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第2/6页)
所以,对于实在穷得叮当响的海地来说,他们舍不下大冤种,也就不可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不过保底还是要搞一个经济发展办事处的,不能就这么把这么一个战略要地就彻底拱手相让了。
既然有自己家的人要来长住,就得把环境搞好一点。
起码人身安全得有保障。
王雪娇的计划第一步,就是搞定帮派。
在座的八个人都觉得这事不可能:“他们的人太多了,不可能全杀光。”
“我什么时候说要把他们全杀了,我是这么凶残的人吗?”王雪娇撇撇嘴。
八个人下意识地看着刚刚满是血迹的地面,什么都没说。
王雪娇沉痛地:“土匪~任何时候都要剿~你们想想,你带着老婆,开着车,去外面郊游,忽然就被土匪给劫啦,所以,没有土匪的日子,才是好日子!”
“我招募了两万人的救灾小组,他们总得干点有用的事情,不然岂不是白养着他们了。”
中国在解放之初的土匪也闹得凶,山东的响马、河南的蹚将、东北的胡子,湘西土匪……直到原子弹试爆的时候,大西北的沙漠里还有成队的土匪呢。
打帮派和打土匪差不多。
土匪反复横跳,一会儿投诚,一会儿又造反,这边的帮派也一样,谁赢了他们跟谁。
打土匪没办法使用大兵团作战,打帮派也一样。
土匪几乎不是纯土匪,多半跟着境外势力勾勾连连,特别是朝鲜战争时期最明显,当时他们都以为中国跟美国对轰,必输,本来已经投了的土匪,跳反了不少。
帮派份子也一样,很多人跳槽的速度跟一天之内换外卖商家的频率一样:
早上是鲨鱼帮的,中午跳槽去猎狗帮,下午加入剥皮帮,晚上跟着血鹰帮……
海地有这么多帮派的根源来自于穷。
并非他们全是懒鬼,而是他们土地制度就有问题。
海地经历过两次土改,第一次土改,搞得民怨沸腾,当时的总统被人暗杀。第二次土改,是海地人吃土的开始。
把大种植园分割成小块土地,让所有的农民都有田可以种,看起来很美好,结果大家各有各的想法,每家种的东西都不一样,无法规模化大生产,导致了他们无法种植高利润的经济作物。
王雪娇不打算动他们的任何基础政策。
虽然法律说外国人可以当总统,但海地,当年可是中美洲第一个闹独立的,将白人杀的人头滚滚,他们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
当初领导人说中国不输出革命,理由就是各个国家各有国情在,外国人是不可能对当地的情况了如指掌,总会有偏差。
王雪娇也怕自己什么都不懂,瞎指挥,一不小心,就变成新版李德,那也太丢人了。
一切还是得让海地人自己寻找自己的路,她要做的就是确保中国商贸代表团和将来要设立的经济发展办事处能安全。
搞土改不行,肃清帮派还是可以的。
王雪娇挑了几个风景好的城市,开展旅游业。
所有帮派都接到了来自总统的通知:不准进太子港的城区,也不准进旅游城市,谁去谁死。
也不许去有农田和有工厂的地方闹事,谁去谁死。
要是以前的总统,说这话,帮派份子只会当个笑话,或者干脆派人刺杀她,让她永远闭嘴。
但是现在这个总统,杀来杀去杀不死,反倒是杀她的人,不是被她感化,就是失手。
失手的原因花里胡哨,就好像决定去杀她的人都突然失了智一样。
本来就迷信的帮派人士,更加相信,王雪娇就是神明下凡,根本不能杀。
别说杀了,就连动动念头,都会被她知道。
这个故事,也不是王雪娇故意的,是负责暗杀的人太紧张了,挺凉快的天气,一头汗,看着王雪娇的样子也特别心虚。
王雪娇只是想起了秦舞阳,心里灵光一闪,随口开了句玩笑:“紧张成这样,怎么当杀手。”
结果就给她说中了,那人还真就是来杀她的。
一来二去,本来就信她是神的人更信了,本来不信她是神的人,也动摇了。
再加上猛虎帮到处推行把水煮开以后喝、废除了巫毒教要给新生儿用泥巴做洗礼的旧俗,确实得病的人少了好多。
王雪娇没有下令强行废除巫毒教,不过全国也没几个人信了,毕竟做饭的时候烧一把秸秆,比出去找个人杀要容易太多了。
入门的门槛低,人民群众都欢迎。
商贸代表团终于回来了,他们综合一路走访看到、听到的东西,汇总报告发回国,等待国内的反馈。
全海地电力最稳的就是王雪娇的总统楼层,他们受邀到王雪娇的办公室发送信息。
王雪娇看见他们拿着那么厚的报告,感叹:“你们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写了这么多!”
“不难啊,每人写一部分,再交给团长汇总。”代表团的人完全不觉得写报告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
张英山在她耳边轻声说:“每人写一部分。”
王雪娇挽着他的胳膊,十分亲热地贴在他身上:“你就是我的一部分,你写就是我写。”
对于她的耍赖行为,张英山也只能笑着刮刮她的鼻子。
·
·
中国商贸代表团计划与海地发展外交关系的消息,传到美国。
国会哗然,在家门口有一个古巴已经很糟心了,怎么能再有一个亲中的政权。
而且,海地还是在敲了美国一大笔援助经费之后,才说要跟中国好的。
拿钱不办事啊。
这谁受得了!
也就是国会老爷们不知道“余梦雪”就是中央情报局的人,不然他们肯定要跳起来骂中央情报局里出了反贼。
恽诚亲赴海地,要当面跟王雪娇问清楚。
他这次过来的身份是商人,不方便带着浩浩荡荡的人马,只带了一个贴身保镖。
“哎呀~恽老板,好久不见,风采依旧啊。”王雪娇笑道。
恽诚双脚踩在码头上,环顾四周:“这就是巴勃罗被击毙的地方?”
“不是击毙,是自尽。”王雪娇强调,“他可是哥伦比亚平民心中的英雄,咱们可惹不起。”
恽诚上一次来海地,是半年前,为观察团打前站,看看有什么可能威胁到观察团的势力或是团体。
当时的码头一带只能用破败来形容,要不是还有人类活动,真的像末日废土,满地垃圾、路边有很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不是饿到半死不活的平民,就是眼神狠戾的帮派份子。
现在则完全变了个样,地上的垃圾山不见了,路面很干净整齐,半塌的危房都没有了,就连人也都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路边上的人还有,不过看起来他们都有正经事做,只是在路边稍微休息一下,吃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