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赵大壮不好战,更不想招惹岭南人。

在他看来,偏安一隅已足矣。

梨花看他露出忧色,解释道,“打不打得过,李解会自己判断的。”

赵大壮仍有困惑,“三娘怎么突然想对付岭南人?”

峡谷那边还有大片未开垦的地,让益州兵去开荒不好吗?

梨花抬眉,眼眸清澈坚定,“岭南造反,攻陷戎州前已经跟附近几州达成了共识,咱们老百姓不懂,只能任他们玩弄压迫...”

她顿了顿,“山里消息闭塞,长久下去,咱们恐怕又会沦为他们权势交易的棋子。”

戎州遍野的死尸不就是这样造成的吗?

她看着赵大壮,“堂伯,我希望他日我们再逃荒时,知道往哪儿走能活命,而不是像去年那般满怀期待的奔向益州最后却差点遭到驱逐...”

所以,她要了解其他几州的动向。

回想起去年遇到益州兵时的惊慌恐惧,赵大壮愣了许久。

赵申没什么阅历,见赵大壮沉默,也安静下来。

片刻,赵大壮低低叹气,“是堂伯目光短浅了,山里虽太平,始终抵御不了千军万马,只守着这片山谷,迟早会失了警惕之心...”

山里安宁,竟让他忘了戎州的真相。

百姓在官府眼里贱如蝼蚁,蝼蚁想偷生,唯有先养精蓄锐壮大势力。

他说,“李解他们人手够不够?等稻谷脱粒舂成米,我带人去戎州接应他。”

“戎州具体的情形还不知,堂伯,你操心村里的事儿就好,甭管乱成什么样,粮食才是咱活命的关键。”

说着,她想起那对互看不爽的李家兄弟两,“李家兄弟在哪儿?”

“南边竹林里,他两天天吵,族里人嫌烦,就在南边给他们搭了个竹棚。”提到兄弟两,赵大壮眉头稍稍舒展,“前两天动作笨拙,手被烫了好几个疤,这两天好像摸着门道了。”

兄弟两都不会打铁,梨花就让他们学。

依葫芦画瓢也能学会。

梨花挑眉,“哦?他们这两日打出武器来了?”

“那倒没有,我让你三壮叔给他们了几块烂铁,他们烧融锤打,打成了一块完整的铁。”

融铁需要高温,李家兄弟自己造了个铁炉,时时都生着火的。

赵大壮说,“铁的形状有点奇特,你四爷爷看了后说能做铁锅用。”

梨花诧异,“铁锅?”

“咱之前不是在锄头上烤肉煎饼吗?铁器加热快,烧铁锅的话可能会更省柴火。”赵大壮也是听老头子说了几句,不曾试验过,而且老头子素来心软,这些话保不齐是安慰李家兄弟的。

毕竟,堂堂铁匠人家出身,忙活多日竟只炼出了一块布料大的贴片。

丢人现眼的。

如果赵铁牛在场,肯定会这么奚落李家兄弟的。

梨花感兴趣,“那往后煮饭岂不会容易些?”

“还得试试才知道。”

梨花兴致勃勃,“那咱们待会试试?”

“行啊。”

于是,将梨花要带的东西装上推车,接着就去李家兄弟的住处。

竹篷简陋,老远就听到嘭嘭嘭锤打铁器的声响了。

走近后,就见李大郎站在铁制的圆盘前,圆盘上铺着烧红的铁,一手握着铁制的钳子,一手握着铁锤,一下两下的锤向滚烫的铁。

铁花四溅,像小小的萤火,转瞬就不见了。

李二郎弯着腰,往圆盘底下塞炭火。

赵大壮喊了两声,兄弟两齐齐转过身来。

看到梨花,兄弟两没绷住,眼睛唰的一下就红了,“小娘子,你说只要我们为你锻造尖锐的武器你就给我们工钱放我们走的。”

谷里的这些人太野蛮了,他们害怕。

梨花说,“我不会反悔的,每个月五百钱,你们记着就行。”

担心兄弟两乱跑,脚上仍拴着铁链子的。

李大郎说,“我们差不多快成功了。”

先弄清楚怎么融铁打铁,然后

再根据图纸打武器就行了,在西陵县,阿耶就是这么做的。

梨花促狭,“是吗?”

“当然。”李二郎拍了拍手上的灰,骄傲道,“我们已经打了好几块铁片,等你四爷爷把图纸拿来我们就能开始了。”

怕梨花不信,他急忙去角落拖着箩筐出来,“你瞧...”

箩筐里是有四五块凳子长宽的铁片,但表面坑坑洼洼的,不还是烂铁吗?

她偏头,不解的望向赵大壮,后者弯腰捡起块铁,“这是门环打的,算不错了。”

梨花不知道兄弟两刚开始打出来的铁片是怎么样的,问他们,“你们什么武器都打得出来吗?”

在荆州,她在村长家的库房搜到了几十支弓弩,差人送给她阿耶试试,前几天,村里人的说阿耶夸弓弩好用,只要瞄得准,威力比弹弓还强。

因此她想打些弩箭。

见兄弟两信心满满,她有点怀疑。

沉思间,赵大壮从箩筐最底下拿了块中间凹四周凸的铁片出来。

形状有点像釜,但比釜要浅,赵大壮说,“就是这个玩意了。”

族里的釜和甑子是陶制的,鑊是有石头和铁制的,但又厚又沉,煮饭烧水要花很长时间,这也是大家喜欢锄头烤肉的缘故,锄头扁平,肉翻面容易,而且熟得快。

赵大壮带了釜,鑊和铜鼎,这两样架在地上就能用,铁锅的话得找石头堆灶。

赵申立即去办。

很快,三者就并排放好了,往里添同样的水,同时生火。

别说,铁锅里的水都沸腾了,石鑊里的水也只是有点热而已,铜鼎和釜里的水有些烫。

赵大壮嘴上说,实则没亲眼见过,这会看铁锅里的水这么快就沸腾了,黝黑的脸浮起几丝惊喜来,“三娘,烧铁锅还真的更省柴火。”

赵申也啧啧称奇,问梨花,“我能拿去峡谷烧不?”

峡谷现在不缺柴火了,就是妇人多,聊家常跟逛集市没什么两样,太吵了。

梨花说,“行啊。”

这个弄出来,村里村外都节省的柴火可不少。

就是有个问题,她说,“生锈了怎么办?”

锄头刀具生锈了,去磨刀石上磨几下就好了,这个铁锅怎么磨?

赵大壮想了想,“拿草蘸灰搓洗吧。”

沾了油腥的碗不容易洗干净,族里人就是用灰搓的。

李家兄弟不知道她们怎么对铁锅感兴趣,在荆州,有钱的人家家里是烧铁锅的,害怕官府查问,私下找他阿耶打的锅。

不过整个西陵县也就十来户人家而已。

他问梨花,“你们想要铁锅?”

这玩意容易得很,铁烧红后,使劲锤中间部位就成。

“嗯,在四爷爷画出图纸前,你们就打铁锅,越多越好。”族里自己要用外,树村,隐山村,富水村,望乡村的村民也需要,等她去安福镇,再给赵铁牛他们带一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