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人生就是如此的奇妙,有的地方,看起来人很少,其实谁都动不得,每个人身上都背着好几个人的工作量。

有些地方,看起来人很多,其实整理整理,砍掉很多都不要紧。

比如韦州镇派出所,石生本以为少了这么多人,天都要塌了。

然而,五个增援同志一到,他就发现自己可以过上与以前一般无二的生活。

他是下面村子的村安保主任推荐上来的,他觉得自己是因为急公好义,得到推荐重用,其实就是关系户,只不过他是一个善良,愿意做事的关系户。

以前派出所里常年能见到的活人是十五六个人,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会突然冒出二十多个,但其实整个组织架构的名单上有四十多个人。

另外几十个幽灵选手,各有天赋,平均年龄不超过十岁,据说年纪最小的刚出生,爹妈给他办出生证的时候,就顺便帮他入职了。

负责登记的人大笔一挥,宣布他十六岁。

公安部下达的要求是统一的,但是具体操作起来的差距,就像毒贩子和种土豆的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那么大。

发达的大城市被层层监管,比较讲规矩。

小地方,浪到飞起,像刚出生的婴儿就报十六岁这种操作毫无压力,人家连打印机都没有,一切手写,也没有上级来检查,想干嘛就干嘛。

一个人出生证、身份证、结婚证拥有三个不同的生日完全没有问题,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年龄,忽大忽小。

“他这么大,你说他是拔岁!!!”这种操作算什么,太正常了。

那些神妙长寿村的人就算六十岁报成一百岁,谁又能说什么。

就是要这个虚岁十六岁,实则刚出生的孩子来领工资实在有点难度,他们都是去所长家领的。

平时这十五六个人也很闲,治安环境差的地方,这么多个警察是有意义的,哪怕他们什么都不干,就穿着警服拿着枪,往打群架的地方一站,那震慑效果比只来一两个人强多了。

问题是,韦州镇上挺太平的,乡贤周家在镇上,谁敢在周家的地盘上打群架?最多处理处理邻居对喷、偷鸡摸狗、男女偷情……这种小事一般由长辈出面调停,也就完事了,根本不至于到警察局。

一个石生加五个支援的同志对付外面的事情,三个人坐镇在派出所里接待群众,三个人在外巡逻、出警,是够的。

不过他们都是外勤,有些文书、归档的事情,这五位市局的同志还不如在绿藤市局混了几天的王雪娇清楚,她不清楚的事情,还有贤内助张英山知道。

王雪娇这几天把派出所的档案都检查了一遍,把家里有人因为贩毒被枪毙、被判长期坐牢的家庭翻出来,再去实地走访,看看她们的生活,听听她们的心声。

从谈话中,可以听出这些遗孀们到底是痛恨毒品毁了她家,还是痛恨抓了她们掌柜的警察。

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之后,王雪娇将情况汇报给冯老。

不管是说服教育,还是威吓教训,都不是她现阶段的任务。

冯老也不想她介入这项工作。

他不是怕王雪娇在劝说的时候暴露身份,是怕她为了搜寻“贩毒不好,会家破人亡”的案例的时候,会为寻找新鲜案例,而现杀几个助助兴……

虽说毒贩子死有余辜,但是真要把韦州镇变成一个纯地名,那还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种平叛级别的操作,应该由部队操作,而不是卧底。

虽然她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不过那不是在金三角就是在金新月,做为特情人员,多一点操作空间也不是不行。

王雪娇挺认真地向他汇报自己成为韦州镇派出所临时工的时候,冯老有些惊讶:“你那个大地母神的玩具都卖到金新月了,你现在为了一个派出所的临时工的岗位这么郑重的跟我汇报?”

正常人都会觉得还是“大地母神”更需要向组织汇报吧?

王雪娇扭扭捏捏地说:“我怕曾局知道了以后,会误会……”

冯老:“……你还挺关心他!”

“对呀,他一直对我都挺好的,从来不卡报销,不管外面传我什么,他都特别心平气和,比我妈还冷静。”

冯老:“……哦……”

挂了电话,冯老对绿藤市局那个五十岁的小年轻越发刮目相看,不愧是老徐的徒弟,自己第一次替木思槿收拾烂摊子的时候,觉得天塌地陷,王雪娇算是曾云祥带的第一个“木思槿”吧,他怎么这么冷静……嗯……不对,绿藤局还有一个钱刚,是被监察组讯问过两次的人……听说那个张英山以前也很邪门,他把全局所有人都视为假想敌,连曾云祥都被他跟踪调查过。

冯老认为自己找到了曾云祥冷静从容的原因:见多识广!不仅数量多,品种也丰富。

他带过这么多下属,没有一个敢跟踪调查他的。

而张英山跟了王雪娇之后,就再也没有什么出格事迹,可见王雪娇能力很强,连敢倒反天罡的张英山都不敢在她面前造次,曾云祥对待王雪娇的心态不一样,说不定曾云祥还鼓励她这么敢想敢干呢。

现在绿藤市不就没有涉毒的案件了嘛,虽然不方便上报请功,但也省了很多麻烦。

毕竟毒贩子大多是亡命徒,公安人员的命也是命,与其给家属送一等功勋章加骨灰盒,还不如每天平平淡淡的处理宣称自己是全市老大的醉鬼。

冯老念头通达了,整个人都清澈了,哎,六十二岁没有人家五十岁的人经历的事情多,心态不够放松也很正常嘛~~活到老,学到老~

·

·

张英山和帖木尔也没闲着,他们最近在周大的家里,给一群人答疑解惑。

在韦州镇旁边的预旺镇,以前交通不便,所以当下马关镇都已经被处理成寡妇村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加入贩毒大业之中。

现在不一样了,省里为了扶贫方便,在茫茫戈壁上修了一条新路,把下马关镇、韦州镇、预旺镇连在了一起。

扶贫没看到结果,拉帮结伙去贩毒倒确实方便了。

他们最服的是周大,毒贩子最怕被警察抓。

周大,被几百个警察围剿都没事,这是什么实力与运气并存的神人啊。

于是三镇的毒贩子们同气连枝,勾搭在一起,以韦州镇为中心,以周大为“商队”领袖,开展贩毒事业。

去年他们跟周大走了几趟,有一半人没被抓住咧!

那些人都挣得盆满钵满,待荣归故里之后,这些人家摆酒设宴,流水席三天起步。

没去的人都跟着吃了个肚子滚圆。

镇子里只围观没参与的人,个个羡慕的双眼冒红光,立志今年过完年马上跟着周大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