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赵青山的官话夹着浓浓的戎州口音,一听就听出来了。
人牙子他们刻意忽略不提,那是真心想追随梨花过日子,兵荒马乱的,囤些戎州兵怎么了?王都还有戎州的读书人呢,人牙子反驳,“戎州人怎么了?戎州人不偷不抢,比这你种猪狗不如的畜生强多了...”
不料他敢骂自己,男人狰狞的呲牙,举起手中扁担就要扑上前打人牙子。
赵青山和赵二壮离他们更近,两人怒吼一声就迎了上去。
经过数月的练习,他们不再是毫无章法的打人了,两人出手有快又狠,长刀直接朝男人的胸口砍去,一下不中,立马砍第二下。
出招迅速,换招迅猛,几下就把领头人砍伤在地。
有人嚷起来,“戎州兵,他们是戎州兵。”
戎州难民是没这种无异的。
刚刚还想杀两个人儆猴的人慌了,掉头就想跑,谁知小路上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个人,他手里捏着把锋利的匕首,五官冷硬,眼里满是杀气。
人牙子他们也瞧见一人拦着多人的李解了,无异于信心大增,“来了就别想跑!”
他振臂一呼,大家伙彻底不怕了,四面八方把人围起来。
当然,有人不信邪,试图杀了李解逃命,然而还没沾到李解的衣角就被李解一刀抹了脖子。
鲜血四溅,他眼睛都没眨一下,“谁敢跑,杀无赦。”
闯进来的人慌了,不由得向李解求饶,“郎君饶命,我们追兔子来这儿,并非故意滋事。”
李解伸着手,手里的匕首滴答滴答的流着血。
胆小的人怂了,屈膝就给李解跪了下去,指着被赵青山砍伤的领头人道,“是雷大的意思,发现这儿有人,他就想趁机讹一笔,跟我们无关啊。”
李解置之不理,问梨花,“怎么处置?”
“他们既有扁担,定是挑着箩筐出来的,先把他们绑了,然后沿着小路找他们的箩筐...”
人这下彻底慌了,“没,我们没拿箩筐。”
梨花可不信,喊赵青山,“堂伯,找绳子把他们的手脚绑好,往后村里的脏活累活就给他们做。”
这不是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跪着的妇人眼一横,爬起想往李解左边的位置跑过去,然而她刚起身,一把鲜血淋漓的匕首就架在了脖子上,“要么死要么做俘虏,选吧。”
说话间,村民们已经围了上来,妇人跌坐回去,仰天大哭,“三郎啊,娘回不去了,往后你可怎么办呀?”
她偷偷睁眼瞅李解的表情,继续悲痛大哭,“娘鬼迷心窍啊,以为去戎州城能挖点钱给你买两升粗面蒸馍馍,老天不开眼,叫娘落在歹人手里啊。”
在场有孩子的妇人听不得这话。
然而不等她们求情,就见无动于衷的李解说道,“你既有孩子,就该知道为人母何等不易,那为什么要把大家置于死地?城里活不下去了,大家
不得已来村里开荒,你们威胁大家拿钱拿粮,可想过那些孩子?”
他的目光眺向远处地里抱茅草的人。
妇人们茅塞顿开,“好你一个歹妇,失势就知道借我们的同情保命了,方才干什么去了啊?”
庞大娘说,“李郎君,这种人老身见得多了,真放了她,回城就会添油加醋的乱说一通,没准还会纠结人手回来报复咱们。”
其他人连连点头,“像小娘子说的,留着她们为村里干活。”
见哭诉无用,妇人五官扭曲起来,“死婆子,他日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的!”
庞大娘心头一紧,却也没有退缩,“以你害人性命的手段,做鬼也是孤魂野鬼,我惧你作甚!”
赵青山他们绑人很有一套。
很快,十人就被绑住了手脚,他问梨花,“死尸怎么办?”
“丢到两里外的小路上,看看以后谁还敢来。”梨花回。
赵青山又问,“他们呢?”
“拖去背茅草,谁要偷懒或耍心机就给我打。”梨花从不对敌人仁慈,还说,“搜搜他们身上是否有户籍牌,完了回城看看他们家中还有什么人...”
说着,刚刚不服气的妇人顿时焉了,急切道,“我...我会乖乖做事,别搜我的身。”
梨花睨她一眼,喊庞大娘,“把她的户籍牌拿了。”
妇人蜷缩在地,死死捂住胸口。
庞大娘的力气不如她,耐不住有帮手,很快就把益州官府发的户籍牌递给梨花,说道,“她家中果然还有人。”
梨花收起,警告地上的妇人,“老实点,否则我把他们全杀了。”
拖死尸的事,梨花喊了李姓和于姓的几位娘子去办。
几人心头犯恶,却不敢拒绝,只是心里害怕,每个人都多带了两个人。
在那之前,赵青山把死人扒得光溜溜的,只摘了几片叶子盖在他们关键部位,并和李娘子说,“拖走吧。”
李娘子她们虽然经历过动荡凌乱,但何时见过这种阵仗。
“会不会...会不会不妥?”
“天冷了,这些衣服洗干净裁了能给孩子们做被子。”
李娘子她们不吱声了,不过走出去几米后,不知谁干呕了声,随即响起此起彼伏的干呕声。
李解粗声粗气的喊,“丢完尸体,记得找找附近是否有箩筐。”
他把搜出来的户籍牌给梨花。
总共十三张户籍牌,其中九户在一条街上,梨花说,“带他们干活去吧。”
户籍牌是身份凭证,没有这个,进城特别麻烦,而且要是碰到恶吏,没准还会被当成奸细关押起来。
绑了手脚的人认命的跟着走了。
李解问梨花,“咱要不要去趟益州城?”
“不急。”梨花把户籍牌装进布袋,“等衙门发燕菜时,让山里人冒充去领了燕菜回来。”
“他们的家人要是出城找他们怎么办?”
“我看过户籍牌了,家里都是些老人小孩,不会出城寻亲的,顶多就是去官府报失踪,待衙门的人核查这些人的去向,知道他们去了戎州城,你说他们会管吗?”
人要是在城里丢的,衙门肯定会搜查,然而在城郊...
益州兵不可能冒风险寻找十几个百姓的。
李解说起另外一件事,“你天天喊堂伯,庞大娘她们恐怕早就怀疑你的身份了。”
“无妨。”梨花说,“她们是聪明人,不会乱来的。”
何况她的口音跟赵青山天差地别,她姓李,赵青山姓赵,摆明了不是亲堂伯,以庞大娘她们的敏感和焦虑,多半以为赵青山是她的远房表亲。
别说,梨花还真猜中了,庞大娘和人牙子都这么认为的。
两人跟大户人家打交道的次数更多,知道大户人家最讲究规矩礼数,赵青山估计是梨花表姐家的亲戚,梨花跟着表姐称呼赵青山为堂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