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第3/6页)
她这是在告知组织一声,这些东西我拿了啊~我要用啦~到时候审查组别来问我了啊~
组织只需要同意,或者不同意,不需要额外调用人力和物资。
领导们再一次团团围坐在一起,看到王雪娇的要求,也都皱起眉头:“她这是想干什么?”
“我怎么记得,给她安排的任务是抓住周大?什么时候扩大到这个程度了?怎么没汇报?”
冯老闭了闭眼睛,王雪娇给他的前三版计划,都是“为了让周大信任我”“为了让周大依赖我”,最后一个计划是“为了让周大众叛亲离”。
就……从汇报的内容来看,确实都是为了抓住周大。
就是……似乎哪里不对。
有一种为了杀一个人,炸了整个星球的美感。
……就问杀没杀吧……
王雪娇等来了冯老的批复:原则上同意。
王雪娇撇撇嘴:“切,都这么熟了,还原则上同意,多写三个字会怎么样嘛!”
张英山笑道:“不一样的。原则上同意,是一种模糊的状态。在大的方向和框架上是同意的,细节还需要考虑和斟酌。”
“还要考虑什么?他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没有当过公务员的王雪娇内心一片空茫。
张英山笑着摇摇头:“不是说他真的对某些细节不满意,如果事情成了,那没事,要是事情没成,可以从细节上找出一些问题来,做为回旋余地。”
“回旋余地,就是可以甩锅给我的意思了?”
“不一定,也可能是甩锅给其他部门。”
王雪娇“哦”了一声,她也不知道能甩给谁,反正,嗯……就这么凑合着吧。
她没有想要甩锅,玩这么大,这么多毒贩子在这,要是败了,那必然是乌江自刎,没机会东山再起了,还甩什么甩。
不管那些机关里的遣词造句,王雪娇的眼睛只看着最后两个字,只要有这两个字就行了。
·
·
“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古兹曼有一个中国合伙人叫叶永真,那个人就在墨西哥,他从中国偷运康泰克,提炼麻黄碱,制造冰毒。我可以把这个人处理掉,顺便把古兹曼安排到一个你们方便抓的地方,怎么样?”
王雪娇把消息发给恽诚:“我听说,CIA跟古兹曼刚翻脸,我想这个消息应该能给你稍微多挣到那么一点面子吧?”
“余小姐真是客气了,你给了我非常大的帮助,不知余小姐这次又想采购什么东西?”
大家都明白,所谓采购,就是换个名字的“刮油水”。
王雪娇笑道:“也没什么,就是想把那个中国人弄回来,现在看着包幼安混得这么好,我很羡慕呢。”
恽诚了然,她想要的是权力,而不仅仅是金钱。
恽诚:“你想怎么做?”
“以他的名义,稍微卖点货给其他人。”
俗称假冒他人知名商标,坤沙对此很熟悉,他的双狮踩地球不知道被多少人仿冒过了。
把货运进美国是要有点技术的,但如果有CIA帮忙的话,那一切都不是问题。
周家人心心念念地免检、直通、VIP通道,CIA早已实现。
他们曾干过一件丢人的事,偷运烈酒到严格禁酒的中东地区,几箱子酒在运输途中摔坏了,哗啦啦地直往外流淌,酒香四溢,而当地海关官员也只敢通知他们:“你们的货物漏水了,快去收拾一下。”
恽诚应承之后,又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如果你有古兹曼的行踪,一定要记得通知我,有好处我们一起分。”
“好的,没问题~”王雪娇无比诚恳。
·
·
周大到底还是同意让何教授研究新的方子了,不同意也没办法,他没有任何办法解决原料短缺问题。
不需要从康泰克中提炼,可供何教授自由发挥的余地更大,周家人全体文盲,看着那堆液体、粉粉、块块,也弄不明白那是什么。
何况得到化合物的道路又不止一种,就算有懂行的人说这么操作似乎不对,何教授也可以嘲笑他的无知浅薄。
要做出新东西真挺不容易,何教授没日没夜地干了大半个月,眼圈都黑了,有时候,实在卡瓶颈卡得太厉害了,他就会去看看旁边种双孢菇的农学家。
农户那边没有问题,他们都很听话,让干啥,就干啥。
问题是他的学生。
这位教授同志现在专研菌菇,以前是琢磨其他东西的。
现在,他曾经的学生从本科升到了硕士、博士,各自出了“不结果的番茄、不抗病的土豆、个子特别高的抗风抗倒伏水稻、只长叶子不结棒子的玉米”。
还有一位绝妙的神人,种的大豆苗期二十天就开始黄化,叶子变黄,代表着植株死亡。
为了毕业,他写的论文是:本课题对寻找叶绿素合成关键基因,在光合作用的人工控制有重大意义……
虽然,这些神人的本硕专业未必相关,但是,他们的硕士、博士导师看到各位“门内诸神”的科研成果,怎么着都得要问一句“你本科导师是谁?”
这些学子们,在学术界对他毫无威胁,但在教育界让他身败名裂!
何教授心有戚戚:“那个大豆苗黄化的后面有进度吗?是不是在不遮光的情况下能生出韭黄?我还挺喜欢吃。”
“你这个思路……特别啊!”菌菇专家抚掌大笑,继而又变成苦笑:“有时候真羡慕他们的才华,随手就能做出我弄不出来的东西……就是不能复刻。”
当第一茬蘑菇全部种出来的时候,何教授还没弄出新配方。
这不能怪何教授太慢,都怪蘑菇长得太快。
第一批种蘑菇积极份子是不想沾染贩毒业务的女人们,她们凑钱雇车去市里卖,刚开始没人买,她们叫卖了半天,只有围观的路人,没有付钱的客人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电视剧里那样的好运气,可以刚好遇到识货的客人,一次全买走。
她们站了一整天,一无所获,怏怏地回来。
见她们装满了一车蘑菇过去,到下午又装满了一车蘑菇回来,村里其他没种蘑菇的人都在嘲笑她们:
“哎~没有挣大钱的命,就不要想那些事,现在把男人撞命钱都赔进去了吧。”
“她们那些女子,心太高,连男人都挣不着钱,她们还想挣?”
“幸好我没种,不然,现在赔得哭死。”
卡车司机是镇上的,他回来以后,也把女人们种的菇一斤都没有卖出去的事情向周围人广播。
镇上人的态度跟村里人也差不多:这种没见过的东西,还卖这么贵,谁要买啊。
本来有几户见着出菇了,也犹犹豫豫地向菌菇教授打听具体要多少投入多少钱,大概多久能见着回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