,又何必替对方拿主意呢?

甄丛因险些为甄江终愁白了头,眼看父子隔阂越来越大,他却忽然听到了一个转机。

记忆收回。

此刻,凉亭下。

甄丛因对元入潭恭敬又祈求道:“我听闻元大人有心培育良种一事,想来元大人手中缺乏能人,故而我厚着脸皮,向元大人推荐我的儿子甄江终。”

元入潭算是明白了甄丛因的来意,他回忆甄丛因所讲,问:“甄大人既然刚从先生那回来,想来已经告诉了先生此事。小甄大人既是状元,又对术学一类颇感兴趣,先生自然会同意。”

甄丛因眼神复杂,对着元入潭无奈笑道。

“我已经做了一次他的主,即便我知道他可能会来,但不好现在就为他请命,我与得回去与他商量一番。”

元入潭:“甄大人也是好爹,如此顾虑小甄大人。”

甄丛因苦笑:“不顾虑也不行,我那儿子是真的犟,他说得出做得到,当年因为那件事坚持了这么些年,这种性子,我是真怕了他,也不敢再惹他不快。”

元入潭尾巴尖挠头,他也是有些佩服甄江终。

他尚未见过对方,也不敢确定对方的性格,但是对方却是他见过的第一个读书把父母给读怕了的人。

甄丛因站起来对着元入潭拱手道:“我今日回去与犬子商量,倘若他真的同意,我便奏请陛下,将他从翰林编撰升为工部主事,到时还望元大人多加照顾。”

是的,甄丛因本意是想将甄江终送到元入潭的手下,去参与培育新粮种一事。

如今送礼,也是为了替儿子在元入潭面前博个眼缘。

倘若甄江终真如甄丛因所说那般优秀,元入潭别说是照顾,哪怕是让他每日分半盘糕点给甄江终,那也是没有问题的。

甄丛因见目的达成,告别离去。

元入潭等了一下午,没事看看话本,又与水湖中的龟丞相聊聊天。

白丞相告诉元入潭,湖里的龙鱼已经开始流入市场了。

卖鱼的人是元入潭和伏祟说了后,伏祟派给他的。

白丞相对着元入潭参拜,崇敬道:“大王得天眷顾,咱们此番也算是开张大吉。”

元入潭好奇问白丞相收益。

白丞相笑道:“第一条鱼我们在昨晚放了出去,被一个三品官花了五千两银子买了。”

元入潭一听五千两,恍恍惚惚。

几个月前,他还在宋家村种地。

他为了攒五十两银子,花了四五年。

虽然说他赚的大部分银子被他吃了,但龙也无奈,龙不能亏待自己。

元入潭曾经算了一笔账,他一年攒十两银子,等攒一千年,就能攒够一万两了。

哪知,他不过卖了一条鱼,就赚了五千两。

元入潭因为震惊,脑子呆住了。

“那这三品官家里得有多少地?”

白丞相:……

“种地不怎么赚钱,准确来说,老实干活都不咋赚钱。”

元入潭:……

“那三品官的俸禄是多少?”

白丞相:“若只论钱财,也就十来两银子。”

元入潭:……

那他一个月五十两,已是非常高的俸禄了。

元入潭还是疑惑,忍不住问:“那他们怎么能买得起鱼?”

白丞相笑了笑:“不少官员都是世家门阀,名下庄子铺子无数,自然不缺这些俸禄。”

元入潭明白了。

到了傍晚,小麦子过来传话,说是京城里的龙鱼炒得火热。

原来那位三品官家中有一个快要咽气的老太爷。

三品官买到鱼后,想将鱼供起来。

但鱼在外面折腾了大半日,如今有些蔫吧。

三品官请来了鱼医,鱼医说这条鱼怕是不行,趁活着快点吃吧,要是死了就不新鲜了。

三品官想着给出的五千两,也担心鱼死失了功效,便花重金请了一位老御厨做鱼。

老御厨手法娴熟,做了一桌全鱼宴。

三品官也是孝顺孩子,不仅请来了其他叔伯长辈,还让人将老太爷抬了出来。

三品官亲自为老太爷盛了一碗煮得软烂的鱼汤,喂给老太爷。

老太爷喝了一口,本来因为年迈,眼睛已经是一条缝,哪只这鱼汤一喝,白眼向上翻去,一时间没了呼吸。

长辈们大惊失色,有的人去请府医,有的人跪在老太爷面前流着泪求老太爷平安。

三品官的父母站在原地,目光在老太爷与儿子之间来回游走。

儿子也是一片孝心,老太爷也是老祖宗,如今鱼汤喝死了老太爷,他们这儿子可如何去见列祖列宗?

府医来了,连忙掰老太爷的嘴,看老太爷是不是被鱼刺卡住了。

然而下一刻,老太爷又有了呼吸,眼珠也翻了回来,甚至一盏茶的功夫,老太爷竟罕见面色红润。

众人这才知道,怕不是鱼汤的功效太好,老太爷身体本就虚弱,只是一时承受不了鱼汤的大补,这才没了呼吸。

记得昨夜,常年中风的老太爷竟吐出了几个字:“鱼……好鱼……好鱼……”

消息一夜席卷京城,龙鱼也因此声名大噪,数不尽的官员捧着银子,想要买第二条鱼。

然而第二条鱼没有踪迹,恰逢中秋佳节,人们买鱼想要在团圆宴上让家人享福的心更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