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案子(第2/3页)
然而,一股难以言喻的寒意,却悄然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滋生,并迅速蔓延开来。
城西,远离市中心的喧嚣,巨大的垃圾转运站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清晨五点半,天色微熹,薄雾混合着尘埃和浓重的腐臭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到得最早的清洁工老李头,准备开始一天的分类清理。
他驾驶着小型转运车,驶向堆积如山的垃圾堆。车灯划破昏暗,照亮了杂乱如山的废弃物。突然,他的目光被一堆黑色塑料袋旁一抹异样的颜色吸引——那是一种不自然的、僵直的苍白。
好奇心驱使他靠近了些。
下一秒,他全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那不是一个塑料模特,而是一个人!一个几乎□□的年轻女性,以一种极其扭曲、极不自然的姿势被丢弃在垃圾堆旁。
她的眼睛惊恐地圆睁着,瞳孔早已涣散,却凝固着生命最后一刻的无尽恐惧。苍白的皮肤上布满污秽,但更刺目的是那些纵横交错的、深可见骨的可怕伤口——主要集中在胸腹部,伤口边缘粗糙外翻,不像利刃所致,倒像是被某种笨重、粗糙的工具疯狂切割、捅刺过。创口周围有大片的暗红色血痂和污迹,显然出血量极大。
老李头胃里一阵翻江倒海,“哇”地一声吐了出来,双腿一软,瘫坐在地,牙齿得得作响,连滚带爬地嘶喊着:“死……死人了!杀人了——”
凄厉的喊叫声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现场很快被闻讯赶来的派出所民警封锁。接着,刑侦支队一大队成员以及技术大队、法医赶到。即使见惯了各种现场,眼前的景象依然让这些老刑警们倒吸一口凉气。
技术大队的灯光将这片污秽之地照得雪亮。拍照、录像、拉警戒线……程序有条不紊,但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凝重。
“太惨了!”年轻的法医助理忍不住别过头去。
法医老陈蹲在尸体旁,眉头紧锁,仔细查验:“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10点到凌晨1点之间。致命伤可能是心脏部位的这一下,但是,这个手法……”
他顿了顿,指着那些伤口:“你们看,创口边缘很不整齐,深度不一,角度混乱。凶手用的肯定不是专业的刀具,像是某种临时凑合的工具,具体是什么工具暂时不能确认,但看这伤痕工具并不锋利。攻击带有明显的过度杀戮倾向,充满愤怒和宣泄。手腕、脚踝、颈脖有勒痕,部分皮肤被剥下,身体严重脱水,推测被害前被囚禁、遭受非人虐待。”
技术大队负责人补充道:“现场痕迹保留得很完整。除了被害人的,我们还在尸体旁边提取到了至少两种清晰的、不属于这里的鞋印,44码,运动鞋底花纹。旁边还有凌乱的拖拽痕迹,以及几处疑似凶手留下的指纹。凶手似乎很匆忙,或者说,很业余,但偏偏又极其残忍。”
雷骁赶到现场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地狱般的景象和初步的勘查结果。他铁青着脸,下达命令:“严格控制消息!技术人员给我掘地三尺也要把证据挖出来!走访组,以这里为中心,辐射所有可能看到、听到异常的人!妈的,国庆前出这事……”
消息被努力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但“城西垃圾站发现被剥皮的女尸”这样的骇人传闻,还是悄无声息地在小范围内扩散开来,为全城迎国庆的喜悦氛围添上了隐晦的不安。
仅仅过了两天,这种不安就演变成了实质性的恐慌。
第二起案件发生在发生在东郊的一个废弃小公园里。
被害人是一名晚上抄近道回家的夜大女生。她的腹部遭受了重复性的刺戳,有开腹痕迹,部分内脏缺失,伤口凌乱密集。尸体被部分掩盖在落叶下,掩盖得十分仓促马虎。现场发现了非受害人的毛发,一堆呕吐物,以及一个被踩碎了的、劣质的塑料打火机。
没等警方理清头绪,第三天晚上,第三起案件发生在城北一个待拆迁的棚户区深处。
夜间独行回家的女工,在一条没有路灯的巷子里遇袭。受害者同样死状凄惨,颈部有深切的割伤,几乎斩首,但刀具显然不够锋利,留下了锯齿状的恐怖创面。
现场同样留下了杂乱的脚印、一枚可能是挣扎中脱落的廉价纽扣,以及半枚模糊的掌纹。
和前面两起案件不同的是,尸体旁边有一些有血写下的符号,字体扭曲零乱,上面画了大大的几个“X”,看不清楚到底画了些什么。
一周之内,三起命案!都是夜间独行女性!死法极其残忍。
这一次,消息再也捂不住了。
“又一个!听说死得更惨!”
“专挑晚上落单的女的下手!”
“是不是同一个人干的?”
“听说又是剥皮,又是剖腹砍头的,太可怕了!晚上千万别出门了!”
恐慌像瘟疫一样在市民中,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飞速蔓延。
傍晚时分,街上行人明显减少,女性更是寥寥无几。出租车和摩的生意突然好了起来,但司机们也提心吊胆,就怕晚上出门被杀。
各种版本的谣言通过口耳相传、公用电话、甚至刚刚兴起的网络聊天室和BBS论坛,添油加醋地传播着。
“变态连环杀手”、“专杀女人”、“外国流窜来的”、“警方束手无策”……这些词汇像一大团乌云笼罩在晏城上空,国庆前夕的喜庆氛围被冲刷得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弥漫全城的恐惧和猜疑。
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开始整天堵在市公安局门口,要求给个说法。死者家属披麻戴孝跪在市政府门口喊冤,哭号着要血债血偿。上级领导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措辞越来越严厉,要求限期破案的压力如同巨石,重重压在每一个参战民警的心上。
刑侦支队会议室,烟雾缭绕,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黑板上写满了三起案件的信息,线索杂乱如麻,又似乎隐隐指向某个方向,却始终隔着一层迷雾。
雷骁眼睛里布满血丝,声音因为连续熬夜和焦虑变得沙哑。
“我们先从现有的证据出发进行分析。鞋印对比了,是市面上最常见的解放鞋和一款运动鞋,销量巨大,无从查起。指纹和掌纹不全,数据中心做过比对,没结果,可能凶手没前科,也可能是流窜作案我们数据库里没有存档,也可能指纹不清晰无法比对。纽扣、打火机都是最普通不过的东西,来源无法追查,总之……连技术大队、数据中心现在也束手无策!”
雷骁咬着牙说话:“城西垃圾站、东郊废弃小公园、城北棚户区,案发地点相距百里,忽东忽西,毫无章法可言。凶手到底想要干什么?他的犯罪动机是什么?还会不会继续犯案?什么时候动手?在哪动手?我们查了四天,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