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推荐(第3/3页)

小薇将一只小手贴在姜凌脸颊,眨巴着大眼睛说:“小姨,不难过。我和哥哥现在都很开心。”

那一只温热柔软的小手贴在脸颊,姜凌的一颗心软得一塌糊涂,原本畏惧与人肌肤相触的她,此刻丝毫不觉得这种触碰有什么不对,反而渴望更深层次的亲密。

姜凌颤抖着手,轻轻抚过小薇脸颊上的伤疤:“还疼吗?”

小薇笑着连连摇头:“不疼,一点也不疼。”

其实,偶尔还是会抽痛的。只不过小薇有一颗敏感善良的心,知道姜凌在为她心疼,便一点也不愿意提及自己的苦痛。

姜凌展开双臂,一把将小薇搂在怀里:“不疼就好,不疼就好。”

人贩子,都该死!

姜凌的眼睛里,有两簇小火苗在跳动。

在晏城的人贩子团伙虽然今晚能被袁毅他们抓住,但鹞子团伙的老巢还在,必须把他们连根拔起,严肃制裁,以儆效尤!

--

晏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所在的小楼亮了一整晚的灯。

六名人贩子全部落网,连夜审讯的结果却是嘴硬似铁,只说是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就到乡下买些残疾孩子出来乞讨,坚决不承认害死五名儿童的罪行。

九名被拐儿童除了小勇、小薇被姜凌带走,其余七名都伤痕累累、瘦骨嶙峋,有的需要住院治疗,有的需要营养与心理干预,每一个都需要刑警费心费力。

一晚上过去,看到案犯的口供,袁毅气得在办公室里破口大骂。

“一群狗娘养的东西!嘴怎么这么硬!”

“继续给我审!直到他们说实话为止。”

“老子还不信了,这群畜生不如的东西,能熬得过我们?”

沈小梅说他们先后害死了五个孩子,但是这群人贩子坚称是她看错了,那些孩子只是病得太重被送回老家治疗去了。

至于老家在哪里,孩子在哪里,他们全体保持沉默。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如果尸体找不到,很难定故意伤害致死罪。最多,也就是拐卖、虐待这两项罪名。

也难怪袁毅抓狂。

一边让底下人继续审,用疲劳战术撬下人贩子的嘴;另一边,袁毅来到技术大队找应松茂求助。

袁毅与应松茂是发小,袁毅大三岁,两人的父母都在晏市化工厂上班,从小就在一个家属院里长大,后来一个考上公安大学,一个考上警校,毕业后都分配回晏市公安局,两人私交很好。

袁毅把应松茂从实验室扯出来:“松茂你来,你来给我出个主意,有什么办法将这几个人贩子钉死喽?”

应松茂昨晚一直在看姜凌送来的资料,小小一个自行车铃铛案竟然被姜凌整出花来了。

又是犯罪心理画像,又是地理画像,这里面还涉及到PTSD的心理疏导,不得不说,这个姜凌有两下子。

尤其是她提到“直觉”二字时,眉眼间充满自信,让应松茂记忆犹新。

一般来说,所谓的直觉,是多年经验积累之后形成的一种快速判断与决策的能力,只有那些身经百战的刑警才会具备这种能力。

可是,姜凌才毕业半年,或许……这就是天赋吧。

今天一上班,才进实验室就被袁毅拉住,满脑子都是“犯罪心理画像”的应松茂下意识地回了一句:“要不,让姜凌来试试?她的犯罪心理评估很厉害。”

袁毅盯着应松茂看了半天,看得应松茂心头有些发毛。

半晌之后,袁毅拍了拍应松茂的肩膀:“兄弟,你是不是对那丫头太看重了点?她才毕业,还是个菜鸟,出任务时能够不掉链子就不错了,让她参与查案?开什么玩笑。”

应松茂后退一步避开袁毅的魔爪:“她的刑侦能力的确出色。”

袁毅嘿嘿一笑,横肘撞了撞应松茂:“喂,你是不是看上她了?”

应松茂瞪了他一眼:“别瞎说!我只是惜才。”

袁毅知道应松茂不喜欢和旁人勾肩搭背,但偏偏不肯如他的愿,抬起胳膊一把箍住他脖子,笑眯眯地说:“别嘴硬。我还不知道你?嘿嘿……”

应松茂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就是整个家属楼里最干净的那一个。哪怕是和袁毅他们一起打球,也能做到一尘不染。光是这一点,袁毅就不知道听过多少父母对应松茂的赞美、以及对他的批评。

“你看看你,出去一趟全身都是泥,怎么就不能像松茂那样?”

“松茂这孩子爱干净,多省心啊。”

“多向松茂学习,莫到处乱坐乱跑。”

听得多了,袁毅便生出逆反心理。本着比不过那就把他拖下水的心态,只要看到应松茂就想尽办法把他“弄脏”一点。看到他努力躲开无果,只能隐忍自己勾肩搭背的无奈表情,袁毅便心情很好。

应松茂被袁毅一把箍住脖子,脸一下子胀得通红:“喂,你放开!”

袁毅笑得近乎荡漾:“哈哈,偏不!告诉你,我昨天熬了一天夜,没有洗澡,没有换衣服……”

闻到袁毅身上那股味,应松茂屏住呼吸,拼命挣扎。

袁毅逗了他一阵,终于发了善心放开他。看到应松茂咬牙切齿往后退到墙边的举止,熬了一夜的疲惫一扫而空,袁毅哈哈而乐:“太爱干净是种病,你知不知道?”

应松茂没有理睬他,冷着脸整理着衣领,明显不太开心。

竟然没有马上离开?有情况!

袁毅的好奇心愈发浓烈:“说!为什么推荐姜凌。”

应松茂掸了掸肩膀,很认真地回答:“姜凌的犯罪心理学非常专业,比我们技术大队的专家多了一份巧思。尤其是她创新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能够根据物证结果推断案犯的犯罪动机、心理特征、家庭背景,甚至能够锁定案犯的居住地,她将这个称之为地理画像。”

“地理画像?”袁毅听得眼睛一亮,“这个厉害啊。”

第一次听到应松茂对新人有如此高的评价,袁毅收起了先前的戏谑,正色道:“我们审了那六个人贩子一夜,也没审出他们的埋尸地,姜凌能不能用那个什么地理画像的办法找出来?”

应松茂想了想:“不知道,不过可以问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