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秦铁山

姜凌与洛云琛对视一眼, 同时立定,声音响亮:“是!”

钟局没有说错,案子虽然难, 但正是因为难, 才需要新人、新办法。

这是挑战, 也是机会。

两人刚刚调到新岗位,正需要这么一个机会。

看到眼前这两个朝气蓬勃、双眼晶亮的年轻刑警,钟局脸上有了笑意,嘱咐道:“多向老同志学习,谦虚谨慎。但也不要有顾虑, 放开手脚好好干。”

“是。”

姜凌听明白了钟局的意思。

要尊重老同志,但不能被传统观念束缚, 只管往前冲,一切有钟局顶着呢。

洛云琛胆子大,不管是多大的领导,他有什么说什么:“这个案子没有目击证人, 没有画像需求,需要我们组做什么?”

钟局瞪了他一眼:“现在没有目击证人, 不代表永远没有。再说了, 你师父不是可以根据犯罪心理特征进行精准画像吗?你也可以和姜凌合作,她进行犯罪心理画像, 你再根据她的结果精准画像嘛。”

洛云琛感觉肩上沉甸甸的。

他师父林卫东的确有这本事,但他是徒弟, 是拜师才四年的徒弟啊!

师父那一身本领,建立在超高艺术素养、丰富阅人经验、深刻人性剖析的基础上。放眼整个京都,不,可以说整个华夏, 目前只有林卫东一人能行。

换一个人,绝对做不到。

反正,洛云琛现在还不行。

想到这里,洛云琛感觉脸有些发烫,犹犹豫豫地说:“我……”

姜凌打断了他的话,看着他的眼睛:“师兄,试试吧。”

既然父亲如此信任洛云琛,并且给出了心理画像与刑侦画像相结合的新路径,那不妨试一试。关键时刻,师兄可不能掉链子。

迎上姜凌的目光,洛云琛忽然像被注入无穷动力,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行,那我试试!”

——师妹在鼓励我!

——她终于接受我了?

——太好了,可以愉快地打配合了。

钟局欣慰地点了点头:“这才对嘛,不要怕,要敢闯敢干敢于创新。”

他又转头对秦铁山说:“老秦,又要辛苦你一下。多带带年轻人,把你的刑侦经验好好传授下去啊。”

秦铁山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当然!只要年轻人肯学,我倾囊相授。”

表完态之后,他目光炯炯盯着雷骁:“小雷,你现在是一大队的队长,这个案子要多费心,争取一周之内发现新线索、锁定嫌疑人。”

大家都知道,像这类线索极少的雨夜杀人案,必须走一个“快”字。

尽快找到目击证人;

尽快理清死者的社会关系,发现疑点;

尽快锁定嫌疑人。

如果不快,目击证人的记忆将会消退;社会关系疑点将会被掩盖;杀人凶手将潜逃离开,再无音讯。

雷骁知道轻重,立马挺胸抬头,声音响亮无比:“是!”

钟局桌上的电话响了,他一边接电话,一边挥了挥手:“行了,你们出去吧,抓紧时间开会,拟个计划给我。”

所有人都退出钟局办公室。

秦铁山看了一眼手表:“小雷,你从一大队、二大队抽调人手。小姜、小洛,你们全体组员,半个小时之后,3号会议室碰头。”

“是。”

姜凌与洛云琛利落回应之后,一起离开。

因为时间紧,两个人的步伐都很快,踏过安静的走廊,发出嗒嗒嗒地轻响。

一边走,洛云琛低声问:“你有没有一点头绪?”

姜凌:“嗯。”

洛云琛咬着牙:“师妹,我求你了,能不能不要老是嗯、嗯?多讲几个字行不行?”

姜凌看他有些恼了,不得不更为清晰地表达:“有一点想法,不过现在不好说,等开完会再说吧。”

洛云琛一听,眼睛里顿时绽放出亮亮的光芒:“你先和我说说呗。”

他听得一头雾水,毫无头绪,没想到师妹只听雷骁说了那些话就有想法了?

洛云琛现在只有一个字送给姜凌:牛!

姜凌看了他一眼,停下脚步。

洛云琛竖起了耳朵,准备洗耳恭听。

姜凌指了指他身旁:“你的办公室,到了。”

说罢,她快步走进自己的办公室,推门而入,将一肚子疑问的洛云琛关在了门外。

一进屋,李振良他们便围了上来:“怎么样?什么事?”

姜凌在会议桌旁坐下:“雨夜杀人案,21岁女大学生被害,目前线索很少。”

刚入职就遇到杀人案,三人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立刻拿着记本、钢笔坐在桌旁,做好记录的准备:“说说,你详细点说说。”

姜凌将雷骁的话转述了一遍。

李振良眉毛拧成了一条线:“秦队说得没错,杀人动机模糊、物证有限,人证缺失,这个案子很难破啊。”

周伟也有些紧张:“咱们一来就碰上连秦队都说难的案子,这……”感觉是地狱级开局啊,不会一来就砸了自家招牌吧?

刘浩然问:“咱们进专案组开会,需要提前准备点什么?”

姜凌:“带好纸笔做记录,少说多听。”

周伟苦笑:“秦队眼睛一瞪,刑侦支队哪一个不怕?我们是刚调过来的新人,哪里还敢说话?”

姜凌看了他一眼:“该我们发言的时候也别怂。钟局说了,要敢闯敢干敢创新。”

三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姜凌脸上:“组长,那你说怎么干,我们听你的。”

姜凌用手点了点桌面:“三定侦查法,定性质、定范围、定脸谱,咱们先抓紧时间简单理一下思路。”

李振良等人陷入思考。

崭新的办公室里有了短暂的宁静。

姜凌脑子里闪过前世看过的罪犯档案,快速进行检索。

在前世,这个案子最终成了悬案,否则在钟局办公室里听到柯小雨这个名字,就该触发姜凌对罪犯档案的记忆。

姜凌可以确认,在她活着的那段时间,晏市第九监狱的档案管理室里,没有这个案子的凶手档案。

但姜凌记得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

1994年6月的晏市雨夜杀人案轰动全城,医学院的女大学生个个噤若寒蝉,晚上根本不敢单独外出。尤其一到下雨的夜晚,只要宿舍里有一个人发出稍微大的声响,都会引来其他人的恐怖尖叫。

当年警方一无所获,引来骂声一片,秦队遗憾离职,直到死之前依旧惦记着这个案子。

最最可恨的是,一年之后、两年之后,当这起案件慢慢被人遗忘时,又在北城区老社区的诊所附近发生两起夜班护士被杀案,依旧是雨夜、被雨淋湿的书页、破碎的手表,这一回,被害护士的指甲缝里没有留下任何生物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