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第3/3页)
刘二察觉到了,觉得不应该,赵铁牛在左边,赵广从在右边,那些人绕过来的话,必然惊动他们。
想到赵广从,他迟疑,“他们会不会绑了二东家?”
赵铁牛嗓门大,若有异样,会大喊大叫,赵广从就不好说了,他怕死,为了活命出卖她们也是有可能的。
“我看看二东家去...”
刚拨开草丛,就见马车后涌出几个人。
他们举着刀,迅速围成个圆形往马车靠拢,为首的人体型健硕,看着有点像昨晚夜市上的人。
走近后,他拿刀撩起帘子,然后看了眼身边的同伴。
同伴会意,先低头看了眼车底,随即爬进车里。
刘二皱眉,“咱的吃食爬是保不住了。”
“马在就行。”车里就是些磨刀石之类的玩意,并没有吃食。
不过箩筐和背篓够他们翻一会儿,梨花不着急现身,直到听到熟悉的哨声,她才跟刘二说,“泥鳅他们来了,我把他们引到左边...”
“我去吧。”
每次遇到这种事都是梨花做诱饵,刘二好怕哪次真就出事了。
“我小,对他们没什么威胁...”说着,梨花慢慢站起,可不等她出声,斜前方突然传来咒骂。
很快,男人们骂骂咧咧的追了上去。
刘二瞧见了,“车里还有个人没出来,肯定在吃东西。”
这么久,车里的肉多半没了,刘二后悔,“应该把箩筐挑出来的。”
话音未落,车帘骤然掀开,一个男人跳下车,急匆匆往后边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格外漫长,风越来越大,直接吹倒了路边的一株大树,看不到发生了什么,刘二渐渐焦灼,“不知道怎么样了...”
“他们不过五人,想要对付九个大人肯定吃力,再等等吧。”
眼瞅着天渐渐黑下,远处终于传来了赵铁牛的声音,“三娘,没事了。”
“刘二叔,二伯胆子小,你去看看他,我先回车里...”
借这机会,她可以把肉顺利的收入囊中,眼下把粮种油面放回车里就行,她甩甩衣服上的手,在他们回来前把东西放回去。
她故意摆放凌乱,造成翻过的样子。
不多时,赵铁牛回来了,他扶着雨顺,焦急地喊梨花,“三娘,把我的衣服拿来给雨顺换上...”
梨花撩开帘子,就见几个人赤着上身,身上的肌肤透着不自然的红肿。
几乎快要盖住那些淤青的旧伤。
赵铁牛扶他们上车,“他们往衣服上涂了毒药汁,自己也中毒了,雨顺,阿文,驼子身上挨了刀...”
梨花注意到雨顺的胳膊在流血,她侧身让他们上车,“车里有药膏,铁牛叔你给他们涂上,我去后面的车瞧瞧。”
赵铁牛亲眼看到他们怎么杀死那九人的。
说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不为过。
他和梨花说,“每个人都遭我拧了脖子,绝无活口,你让刘二把他们的衣服和蓑衣扒了...”
“好。”
刘二和赵广从已经往血腥味的草丛去了,梨花爬到他们的车里。
车子里有个炭盆,炭盆上挂着烧水的炉子,旁边是铁质的箱子,箱子上摆着几个喝水的青铜鼎。
她拿走鼎打开箱,见里头全是铁制的链子。
估计想捉活她们回黑市卖,链子上有锁,锁孔里还插着钥匙。
她把箱子推到坐凳下,将车窗打开透气。
没多久,刘二抱着几身衣服过来,“要烧毁尸体吗?”
“不用,把他们的脸戳烂,丢到远点的山里就行。”梨花说,“衣服给泥鳅他们拿去...”
梨花回到车里时,泥鳅他们已经换上了干爽的衣服,箩筐也重新堆好。
刚杀了人,他们身子抖得厉害,梨花说,“他们的蓑衣,水囊,钱袋都给你们,我会再给你们半个月的食物...”
以为梨花要抛下他们,他们又红了眼眶。
赵铁牛也急了,“三娘...”
“我们要去趟难民村,带着你们不方便,待会我让刘二叔把马车卸了,你们牵着马,沿西北方走,走到那座满是参天大树的山上等我...”
赵铁牛皱眉,“好几座山上的树都高大得很。”
“那座山上有扎手的果实...”
赵铁牛如醍醐灌顶,“一直朝西北方走,差不多三百里就是了...”
泥鳅应下,“好。”
梨花也没和他们多说,分开时,梨花给他们装了两瓶药,还有煮水的炉子,“不是每座山都有雨,你们找些柴火烧水,尽量喝煮沸的水...”
已经好久没见人关心自己了,雨顺偷偷擦眼泪,“三娘子,你真的会来吗?”
“会。”
赵铁牛和赵广从也点头。
那座山离他们的村子也就二十几里了,赵铁牛提醒,“不认识的野菜和果子别吃...”
天色渐黑,梨花腾了两个箩筐给他们装行李,然后用绳子拴着挂在马的两侧,单独给他们两个火折子,“筐里有灯烛,等看不见路了再点燃。”
“好。”
他们走进草丛,忽然,齐齐回眸朝梨花挥手,“三娘子,你一定要来啊。”
“知道了。”
梨花也准备回难民村了,和刘二道,“咱们也走吧。”
“三娘为何不让他们在牛家村对面的山背后等我们?”赵广从给车前挂上灯笼,一脸疑惑。
梨花没回答他。
难民们需要地方安置,这个地方不能离村子太近,但也不能太远,那座山的树干粗壮,适合搭树屋。
泥鳅他们先去,可以熟悉附近的地形。
将来难民们进山,他们能接应难民。
这样一来,难民有了主心骨不至于茫然无措,那建新村就会积极。
没错,她想建一个新村子,收留那些身陷黑暗仍然想活下去的戎州人。
朝廷视她们为弃子为草芥又如何,只要山里还有一坯土,一滴露,她们就能种出粮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