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第3/5页)

胤祜三个毕竟是在南书房上过学,对这流程很熟悉,自觉跟上。只是和胤禧清越的朗读声一比,这三个的中气都略显不足,尤其是胤祜,跟没吃饭似的。

弘书摇摇头,翻开书准备朗读,左手弘历的声音突然响起,响亮的吓了他一跳。

同样被吓一跳的弘昼不满地嘀咕道:“那么大声干嘛,给我都吓醒了。”

弘书拍拍胸口平复心跳,没想着去和弘历一较高下,只用自己习惯的音量边读边背。

背着背着就沉浸进去,浑然忘我。

弘历依旧大声朗读着,时不时分心听右边的声音,想看看弘书读到哪儿了,可惜都听不到。

读着读着,弘历的音量渐渐弱下来——口有些干,开始叫茶水。

有人带头,心不在焉的其他人立刻开始跟风,其中尤以胤祜和弘昼最过分,这俩人直接让随从站在身边,随时倒茶,甚至桌子上还摆上了点心。

读两句喝口茶,再读两句吃口点心,再两句出去更衣……

胤禧对于摆烂的弟弟和侄子只能摇头,他虽然年纪最大,但也管不着人家,继续读自己的。

……

“小六,小六?”

弘书茫然的抬起头,看向叫他的胤禧:“怎么了?”

胤禧真心佩服这个年纪最小的侄子,他以为自己够爱读书了,就这他中间还喝过水吃过东西歇息了一下,但这个小侄子愣是坐着一动不动,全程沉浸在书里对外界毫无反应。

“夫子快要到了,你赶紧去更个衣。”胤禧说道。

弘书经他提醒才惊觉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连忙道谢。

弘历看着从身边经过的弘书,抿了抿唇,他后来也发现了弘书的沉浸,心里有些不服,便想比比看谁更能坐得住,结果因为前面喝水太多,后面不得不出去更衣。

感觉自己输了这件事让他很是难受,只能在心里安慰自己这次是没做好准备,明天,明天早晨他一定不喝水了。

弘书可不知道弘历默默想着要把他压下去,他去更完衣回来,还在门外就发现上书房里不对劲。

太安静了。

门边守着眼熟的太监,看见他行礼道:“六阿哥,皇上驾临。”

掀开帘子,果然看见便宜爹和一群大臣正在里头。

弘书踌躇了一下,举起手:“报告。”

屋里人齐刷刷看过来。

弘书居然有点紧张了:“皇阿玛,我刚刚更衣去了。”

胤禛点点头:“进来。”

弘书走到自己桌子边站着,胤禛开始讲话,无外乎就是勉励众人好好学习那些,弘书梦回开学班主任讲话。

“张廷玉,徐元梦。”

一左一右站出两个人来。

“从今往后,他二人就是上书房的总师傅,尔等切记,对师傅要恭谨克礼、时时尊重。现在,对两位总师傅行拜见礼。”

弘书等人立时稽首作揖,齐道:“拜见总师傅。”

张廷玉和徐元梦两人站着受完这一礼,然后回了半礼:“臣见过诸位阿哥。”

两厢礼见完毕,胤禛没离开,直接道:“张爱卿,你来讲第一课。”

随后命太监搬来椅子,他就在最前面面朝着弘书等人坐下,一副打算旁听的样子。

他坐下后,除了主讲第一课的张廷玉,其他大臣纷纷向后走去,在临时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好家伙,正经学生才九个,这旁听的领导和老师就整了十个,一人盯一个都多余。

弘书颇有些无语,他上辈子上学都没经历过这架势。

一时间,整个上书房的氛围前所未有的严肃,年纪小点的胤祕都开始抖腿了。

张廷玉是个面向和蔼的老头,他站在前面,看出学生的紧张,温和地道:“诸位阿哥,请坐。”

前头坐了一尊大神,几个学生都战战兢兢的,坐下时分外小心翼翼,生怕制造出太大的声音。坐下后更是身板挺得笔直,目光炯炯有神地盯着张廷玉——别的地方他们也不敢看。

弘书本来没太在意,坐下后张望了两下,结果就发现便宜爹沉着脸盯住他——靠,居然被盯得有点紧张,他收回视线,不自觉地将两只胳膊放在桌上交叠,调动精神高度集中,准备在这第一次亮相中好好表现,给这些大臣们留一个深刻的印象。

张廷玉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那么,老夫现在开始上课。”

‘上课’两个字一出,精神高度集中的弘书条件反射地站起身。

“起立。”

鞠躬。

“老师好。”

一气呵成。

鞠完躬起身的弘书,看到所有人惊讶的表情,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靠,这又不是上辈子,他鞠什么躬,喊什么“老师好”!

他还喊得辣么响亮!

社死了!又社死了!还是在这种公开场合!苍天啊,大地啊,地上赶紧裂道缝把他埋进去吧!

弘书心里是大写的生无可恋,但面上还在竭力绷住,没事,没事,这里没人知道他刚才的动作有什么意义,他还可以解释,可以圆回来,他可以!

胤禛对儿子的小表情很是熟悉,虽然儿子现在是一副严肃郑重的样子,但他就是从中瞧出了些许崩溃和绞尽脑汁。

嘴角微不可察的上扬了一下,胤禛开口道:“好了,坐下吧。礼节不必过多,适当即可,方才已经见过礼,现在就不必再多此一礼。”

将弘书的行为定性为礼节过多。

有他开口,其他人虽然奇怪弘书方才的动作,却也没有再探究,纷纷坐正再次开始准备上课。

弘历收回目光的时候,用无人听到的声音说:“哗众取宠。”

弘书松了一口气,飞快坐下。告诫自己,清醒一点,别再掉链子了!

张廷玉第一课并没有讲多高深的东西,而是将《劝学》辞简意赅的讲了一遍,时间也并不长。

他讲完后,胤禛便起身离开,顺便带走了大多数大臣,只留下朱轼和白潢,今日乃是他们俩轮班。

所有人都松了一大口气,包括弘书,虽然没人知道他社死了,但那些目击者离开,他总算没有那么羞耻了。

很快,他就投入到学习中去。

朱轼和白潢不愧是便宜爹钦点的人才,课讲的深入浅出,便是弘昼,都能静下心来听一听。

弘书在这些夫子更加专业的教学下,学习进度一日千里。

不过几天,上书房的师傅们就都知道,新帝的六阿哥了不得,不过五岁(虚岁)年纪就已经学通了《诗经》,开始同进度最快的胤禧一起学习《尚书》。

忘了说了,上书房的授课和前世的课堂不一样,夫子并不统一讲,而是根据个人的进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