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第2/3页)

老太太心知自己窥到了石家的秘密,沾沾自喜道,“石全不是爱听村民们聊天吗?下午的时候,我专门拉上几个老太太去他的住处找他,粮食堆在他帐篷里,许是蚊虫多,袋子被咬破了,撒了些粮出来,我眼神不好,以为是黍米,你秦奶奶告诉我说糠,不怪我没看清,黍米和糠都是黄色的...”

梨花急忙去找老秦氏。

老秦氏刚将分到手的果酱储进罐子里,转身看祖孙两目不转睛盯着自己,心虚道,“我...我这两天牙痛,吃不了酸的。”

梨花没看清她做了什么,只道,“石家装粮食的袋子里装的糠?”

老秦氏看她没有追问自己藏果酱的事儿,松了口气,“是啊,袋子破洞,糠都撒出来了。”

“石家人看到了吗?”

老秦氏瞟一眼老太太,斟酌道,“没有吧,石全爱显摆,我们进去后就给我们银子。”

老太太不屑,“一块银锭,以为谁家拿不出来似的。”

那些不是重点,梨花继续问,“石家有多少那样的袋子?”

老秦氏摇头,“没数,不过看着挺多的,我看石家不像穷的,那些糠估计买来起火用的,山里潮湿,石老爷又生了病,一路都得生火...”

糠在穷人家是充饥的食物,在富人家就是喂猪起火的玩意。

老太太家里就烧过糠,全村人都知道。

“三娘怎么好奇这个?”

“随口问问。”梨花自不会和老秦氏说实话。

赵广昌自诩能力出众,见过石进后,私下还见了好些人,其中就有明四。

梨花岔开话题,“明四郎的伤好些了吗?”

明四说那晚搬石头伤到脚了,话里话外暗示赵家给点好处,老方氏还找过赵大壮讨粮,理由是明四受伤,地里的活儿找不着人干,赵家得赔偿她们的损失。

赵大壮把人骂了顿,并未理会。

这么多天过去,明家应该老实了吧?

说起女婿老秦氏就叹气,“好啥呀,整天躺在床上,吃喝都要人伺候,也就四娘脾气好事事都顺着她,换成旁人,估计早闹和离了。”

“她娘不骂?”

“骂什么?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疼还来不及,哪儿舍得责骂?”

老秦氏不是没想过劝女儿和离,但每次一说和离,老方氏就哭哭啼啼的,问她是不是想要明家断子绝孙,次数多了她也烦,索性不说了 。

四娘逆来顺受惯了,和离再嫁,难保不会再碰到明四那样的人。

就这样吧。

老秦氏说,“看四娘怀孕他会不会好点吧。”

明四好吃懒做,没有男子气概,遇事只会躲亲娘身后,梨花可不指望他会变好,“四娘怀孕了?”

“没呢。”老秦氏暗暗发愁,“不知是不是去年小产伤了身子...”

这也是她不逼迫四娘和离的原因,万一四娘不能再生,和离后谁肯娶她啊?

“要是那样,咱得找明家人算账才行。”梨花道。

老秦氏蹙眉,女婿虽不及族里侄子勤快,却也比往年好得多,梨花真要上门讨说法,不是让夫妻俩反目成仇吗?她焦急的握住梨花湿漉漉的手,“不用不用,她们好着呢。”

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亲,女儿女婿这样挺好的。

梨花锐利地盯着她,“我是族长,无论族里谁受委屈我都不会视而不见,明四郎收敛就罢了,若还像往常人前唯唯诺诺人后谩骂四娘,我必不饶他。”

“他不敢的。”

明四郎只是懒,像夏家打媳妇那种事他是没胆子的。

老秦氏后悔在梨花面前抱怨了,找补道,“四娘忙里忙外,他知道拖累了四娘很是过意不去呢。”

梨花撇嘴,“但愿。”

说话间,外面有人喊梨花。

梨花应了句,转身出去了。

雨下大了,树上的火把换成了竹灯笼,风很大,灯笼的光几近熄灭。

白大郎疾步上前,“出事了。”

梨花知道他今夜巡逻,立刻想到北边来了人,正要喊赵大壮,白大郎慌张道,“石家人不是准备下山了吗?有村民想和石家人一起。”

梨花怔住,“谁?”

“李金锤和唐杨他们两家...”

想到梨花不了解树村的人,白大郎说得仔细点,“李金锤就是我师父的九徒弟,他爹去年没了,家里有个老母和四个弟弟妹妹,他弟弟八岁了,性子比较野,岭南人来的那晚,他偷偷翻墙出去看热闹来着...”

“唐杨家的情况和他差不多,亲爹和媳妇已经过世,他带着两个儿子和老母生活...”

从这儿出去后,他去古阿婶她们住过的房子里拿灯笼,李母和唐母找了来,似乎担心梨花阻扰,话里话外都是让他替她们在梨花面前说点好话,放她们离开。

“怎么办?”白大郎没了主意。

这事还没告知师父,因为他知道说了没用,师父秉性良善,必不会阻拦他们奔前程的。

梨花朝夜风呼啸的山林看了眼,沉静道,“不急,过两日再说。”

“这么大片山,人越多,越不容易被岭南人攻占,任由他们离开的话,其他村民恐怕也会动摇...”

如果人走得差不多了,一旦遇到袭击,剩下的人就只能跑。

好不容易建了屋垦了地,逃到别处,又得从头再来了。

因此,白大郎不赞成放人离开。

石家人再威风又如何?强龙斗不过地头蛇,在他们的地盘,就该按照他们的规矩办事。

他问梨花,“是否拦下他们?”

梨花端详起白大郎。

和赵铁牛粗犷的五官不同,他长得偏秀气,连日劳作,皮肤黑黝黝的,眼下还有一片乌青,应该是没休息好的缘故,她问他,“青葵县李家人来了后,撺掇村民闹事,你们可有阻止?”

“那些人难缠得紧,谁敢多嘴?”

李家人来者不善,和他们同流合污的能是好人?大家平日都躲着他们的。

隐隐间,好像明白了梨花的意思,“你希望他们随石家人走?”

青葵县李家人出现后,赵家态度冷淡,从未有过结交的心思,村民们受其撺掇,意欲进谷里闹事,赵家人也只是防守,等到刮大风才将他们一网打尽。

自此,村里的地痞无赖消失,太平了数月。

莫不是这次也想用类似的招数?

白大郎舔了舔唇,庆幸自己没有被石家人承诺的好处说动。

见他想明白,梨花莞尔,“人往高处走,村民们想过好日子无可厚非,我不会阻扰。”

前提是他们不帮石家人对付她们。

如若不然,那就鱼死网破好了。

送走白大郎,梨花去见老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