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王雪娇是以猛虎安保公司董事长的身份与亚历山大见面的。

亚历山大住在一间老式公寓楼里,门头上雕刻着一个怪兽的雕像,不知道是何寓意。

按响门铃以后,铁门上的锁发出“哒”的声响,接着门扇缓缓往里自动开了一条缝,王雪娇和翻译推门上楼。

这房子从外面看很破,但是,里面还不错,大理石台阶往上到二楼。

“你好。”门口站着一个颇为斯文的中年男人,“你是余小姐?”

“是我,这是我的翻译罗伯特先生。”

王雪娇本以为亚历山大就算不是一个秃子,也应该是像爱因斯坦、普朗克(后期)的那种狂野发型,没想到,坐在她对面的是一个头发向后梳得整整齐齐的,那种刻板印象的学者。

就应该是平时慢悠悠在大学校园里走路,手里夹着书,身旁有学生跑过,都要老老实实停下脚步,称呼他一声“XX老师好”的斯文人。

是站在大学的阶梯教室的大投影面前,不需要低头看自己准备的教案也能侃侃而谈的高级讲师。

是看学生写得屎一样的论文也能保持冷静优雅,宠辱不惊的端庄教授。

王雪娇很好奇他是怎么跑出来的,单纯好奇而已,万一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呢。

亚历山大则误以为她是在质疑他是不是抛妻弃子,自己跑出来,等安全了才想起来老婆孩子还在被包围的城市之中,装深情好男人。

他急急解释:“那一天,我在莫斯塔尔出差,学术交流,等我知道的时候,萨拉热窝已经被围起来了。我实在来不及。”

“哦……”王雪娇了然,萨拉热窝被围城的速度确实很快,“血色婚礼”之后,几乎就是在当天,塞族士兵就把整个城市包围起来,并且占据了城市至高点。

王雪娇又问:“你跟城里的家人还有联系吗?”

“刚开始有,现在全断了,只有几个侥幸跑出来的人告诉我城里的情况。”亚历山大眉头紧皱。

围城之初,大家以为最多两三个月就完事,明明能跑的人,也没有跑,他们的工作、家庭,还有一辈子,甚至是祖祖辈辈几辈子攒的产业都在城里,怎么能说舍弃就舍弃。

如果围城的只是塞族士兵倒也罢了,王雪娇自信能够找到关系,疏通疏通,偏偏狙击手里还有穆族、克族……大家乱成一锅粥,无差别杀人,闹大了就谁也不承认是自己打的。

“我可以冒昧地问一句,您信什么教吗?”亚历山大冷不丁地冒出来一句。

王雪娇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此一问,难道,她还得信一个让他觉得舒适的教,否则,他宁可妻儿老小死在城里,也不愿意让他们出来?

“我信什么教,跟你希望我帮你的忙,有关系吗?”王雪娇没有正面回答。

别问我在不在,有事直接说,我在不在取决于你找我有什么事。

亚历山大盯着她的眼睛:“我不明白,你不是巴尔干人,也不是欧洲人,听说你们亚洲人信的是佛教?……你帮我有什么目的?”

塞族信东正教、克族信天主教、穆族信框框框教。

三家打出狗脑,与民族、语言、宗教都有关系。

亚历山大不相信有人还能像数十年前的国际纵队那样,专门跑来帮忙,只是为了一个伟大而崇高的理想。

王雪娇其实挺想说“我就是这么崇高”,遗憾的是,她的目的确实没那么高尚,她是有所求的。

“我帮你,当然是有我的目的,听说你有整个贝尔格莱德的防空雷达资料?”

“不光是贝尔格莱德!整个南斯拉夫的防空雷达项目,我都全程参与,我还见过TITO!!!”亚历山大的话语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

王雪娇点点头:“我只想要贝尔格莱德的防空雷达资料。”

亚历山大愣了一下,用探究的眼神看着王雪娇:“你为什么要这种东西?”

“我当然有我的用处,我家的餐桌有一条腿不够稳,需要有点东西垫一下。”王雪娇微笑道。

“还是说,你不方便给我?那就算了。我相信,知道防空雷达资料的人不止你一个。”

王雪娇做势起身要走,亚历山大急忙叫住她:“请等一下……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那份资料,涉及的内容很多,我需要一点时间回忆,也许……等到我的家人出来的时候,我正好能写完。”

嗐,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么多,不就是不想预付款嘛!

怕把资料给出去以后,王雪娇没有守信用,不救人出来。

王雪娇双手抱在胸前,定定地看着他,这种姿态代表着她要开始没那么好说话了。

“你想得很周到,不过,你要是给我一个假资料,或是给的资料不全,或是其实你根本就没有这些资料,只是骗我?”

“当然不是,我有资料!但是贝尔格莱德的防空系统涉及的年代很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就已经有了,后面不停的更新迭代,性能、数据完全不一样,我对我参与的那一部分了如指掌,但是在我之前的那些雷达的更新工作不由我负责,我不确定他们是不是已经完全把旧系统改造完成了。”

他的言词恳切,不似作伪。

“那就把你负责的那部分详细信息都给我,我记得,你的计划是接到家人以后,就跟他们去德国生活了,对吧?”

“是的。”亚历山大重重吐出一口气,“德国有一所大学愿意聘任我做教授,我再也不想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了。”

“波黑战争”的爆发,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说是它引发的,那是冤枉了它,说它添柴加火,绝没毛病。

亚历山大在这种时候想去德国,可见他对南斯拉夫是真的一丁点感情都没有了。

“既然这样,你就先给我一部分资料,我要先验验货。”王雪娇说。

亚历山大一口答应,反正,就一部分资料而已,不怕王雪娇拿了首付款就不办事了。

王雪娇是个老实的好人,最后,她提了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的家人还活着?”

“他们住的地方有电话,电话线一直都没有被破坏。我与她们保持通话。”

王雪娇“哦”了一声,又问:“已经被困两年了,她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吃的、喝的,从哪里来?”

“联合国会给城里发粮食,这些粮食都会到黑市上,她们会用东西去换吃的。”

听起来,与索马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联合国给的救济粮都成了实力强大者的牟利工具。

“你们家的好东西真不少,换了两年都没换完?”

“早就换完了,她们会用工作换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