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第5/5页)

贝西抬起头望着王雪娇,似乎是在催促她,拿起这只动物。

可是这玩意儿的牙看起来挺大,还挺尖。

王雪娇把米娜叫来:“这是什么东西?是有害的吗?要是有害的话,我就把它打死。”

米娜:“这是硬毛鼠,我们这里用它做菜,挺好吃的,你想吃吗?”

“好呀!”王雪娇对奇怪的食物来者不拒,反正本地人都在吃,也不差她这一个。

想当年她去顺德,听说本地名菜是鱼生,她跃跃欲试。

很多本地同事劝她不要:“你要不要再想想?我们里很多人有寄生虫,不要以为我们是有什么特殊的防病技巧。”

王雪娇想了想,去药房买了一瓶驱虫药,还问营业员:“这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

被同事们称之为“贪吃不要命”,王雪娇谦虚的表示:“哪里哪里,比起苏东坡我还差得远,他是真的扛着棺材吃河豚,我没有这个勇气。”

何况这是贝西小狗狗,专门送来的礼物,怎么能不收呢?多伤孩子的自尊心啊!

米娜帮助王雪娇把硬毛鼠拎回家,她也很高兴,现在家家户户都缺肉,硬毛鼠都不敢轻易探头,伸头必被捉,听见人类的脚步声就躲好远,一般人都很难抓到它。

本来王雪娇是没有想给贝西什么东西的,但是人家送礼了,总得回点儿礼,咱们中国可是礼仪之邦。

“贝西乖乖,跟我走。”王雪娇冲着贝西勾了勾手指,然后转身向米娜家走去。

她拿出了从黑市上买的牛奶,给贝西倒了一碗:“今天没有肉了,凑合着喝吧。”

贝西也不挑,低下头,伸出舌头,“呱啦呱啦”的舔起了碗里的牛奶。

这几天,王雪娇和张英山一直都过着与当地农夫一样的生活:早早的起床,早早的睡觉,偶尔抱怨一下为什么这里阳光这么充足,却没有点亮太阳能发电的技能。

原因无他。

以前有美国人供给一切,跟美国人翻脸之后,有苏联人供给一切。

他们从没有想过会有一天会出现能源危机,毕竟他们离美国这么近,苏联需要他们来制衡美国,绝对会好好养着他们的。

我很重要!

苏联绝对不可能辜负我!也不敢辜负我!

我是正室!大房!嫡妻!

遗憾的是,这个故事BE了。

苏联确实没有变心,他只是死了,而且没有给古巴留下任何遗产。

身边几个小国家都不敢违逆美国的意思。

上哪里去找太阳能发电板。

王雪娇不解:“佛罗里达亲戚不能帮帮忙吗?”

米娜无奈地笑笑:“如果有能把太阳能发电板运过来的佛罗里达亲戚,那谁还会留在这儿?早就被亲戚运到佛罗里达去了。”

也就是对王雪娇这个外国人,她敢这么说,而且是用中文说,不怕被别人听见。

时局动荡,人心思变。

在很多本地人眼里,有本事的人早就跑光了,留下来的人不管平时说的有多好听,本质上都是没本事出去,才会在嘴上唱高调。

王雪娇:“那你呢?你为什么不学英语而学中文呢?”

米娜真诚地说:“我想留下,其他地方再好,也是异国他乡。至少我们这里还能看见希望,政府还在努力改变现状。如果古巴像海地那样,我也早就离开了。”

“像你这么想的人多吗?”

“不多,我是个异类,连我的父母都不理解我,他们说我天真,总是劝我多存一点钱,将来移民去美国,再想办法把他们也接出去。”

“像桑切斯太太,和佩雷斯大叔那样,全家只会说西班牙语,连英语都不会说,亲戚的关系也比较疏远,就算存了钱,跑过去,也没有办法留下来。”

“他们两个人都不会说英语吗?”王雪娇十分疑惑。

那天晚上,米娜对中文的理解出现了一点小问题,王雪娇就用英语作为辅助解释。

根据张英山的观察,桑切斯太太和佩雷斯大叔都看着王雪娇。

不是出于礼貌地看,而是根据王雪娇说的内容,有一定的表情变化。

要是完全不懂英语,他们那些表情是哪里来的?

米娜非常坚定地说:“是的,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种地,都没有上过大学,最多会说几个简单的单词。”

王雪娇和张英山对视一眼。

·

·

“你说,我们半夜潜入他们家,拿枪顶着他们的脑袋,用英语让他们把钱都交出来,否则脑袋开花……这个主意怎么样?”王雪娇瞬间想到最简单粗暴的方法。

张英山摇了摇头:“不好。”

王雪娇悻悻地耸耸肩:“是因为太血腥暴力了吗?”

“不,因为这个测试缺乏可持续性,就算他们两个都是,我们也还留着他们有用呢。”

王雪娇摸着下巴:“好吧……换个温和一点的操作方法,让我想想……”

————————

桂七芒果确实好吃,不过要到六月底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