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王雪娇最初的梦想是去塔什库尔干边境线之外的小城里守着。
塔什库尔干,看起来就小小一个县,其实对接了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不过在收到几份情报后,她修改了这个计划。
虽然中塔边境直到2025年都是虚线,没有确定边境,看起来跑路好像会比较容易,其实……会变成虚线都是有原因的。
中塔边境在帕米尔高原上,地形非常复杂难行,唯一的卡拉苏口岸一年也就开六个月。
除了去修圣衣的,一般人不会选择在封山期间过境,包括毒贩子,人命不值钱,货值钱。
更何况塔吉克斯坦,从今年年初开始,就在内战,打得乱七八糟,毒贩子也不想在过路的时候莫名其妙挨一枪子儿,想找人报仇都不知道找谁。
至于阿富汗,那就更不用担心了,接壤的地方只有一个小小的“瓦罕走廊”,那里大雪封山的时间长达九个月,一年只有六、七、八,一共三个月能走。
能走的三个月,路况也非常糟糕,司机宁愿绕行八百公里,也不愿意走瓦罕走廊,除非加钱!
阿富汗积极的想通过这条道与中国搞贸易,还自己修起了路,希望中国这边也跟着干点什么。
中国看了看阿富汗境内整天炸来炸去,袭击来袭击去,并不想开启这条通道,而选择看不见、听不见,不回答。
大多数走货量大的毒贩子,会选择巴基斯坦,虽然中巴之间的红其拉甫口岸现在也是季节性口岸,每年四月一号到十一月底才开放,好歹安全一点。
秋冬季节就不好办了,所以,这边的人出去培训,都是春夏出,培训两三个月就回来。
“金新月”的产品,在中国的销量也远不如“金三角”,大自然限制了发挥,他们转头向西,主攻欧美市场,颇有当年跟汉帝国打架打不过,只得转头变成上帝之鞭的意思。
王雪娇看着情报,一脸嫌弃:“不是说下火狱都不怕吗?他们连冬天爬帕米尔高原都做不到,还当什么毒贩子!真没出息。要是遇上雪崩冰崩,踩上冰裂缝不仅不死,还能把货运到,不正好能证明他们是天选圣战士吗?”
张英山在旁边认真研究房屋租赁的消息,冷不丁地接了一句:“可能他们怕热不怕冷,下火狱才能证明他们的真诚,爬帕米尔高原太没有挑战性,会被同行耻笑。”
王雪娇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对于短暂居住的人来说,印巴两国最大的区别是饮食区别:印度人不吃牛(好吃的牛);巴基斯坦人不吃猪(所有的猪);还有一堆人只吃素。
不过其实这点区别并不严重。
由于南亚大陆——并不特指某一个国家,而是所有的南亚国家——都有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所以大多数旅行者最安全补充动物蛋白的途径是吃带壳的水煮鸡蛋。
去掉与人类内部菌群相关的食品卫全问题之外,还有人类外观上,物理意义的安全问题。
印巴关系就没有好过。
因为巴基斯坦是因为宗教原因,满怀怨恨从印度离开的,然后还被分成了东巴和西巴,巴基斯坦认定印度人是分裂的原凶。
从此,西巴从两大含义:骂人和地理名词。
变成了仅用于骂人。
西八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原来的东巴基斯坦,正式变成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啊~西巴,这能忍?
本来就有仇,这下更是仇深似海了。
七十年代的时候,巴基斯坦首都还是在海边的卡拉奇,后来他们突然决定天子守国门,把首都搬到了距离克什米尔地区仅有八十公里的伊斯兰堡。
地图上在伊斯兰堡的旁边,有一条红色的虚线,它的名字,叫做“印巴停火线”,同样的线在以色列和它的邻居们那里也有一圈。
八十公里,感觉就印度炮弹的那个质量,只知起点,不知落点的,万一炮打出去,随便瞎飞飞,可能就会落到自己头上。
王雪娇一琢磨:“咱们在美国大使馆旁边找个最贵的房子。”
“美国大使馆?”
“是啊,现在要是印度人敢轰美国大使馆,那我得第一时间冲出去拍几张照片。要是轰不着,找他们也方便。
我都已经收了美国这么多钱了,万一我还需要他们帮助,他们不得继续帮我吗?不然我要是死了,或是投共了,他们不是亏了吗?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得拉我一把。
我这也是方便他们,省得给我钱的时候,还得走好远。”
王雪娇的意思是要物尽其用,住在ATM机旁边,需要的时候,拿着锤子砸两下,让ATM机自己掉钱出来。
张英山笑着点点头,指了一个正在整栋招租的楼:“这个怎么样?”
王雪娇先看了一眼平方米数,可以,能塞得下她的三百保镖。
再看一眼价格,跟她所在时代相比,购买价格就跟十八线山区小城市的一样,还自带电灯家具,号称拎包入住。
看照片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王雪娇决定亲自去看看。
卖房子的是屋主的代理人。
这栋楼以前是一位大人物的旧宅,后来这位大人物跑路到美国去了,当时以为还会回来,现在此人已死,留的遗言是希望这栋房子归他的后代们共同拥有。
但他的后代们已经是美国国籍,并且适应了在美国的生活,完全不可能再回来,于是决定索性卖了,变成现金,大家平分。
就算有一天要回来,也可以住别的地方。
别看这房子大,万一哪天两家人都要在一个日子回来,为了争谁家有资格睡主卧都能先干一架。
美国大使馆就在隔壁不远的街区,其实中国大使馆也在那条街。
不过余梦雪这个拿着中情局经费的金三角特区人士,跟中国大使馆有什么关系,完全没把它当回事。
房子的外观很有中东的风清,方方正正的外立面,头顶圆顶,瘦瘦长长的大拱门。
正门特别沉,是铁艺镂空雕花门配金色的玻璃,王雪娇一抬头,脑袋顶上还吊着十几个错落的灯笼式的吊灯,灯在风中摇晃。
进门的地方是一个长长走廊,简直亮瞎眼,大理石地面像镜子一样反射着头顶的吊灯。
那走廊颇有凡尔赛宫镜廊的气质,两边摆着花花草草。
走过镜廊,眼前大得好像酒店的大堂,正中间是一个喷水池,周围是拱形门,以及沙发。
王雪娇看着砌成花瓣形的喷水池,就想起那摊开双手,从掌心喷水的秦始皇……
与那个相比,这个喷水池是多么的朴素。
王雪娇压低声音,对张英山说:“这里像不像绿藤那个大批发市场的北楼?就是卖灯具的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