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第2/4页)

先回来的是地里挖土的人。

知道事情原委后,说赵广昌,“你都要走了,换点好处给族里怎么了?”

赵广昌难以置信,“她卖我还有理了?”

“她不也为了族里好吗?你就不能体谅体谅她?”

昨晚老太太就和她们说过了,世道乱,赵广昌这一走,多半回不来了,他们为石家丢的命,石家给点钱怎么了?要知道,明四郎不小心伤了脚还想讹她们呢...

赵青山媳妇没觉得梨花错了,忍不住诉苦,“堂弟,咱的日子不好过啊,你们不在,族里就少了干活的人,农闲倒也罢了,农忙哪儿忙得过来,咱跟石家要匹马,让马替你干活生,多好?”

“......”

赵广昌杀人的心都有了。

自知说不过她们,破罐子破摔道,“是我自己要跟石老爷走的...”

赵青山媳妇叹气,“可我们不答应你就走不了。”

“......”

不可理喻。

赵广昌拂袖而去。

梨花笑道,“告诉石老爷,银货两讫我就让你们走。”

山英婆缩在角落里,自始至终没吭声,梨花见识浅薄,眼里只有眼前的三分地,从未想过族里男儿升官后于赵家是何等荣光。

要她说啊,卖人不过是幌子,实则是梨花担心族里人出息后越过她去。

整个族里,自家的田地是最多的,十六郎再做了官,族里就没人比得上自己了,以老太太的胸襟,哪儿接受得了?

是故,卖自己的儿子是假,阻扰十六郎做大事才是真。

这么想着,她坐不住了,脱下襜衣偷偷溜了出去。

老吴氏舀水洗甑子,余光瞟到匆忙跑走的人影,和老秦氏心照不宣的递了个眼神。

“山英嫂糊涂啊...”

三娘又不是目光短浅之人,石家若能给她们安稳的生活,没道理要大家离他们远点...

“这种蠢货,留着也是害人!”老吴氏可不同情蠢货,“咱忙咱的,别管她。”

石洞前的族人越来越多,全是劝赵广昌的,其他村民也加入进来,赵广昌彻底败下阵来,撂下句’他日我要飞黄腾达了诸位可别想巴结我‘就负气的跑了。

族里人闷头叹息,“大郎也是,咱们说这么多无非希望他别走,怎还怨上咱了?”

“咱问心无愧就好,走,继续干活...”

不是所有族人都清楚梨花的打算,不乏有人真心规劝赵广昌留下来的。

元氏的肚子越来越大,哪儿受得了颠簸劳碌?还有书砚媳妇有了身孕,小两口不可能跟他走的,也就说他要照顾儿女,伺候孕妇,累都会累死,谈何力气建功立业?

道理已说尽,怎么决定,就看赵广昌自己了。

赵广昌是半天都不想待了,行李已收好,就等石进喊启程。

树村的李家和唐家也急得很。

自打提出离开,村民们就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他们算是明白隐山村的人离村前为什么要放火烧村了,这样捧高踩低见风使舵的人,一根头发都不想留给他们。

石进安抚好众人,“山里雾大,容易迷路,我寻思着先让人出去探探路...”

在场的人,多是进山就没出去过的。

闻言,俱安静下来。

山英婆道,“十六郎曾和大壮去过永乐村,他知道路,让他带路就行。”

“哦?”石进看着面前皱纹横生的老妇,“十六郎还去过哪儿?”

“山脚,三娘舍不得山脚的地,叫族里人下过山。”

山英婆之前不想离开族里,儿子在外建功,她在家种地,将来团聚,有权又有田,多好啊,偏偏梨花要卖了十六郎,如此无情冷血,难保将来不会欺负她,思虑再三,她决定和十六郎一起投奔石家算了。

她素来就不懒,好好干,没准能让石家提携十六郎。

三娘善待李莹不就是看李解的面子吗?

李解能做到的事她还怕做不到?

她道,“十六郎还去过山脚的几个村子,去年刚进山那会,咱们什么都缺,三娘就让大家下山搜村...”

赵广昌为梨花厌弃,这种事轮不到他来。

石进扭头看了眼石全,后者赶紧扶山英婆坐下,“十六郎还去过哪儿?”

山英婆多聪明的人,立刻领会到石全的意思,“三娘主意大,益州城也去过,本来要叫十六郎同去的,我没答应。”

“她们怎么进益州城的?”

“过所吧。”山英婆急于讨好石家,自然知无不言,“在戎州时,三娘救了沈家人,沈家亲戚在衙门做官,给了三娘过所。”

“什么过所?”

“没见过,不过有那份过所,全族人都能进京。”

石进皱眉,他怎么不知道有那样的过所,山英婆不会吹牛吧?

他问赵广昌,“你见过过所长什么样吗?”

“没见过。”

过所的事他和石进说过,也让元氏去老太太屋里翻过,根本没有所谓的过所。

赵广昌怀疑梨花骗大家的。

石进也是这么想的,赵家捡了益州百姓的手实,有过所的话,大可以顶替那些人的身份混进城求衙门遣她们去乡下种地。

但梨花没有那么做。

要么没过所,要么益州不认。

他回到之前的话题,“她可说过益州城里的情况?”

山英婆和赵广昌摇头。

“罢了,你们先回去,明早咱就走。”

得到准话,山英婆和赵广昌俱松了口气,“那马...”

“十九娘既想要就给她一匹吧。”

这么多人,好好加以利用,石进并不认为自己吃亏了。

晚点,石进就牵着马去找梨花,顺便问她要卖身契。

山英婆回来就大张旗鼓的卖地,族里人都知她也要走,所以将她的卖身契也备好了。

寻常卖人,要去衙门过明路,现在衙门没了,就以梨花的签字为准。

梨花跟李解学过,会写自己的名字。

虽然歪歪扭扭的不好看,到底写出来了。

银货两讫,山英婆她们就跟族里没关系了,梨花立即让她们搬出去,给山英婆气得嘴歪眼斜,“三娘,做人别太过分!”

不就没把地卖给她吗?至于如此不近

人情?

梨花可不管她说什么,“不搬的话我就让人帮你!”

她已经跟守门的人说了,即日起,不给山英婆和赵广昌她们开门。

跟了外人,跟她们就不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梨花泾渭分明,一寸不让。

倒是跌跌撞撞跑来的十六郎拽山英婆,“娘,我不想下山。”

将来再风光,都比不过待在族里人身边踏实,而且这么大的事他娘也不和他商量,还是树村的人要他多保重他才知晓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