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第2/6页)
仪式结束后,西苏里和其他帮众,要去玩具和家电公司谈新的大地母神周边产品开计划。
新品是:
蔬菜大棚里用的增温增湿设备。
这是给金新月那里的帮众用的,他们虽然开的是安保公司,但是,他们是金三角的人,习惯了潮湿,吃菜叶子,受不了顿顿胡萝卜、青椒、大茄子和洋葱的生活,他们要!吃!菜!叶!子!
他们抢了金新月谷地的一大片地方,用百草枯把罂粟全烧了,改种菜。
还有可以用来浇肥、浇农药的无人机,技术是从日本那里扒拉来的,比遥控小飞机高级多了,也被改造成了骑着鹰的大地母神,一边浇肥洒药,一边还会发出声音:“大地母神赐福予这片土地,长起来,长高高,长大大,长肥肥,结满满,大丰收~”
行……吧……至少,确实是在干实事,对吧……
王雪娇绝望地闭了闭眼睛,问西苏里:“这都是谁想出来的?”
西苏里骄傲地说:“都是我!”
王雪娇点点头:“我觉得,你可以去日本的万代进修一下……”
有这样强大的开发兴趣,值得鼓励和推荐。
西苏里不知道万代是什么,但是只要老大给他一个名字,他就能找到老大想要的东西!
西苏里激动地对王雪娇说:“我这一路,收集了很多你在大陆的事迹,我一定会再接再励,永攀高峰,让更多的人接受我们!”
送走了踌躇满志的西苏里等人,王雪娇准备走了,她这次没请假,是打着来拜访客户的口号来的。
现在,正在拜访客户的人是张英山。
虽然远洋船务公司不查每日拜访记录,不过,好歹也得去露个脸,免得将来各位客户们跟公司其他人闲谈的时候,不小心说漏了嘴。
“小余,等一下。”陈书记走过来,微笑着对王雪娇说:“快中午了,有没有时间,我们一起吃个便饭?”
“好啊。”王雪娇痛快答应。
“我也是第一次来,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市里的人本来说要陪我,我说算了,我就是来送船的,不要打扰他们。”
陈书记忽然提议:“我听说,狗不理包子最好,我们去吃狗不理包子?”
“好啊!”王雪娇还真没吃过狗不理。
她所在的时代,狗不理已经混得很差了,天津的朋友们纷纷对狗不理表示鄙视,都说自家楼下的包子才好吃,硬是把她迈进“狗不理”的腿拖去了楼下的“二姑包子”,来了一笼大葱猪肉馅。
按照王雪娇所想,狗不理之所以能出名,必然是有点能耐在身上的,不然也出不了这个名吧。
或许九十年代初的狗不理还是能吃的。
点了两笼包子,陈书记又向服务员问道:“你们是不是还有一种叫锅巴菜的东西?有吗?”
“嘎巴菜啊,那您可来早了,再过二十个小时,您再来,包有~”
陈书记一愣,还认真地算了一下,这才领悟到,那嘎巴菜是早饭,现在是中午,没了。
他不说来迟了,说来早了。
两笼包子上来,店伙计急急忙忙放下就跑,陈书记想让他再添些水,他又风风火火跑回来,倒得急了些,水溅出杯子,洒了一桌。
王雪娇摇摇头:“介水倒得嘛呀,搁狮子桥那边,要是把水给跳成这样,都得被人嘘。”
伙计笑道:“那不能,要是跳水能溅岸上这么多,我得去北京自荐,咱高低得是一个国之重器,赶明儿您上故宫前面,那华表上蹲着的就是我了。”
王雪娇:“嗬,好啊,哪天把资本家吊上面的时候,您还能跟他唠个两毛钱的,等唠完,发现他不是吊死的,是给笑死的。”
“嘿嘿嘿,您可真会说笑话。”
说完,伙计又一溜烟地跑了。
就……是包子味,没有觉得特别好,也没有特别差。
陈书记还挺好奇王雪娇和另外几个编外临时工怎么就走了:“是不是待遇问题?要是你们愿意回来,我可以帮你们转正。”
“不是啦,是从同心县种蘑菇的事情上,让我觉得国际贸易更重要,就来了,想多学一点。”
陈书记点点头:“你走以后,全省又进行了一些干部大清查,哎,又扫出来许多蛀虫,那么穷的地方,他们居然能赚那么多!”
“我看还是地理的问题。”王雪娇说,“要是能把在大山里的人都搬出来,让他们过了上正常的生活,但凡是家里能有两头牛一间房的人,都不至于动不动就想玩命。”
王雪娇又问起同心县的寡妇和孤儿们情况怎么样了。
市里申请了国家财政拨款,再加上市里自己现在也有钱了,建起了福利院,让那些没有父母的孩子住进去,由人统一照顾,吴老师现在除了在学校继续教书之外,还兼任福利院的副院长。
王雪娇眨巴眨巴眼睛:“都是吴老师啊?那她不累死了?”
“是吴老师自己要求的,她说她自己就是这样的孤儿,要不是邻居老太太给她一口吃的,她就饿死了。她想帮帮这些孩子们。”
王雪娇点点头:“小时候的教育真的很重要,不然就成废物了。”
长大之后就能看出小时候接受过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有人宠着惯着,就会什么都不在意,反正有人兜底。
从没有得到过爱的人,会因为得到一点点的爱,就要死要活,倾尽自己的所有,生怕失去这个,再也不会有人爱自己,哪怕这人是个骗子。
全村贩毒,以“上前线撞命”为荣,就不会觉得生命有什么可贵的,不过是活一天是一天。
王雪娇又问道:“那些寡妇呢?”
自古以来,寡妇门前是非多,像她们不少人心里有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的思想,一般也不会再婚,生怕别人说她们不检点、不守妇道。
一个女人拉扯着一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以及,王雪娇还担心像陈俊妈妈的那种情况。
陈俊是因为跟着吴老师,思想才会比较正常。
其他的寡妇,要是不参与社会活动,就会与社会脱节。
有些人认为,不与社会脱节,就是多看看八卦,多看看新闻,就是不脱节,就是什么都知道了。
光看没有用,陈俊的妈妈也知道镇上的新闻八卦,还知道贩毒赚钱,便想着让自己儿子去贩毒。
后悔,也仅限于后悔成年的大儿子被抓到了,而不是后悔去做贩毒的事情。
这种思想传给白纸一张的孩子,就是培养一个新的罪犯。
“她们组成了一个生产互助小组,土豆一组、蘑菇一组,还有后勤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