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第3/3页)

描写的手法就好像在看一个皇帝的发家史,狠是真的狠,但完全不觉得她坏,反倒觉得她很有个人魅力,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豪杰愿意为之效死。

等等,这种书,为什么会出现在监狱里的阅览室啊?

他觉得在这里看见《金瓶梅》,都比看见《余梦雪情史》要正常很多。

余梦雪,是坏人啊!!!

那是他认为的。

在大西北,余梦雪毋庸置疑是一个大好人。

《西辽女皇传奇》第一大播放地是金三角,第二大播放地是大西北,第三大播放地是南海和东海,第四大播放地是列老板所在的港岛,然后才是内地。

其实这部剧质量很好,可惜后期制作太慢,导致命运多舛。

1992年,在港岛首播,后期刚做好一集,列老板很努力地砸钱托关系,把它塞进了电视台。

无奈,刚播了两集,就撞上了《大时代》热播,全港都在看丁蟹是怎么发疯的,相比之下,耶律普速完一点都不疯,不就是出轨了小叔子又杀老公么,太平常了,看丁蟹报恩,才那叫带劲。

此时的《巨人》《大时代》和《壹号皇庭2》三座大山压在头上,西辽女皇连八卦小报都上不了。

好不容易等到那三座大山播完了,列先生本以为能吃到一点尾部红利,结果又撞上了从台湾引进的《包青天》,剧情跟以前人们熟知的龙图公案完全不一样,还有玄幻情节!

收视率一骑绝尘,就连展昭的剑插不进剑鞘的尴尬小穿帮,都能被八卦小报拉出来聊三天。

没办法,列老板很努力地托关系送审,找电视台的人走关系,好歹大陆有几家电视台愿意买下版权了,本来说好放在黄金时间播。

然而,还没来得及播,正巧撞上了《北京人在纽约》横空出世,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时间不管原定播什么,都全部改成播它,随便切哪个频道,都是姜文的脸。

就连盐湖镇的上空都响着同一个声音“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

在夹缝中生存的西辽女皇收视率勉强合格,好歹没有让列老板赔钱。

这事谁有错?谁都没错,只是撞上了大神扎堆。

列老板的内心本来是很悲伤的,不过第二年,他就释怀了,1994年,佳片井喷,《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低俗小说》,在他看来没有比《辛德勒的名单》差多少,无奈撞在一起了。

连它们都评不上奖,他还有什么好悲哀。

只是,本来就迷信的列老板这下更迷信了。

虽然收视率被大神碾压,也没拿着奖,不过作为取景地的青海风光在电视剧里确实被拍得很漂亮,当地政府努力的借机做了一下宣传,主要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影视剧老板们来这里取景,可以拉动一下GDP。

森林警察和野生动物救助站也没闲着,他们太穷了,希望拥有更多医疗救助设备,以及帮助受伤禽兽的条件。

他们利用这部片子的片段来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让社会大众关注到了在大西北,也有很多可爱的动物在面临盗猎者的威胁。

获得社会关注之后,他们终于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倾斜,抓盗猎的装备更新换代,保护站的站长开开心心地把最后一把爷爷辈的老式猎//枪挂在墙上:“以后,就把它供起来吧,再也用不着了。”

这是好事,余梦雪是好人。

也是因此,《余梦雪情史》才能从正式采购的渠道混进来,出现在监狱的阅览室里。

至于内容……采购人哪能一本一本的看所有书里都写了什么。

余梦雪情史里有着重描写了大西北的这一段。

大西北是余梦雪与美籍华人恽诚的相识相知之处,那个时候,余小姐已经拥有了茶里茶气的小白脸杨杰,傲娇爱吃醋的小黑脸冷帆。

为了能够挤进余小姐的后宫之中,恽诚一路为他们三人安排舒适的大床,还不惜放下身段,给小黑脸送生日礼物。

终于,余小姐接受了恽诚,允许他给自己当贤内助。

恽诚用自己钱、自己的人,帮助余小姐招募人手,在金三角成立了猛虎帮,帮余小姐安排威慑计划,在美墨边境屠杀十一队运毒的小队,立下赫赫战功。

猛虎帮上下对恽诚也十分敬重,就连杨杰,都是过了很多年以后,才摆脱了“帮主的小白脸”“那个男的”之类的称呼,被尊称“小杰哥”。

恽诚一开始就被称为“恽老板”,地位超然!

盗猎者的哥哥:“这段……怎么看起来很像这个叫恽诚的人花了钱叫人写的?”

·

·

过去,在盐湖镇,男生女生都毫无生理常识。

绝大多数父母都不会教,觉得“我家孩子还那么小,哪懂这个,告诉他,他反而会好奇,想要去尝试,那就学坏了”。

孩子们的平均生理常识是“女生坐在男人刚刚坐过的椅子上会怀孕”“接吻会怀孕”“孩子都是从垃圾桶里捡到的”。

那么,只要不坐在椅子上,不接吻,只需要躺在床上,让生理本能指引着插入方向,那不就不会怀孕了嘛~

然后……就出现了元元那样的悲剧。

在志愿者来了之后,他们不仅学到了正确的生理卫生知识,还额外多学了一点。

女生们从王雪娇那里知道意外怀孕会血流成河,男生们从张英山那里见识到了让女生血流成河之后,会遭到怎样的惨烈报复。

然后,两人的故事,在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们中被代代相传,还没到十年,就变成鬼故事了。

“一个男的让一个女的怀孕了,女的血流成河死了,死后化成厉鬼,把男的杀啦。

警察来看的时候,男的已经被切成了三千六百片,打包肉片打包了好久呢。

当天晚上,一大群金雕飞到派出所,把肉片都吃光啦!你们看现在是不是还有金雕经常去派出所。

“真的!都是真的!那个男的骨头还在市里的一个医学院里摆着呢,我姐考上了,亲眼看到了!”

谣言传得有鼻子有眼,只是名姓无可考,王雪娇许多年后故地重游,听到这个传说,完全不知道这谣言的本体是谁,还兴冲冲地问了很多细节。

最后跟张英山感慨:“咱们当年都没编出这么离谱的故事,不知道谁这么有才。”

张英山:“可能有原型。”

王雪娇同情地说:“原型是谁啊,被这么编排,也太惨了吧。”

张英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