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3/4页)

见王雪娇没兴趣,弗拉查尔又说他可以组织一些示威类活动,有条件要示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示威……王雪娇才多看了他一眼。

此来巴尔干,是恽诚给安排的公差,任务就是要找出混迹在人民群众之中,能挑事的人。

王雪娇问他:“你打算怎么组织?”

“在塞尔维亚宣传大塞尔维亚主义和兼并,在其他国家宣传独立和自主。”

太简单了……连王雪娇都能想得到,毫无技术含量。

她非常不满:“你这只是一个行动方针,不是我要的计划,计划是要有前期准备,物资准备,还有预计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听见王雪娇这么说,弗拉查尔赶紧说:“只要您能帮我全家移民出去,我现在就会把我的计划全部告诉给你。”

“不不不,你不明白,你并不在邀请的名单里,你提出的这些计划,是中央情报局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执行的,你并没有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所以,你必须要证明,虽然都是撬动民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但是你跟其他人不一样,你有着更好的手段和思路,否则……现在干这些事的人,早就饱和了,你没有机会。”

王雪娇微笑看着他:“这样吧,你先回去,给我一个完整的,可以执行的项目方案,我先看看你的实力,如果确实做得很完善,说明你确实是美国所需要的人才,我就帮你引荐,怎么样?”

弗拉查尔本以为自己主动投诚,怎么着也能立马就换点好处回家,哪怕是一个空头承诺,至少算是有一个承诺,比什么都没有的强。

结果,王雪娇不仅不给他好处,还要他的方案……他急于求成,甚至都没考虑到王雪娇是不是一个骗方案的甲方。

一听王雪娇同意了,弗拉查尔迫不及待的满口答应:“好的好的!”

除了弗拉查尔之外,还有几个人,也想投奔自由美利坚,不仅有搞文化、宣传的,也有理工科和新兴材料的科研工作者。

那几个理工科的学者想跑路的原因,与中国九十年代跑路的学者差不多。

有人是觉得美国的实验室条件好,要什么仪器都有,非常先进,不像在贝尔格莱德,处处掣肘,要啥没啥,空有想法,什么都做不了。

有人是觉得美国科研环境好,只需要专心搞研究就行了,不需要折腾人际关系。

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一点没错,激烈的抢项目手段,那也得是到达一定的高度之后才能出现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项目和地位,离抢署名、抢经费、抢立项远着呢,放眼望去,一片岁月静好。

不过,这些主动送上门来的人,并不符合恽诚的要求。

档次太低。

不配让中央情报局出手。

只有在重点关注名单上的人,才是恽诚希望王雪娇策反的对象,比如亚历山大,虽然他排名不靠前,不过还是很有价值的。

亚历山大今天也来了,他诚挚地向王雪娇表达了谢意:“如果不是你,我的小女儿可能就活不下来了。”

“没什么,小孩子是无辜的,成年人之间的战争,不应该让孩子承担后果。”

“非常感谢你为救我的家人,付出那么多。”亚历山大已经听说王雪娇买了五台掘进机。

机器的采购费用、德国工人的工资,单这两项加在一起,就是亚历山大这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王雪娇十分诚恳地对他说:“为了你,值得。”

“我会尽快把数据拿出来给你的。”亚历山大动情的说。

王雪娇忽然问道:“你们研究雷达的时候,有没有拿到其他国家的什么特别的数据,以便做针对性的防御?”

“当然有。”

王雪娇饶有兴味:“说说看,都有哪些?”

亚历山大如数家珍:“主要是美国的,有通用电力公司的EF—111A‘渡鸦’、格鲁曼公司的EA—6B‘徘徊者’,?还有洛克希德公司的EC—130H?、法国达索公司的阵风……”

王雪娇鼓掌:“厉害啊!你们是怎么弄到这些机密数据的?”

答案也在预料之中:“克格勃给的。”

不愧是巅峰时期能跟中央情报局打个五五开的克格勃。

什么都能弄到呢……靠,凭什么不给中国分享一下,白叫了那么多年的“北辰星”“老大哥”!

王雪娇不动声色地问:“你手头上还有这些飞机的原始数据吗?”

亚历山大点点头:“有,不过……”

他的眼中满是疑惑:“你要它们干什么?”

猛虎公司不就是中央情报局的外皮吗?

你们自己人要自己人的东西,为什么要找一个外国人要?

“因为军部并不会给我们这些数据,或许你也遇到过不同的部门之间互相隐瞒?”

事情落到自己头上,亚历山大就顿悟了,不同的部门有自己的利益,为了让自己部门的利益好看,不管兄弟单位死活,报过来的全是掺水数据的事情也不稀奇,藏着掖着就更是常见状态,“重复造轮子”算是全球人类组织里多多少少都有的通病。

王雪娇十分坦诚:“我要拿回去跟我们的数据比对一下,看看克格勃拿到的数据是不是真的。

万一他们给你们的是假的数据,要是往小了假,就没有关系,反正都防不住。

要是他们当时给你们的数据,是他们超级加倍之后的,你们也是按照这些数据做的防空雷达,那我们的飞机过来,岂不是要吃亏?”

亚历山大觉得很奇怪:“他们好好的,为什么要加倍?”

“为了显得他们重要啊。”王雪娇微笑道,“有人告诉你,马上会有一个三岁小孩来你家,在你家客厅里哭闹打滚,要糖吃,你会在乎这个消息吗?

但是,如果告诉你,马上要来的是几十个带枪的壮汉,要抢走你家的东西,杀光你家所有人呢?

你会紧张,会担心,会急于需要别人的支援,他提出什么样的要求,你都会答应。”

亚历山大沉默无语,因为王雪娇说对了,当初苏联人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之后,上级非常紧张,因为以他们当时的力量,根本做不到防御这么强大的武器。

苏联人在提出“痛点”之后,马上跟着提出解决方案:在南斯拉夫建立长波电台、与南斯拉夫建立联合军队,由苏联专家协助南斯拉夫进行雷达的研发工作。

这个要求被当时的南斯拉夫领导人坚定的拒绝了。

但是,接受了苏联专家,毕竟当时苏联的科技水平虽然主流风格是“力大砖飞”,在技术含量上比美国略逊一筹,但远胜于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