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3/6页)

就这点事!

“只有你的血,能洗去他的耻辱了。”王雪娇摆摆手,“押下去吧。”

·

·

李大公子得知垣坑部已经被突破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反抗机会,他转身向山间逃蹿,不想天黑路滑,他失脚从悬崖上摔下去,等发现的时候,尸体都被野兽咬得七零八落。

坤沙只知道自己的手下造反了,他一路逃亡,被堵在民房中,他的糖尿病犯了,想打一针胰岛素,打完以后病情反而加重。

面对围过来的政府军和与他早有旧怨的包将军部队,他想也不想,扑向政府军,高呼“我投降!”

·

·

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金三角的势力在五天之内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排名第一的坤沙部没了。

排名第二的李部没了。

李部的忠实走狗垣坑部没了。

联军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罗亚星、杨树云、苏吴昆、吞牟罗、暹蓝凤……他们曾经是割据一方的霸主,是拥有自己注册商标的毒枭。

以前,就算是包幼安想一口气把他们吞掉,都十分吃力,更别提其他的割据势力了。

但是,有了政府军的支持,这一切就不是问题了。

罗亚星被抓的时候尤为迷茫,他以为起码有一万人来攻打自己,结果,加在一起就三十几个。

三十几个人搞出了漫山遍野的动静,把罗亚星的手下吓得飞快丧失斗志,只想赶紧束手就擒,免得投降迟了,脑袋搬家。

那三十几个人互相交流都说中文,罗亚星坚信这是包幼安派来的,毕竟包幼安亲中是整个金三角皆知的事情。

上午,缅甸政府发言人发表讲话:中缅两国自古以来便是友好邻邦……未来两国友谊将更进一步……热烈欢迎中石油在缅甸投资,共同发展,携手进步,缅方将积极配合油气管道的勘测与建设工作……

在路上的徐辉、张平和马明三人感受到自己的待遇如火箭般提升。

从一入境被人抢得只剩下裤衩,到勘测的时候没人打扰,再到现在每到一个休息的地方,都有人接、安排食宿。

第二天要走再给吃的、喝的,客客气气送出去,还跟他们说如果需要打杂的人手,尽管开口。

偶尔路上还会遇到一些看起来就不像好人的人,他们先是小心靠近,然后,等看清他们车牌时,这些人就四散离开,或是假装眺望远方的风景……

他们只知道军政府那边是同意合作了,但是一般来说,最多没人打扰,不干涉,不阻拦,怎么会这么体贴周到的服务。

他们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是:别人敬献给余小姐的男宠。

余小姐的男宠从来不是只靠在床上争宠的,余小姐不养闲人。

所以,余小姐让他们出来,完成重要工作,等事办完了,他们仨就能得到余小姐的重用。

讨好他们,让他们帮忙吹吹枕头风。

就算不吹枕头风,至少余小姐不能因为自己这边怠慢了她的男宠,而一怒……

余小姐是什么人啊!

据垣坑部逃出来的散兵游勇说,他们当时就是正常的搜身,没想到,余梦雪说这是对她的男宠不敬,联合包将军、波叔、政府军,悍然发动大规模攻击。

惹不起,惹不起……

·

·

权力厌恶真空,把地盘原来的主人赶走了以后,就该研究谁拿哪一块地,并快速接管。

按照传统路数,王雪娇应该不参与分赃,而是乖乖退让,让两个男人分,让男人征服世界,她再通过征服男人,来假装自己已经把世界征服了。

对于这种习惯性失权者的自我安慰,王雪娇一向不屑一顾。

她坚守奥卡姆剃刀原则: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自己能控得住供应商和销售网点,要什么中间商。

今日参会人员:王雪娇、包幼安、波叔,以及三位翻译。

包幼安身边的翻译是一个女人,颇有一些年纪,但气质不错,王雪娇甚至疑心她是苏嫣然的妈。

正经人不会没事对别人带的翻译或秘书评头论足,但是王雪娇不正经。

她冲着包将军一笑:“将军雅望非常,然身旁翻译官,此乃英雄也。”

包将军没听过这句话,也没领悟这句话的意思,从字面意思猜测是指身旁的女翻译有气质。

他不以为意,只是随便客气了两句。

女翻译多看了王雪娇两眼,神色复杂。

会谈正式开始,王雪娇毫不客气地把垣坑的地盘全要了:“连接的道路都是我派人修的,好不容易修好了,也该享受享受啦。”

李大公子的地盘更是应该给她,王雪娇理直气壮:“本来我就是李将军的继承人,是李大公子违背李将军的遗嘱,将我赶出门去,现在我只是连本带利的讨回来。”

坤沙的地盘比这两个人的地盘加在一起都要大,王雪娇果断表示放弃对坤沙地盘的主张权。

看起来大而已,太远了,而且紧贴着政府军的地盘,迟早有一天要跟政府军打起来。

这一点包将军和波叔也都知道,但是他们没有与王雪娇争,王雪娇经常不在,她答应对包将军和波叔开放合作贸易,边界不设关卡……

她拿出的条件非常诱人,细节都非常齐全,让包将军和波叔认为她是认真考虑过做出的决策。

其实那是王雪娇把记忆里的《欧洲联盟条约》给扒了出来,请上级过目审批之后,才拿出来给这两位看。

欧盟在明年的十一月才会宣布成立,王雪娇列出来的这些条约就连上级领导都没见过。

就连领导们的想法都与包幼安和波叔一样,觉得她是个天才。

除了为她的汇报又熬夜加班开会,烦恼到底应不应该搞地盘、如果不搞地盘应该如何合理的让渡权力、如何保障接手人的想法符合中国利益以及等等几十个议题之外……领导们对王雪娇没有任何不满。

她不仅只是请示,她在请示的同时,把草拟的协议内容都交出来了。

一个人,一支笔,这么短时间就能拿出一份如此周全的协议出来,绝对是奇迹。

甚至连如何拿下垣坑的战略战术都是王雪娇自己想的,她还想了两个,一个是“石牛粪金”策略,一个是“假道伐虢”策略,最终选定了第一种。

就连军事专家都说大方向非常合理,没有任何问题。

只不过决策层面没有问题,不代表操作层面没有问题。

就金三角那些人的业务素质,实在让人不放心,所以才会有两位“路桥建设专家”亲临项目现场,对道路施工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