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她的那几年 等住了几天他才回……

等住了几天他才回过味来, 他就说嘛,怎么一家子上上下下,从祖父祖母到姨娘们再到仆从对他的态度跟几年前一比简直天差地别, 原来是父亲身体不好, 家里可不就只有他一个男丁了。

他冷眼看着,就连同父异母的小妹妹,哪怕没了母亲的庇护,在家里也无人敢怠慢,两个姨娘对她更是殷勤的不行,她们都无儿女傍身, 可不得为自己打算打算。

江柔今年快八岁了,也是晓事的年纪了, 知道这个哥哥未来会是陈府的顶梁柱, 也会主动示好。她文文静静的,看着不似她生母那样心狠手辣之人。再说上一代的恩怨不能报在下一代身上, 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不能波及无辜之人。本着这样的原则,对待这个妹妹的示好,陈江远也释放了善意。

只是没想到他释放出的善意, 对方回馈他的竟是一本页面泛黄的《幼学琼林》。见她避开众人给自己这本书, 他颇为不解。陈江柔左右看了看, 见廊下无人走动,才悄悄在他耳边小语道, “这是我娘临死前给我的, 让我交给二姐。可惜我没有机会见到她,哥哥若是见了,帮我转交给她吧, 这样我也算完成了我娘的嘱托。”

既然是那女人临死前交托的,必然是极为重要之物。而要交给他姐姐,那此事肯定与她有关。到底是什么事呢?他想破头也想不出来。既然想不出,那所有的线索就都在这本书上。

虽然这本启蒙书他小的时候也学了,但是时间久远,他还没有那种记忆力:时至今日连注释都能一字不差的记住。而且他看的那本至今还在嵩阳城,并没有带来,所以无从对比。

他担心书中有诈,才来书肆又重新购置了一本《幼学琼林》,想拿回去一字一句比照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才碰到了岳大哥。

陈思远让跟着的小厮回去给家里报信,就说不回去吃饭了,顺便也帮岳展报个信。小厮得了令就赶紧回去了。

等到了千味楼,岳展发现这是一处刚开的铺子。与其他酒楼不同,这家酒楼布置的分外雅致,虽然还是正月里,各处花瓶里就插满了灼灼盛开的鲜花,装点的整个酒楼春意盎然。岳展好奇,走过去摸了摸才发现竟然都是假花,这可是在大魏朝,不是现代,能做到以假乱真,属实难得。

两人因为来的早,所以在二楼选了个靠窗的好位置坐下。两人相互说了彼此的近况,岳展隐去了一路的打打杀杀,这种事只能烂在肚子里,说了等于害了人家,只捡了些趣事说给他听。

陈思远也将他回府的经历一一告知。直叹他从陈府弃子一跃成为府里的独苗,待遇跟当日回府简直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怎么说,结果是好的,岳展也真心为他高兴,对他也彻底放心下来。

两人边吃边聊,陈思远聊完自己,突然话锋一转,满眼认真的问岳展,“岳大哥,你觉得这家店怎么样?这里的饭菜合意吗?”

岳展点点头,“环境布置的让人一进来就身心愉悦,饭菜嘛,应和了千味楼的名字,不仅南北菜系都有,最重要的是竟然重现了很多古书上菜方和点心,这家店的店主应该是个有巧思之人。”

陈思远听后,嘴上的酒窝更深了,“这老板啊,你也认识。”

“哦?我竟不知我交友什么时候这么广了,还认识这里的老板?”

正说着最后一道菜也上来了,“这是千山酥。”年轻的女子一边上菜一边介绍。

千山酥?名字起的好呀!大气!只是他们好像没点过这道菜呀。

“我不记得点过这道点心啊!你是不是上错了。”岳展抬头见是个陌生的女子,她打扮普通,穿着灰褐色长裙,头发盘着做妇人打扮,五官并不出彩,脸上长有很多雀斑,唯有一双眼睛颇为灵动。

那女子听后并没有将菜撤下去,而是笑语晏晏的看着他,“没有错,这千山酥出自白昼俯层台,千山万山月。多亏岳大哥,我们姐弟如今才能登临琼楼,俯瞰千山。”

“你是~陈姑娘?”他慢慢站起身来,不确定的看看她,又一副问询的样子望向陈思远。

“认不出来吧?”陈思远眉眼带笑,“我刚见的时候也被唬了一跳。我姐这易容术现在本事了得啊!除非火眼金睛,不然可真看不出端倪。”之前他姐去看他的时候没有易容,这次他回京来千味楼找他姐,找了一圈没找见人,还好他姐先开口叫他,不然真是姐弟相见不相识啊!

“做生意成日抛头露面的,这样也少些麻烦,让岳大哥见笑了。”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美貌对有些人来说恨不能展示一二,以期获取金钱,攀附权力、地位,可对有些想自立的人来说却是累赘,少安宁,多烦忧,还要掩饰一二。

“陈姑娘莫要妄自菲薄,你这一手练的比当年更甚,现在可以说神乎其技了,在下拜服。”见他这样夸自己,陈江冉又推让了一番。

现在店里有伙计们,自然不需要她,多年未见,再见免不了絮叨一番,三人一并落座又继续聊起来。

岳展见她盘着妇人的发髻,不免多问了一句,“我竟不知你什么时候成亲了?”

说到这个,陈江冉先给二人斟茶,坐定后又抚了抚耳际的碎发,故作轻松的说道,“是啊,这是去年的事了。”

“成亲?什么成亲?”小远听着云里雾里的,不是装扮成这样,只为掩人耳目吗?岳展侧头见小远一脸惊讶,他竟不知情?

“我本也打算要告诉你呢,你迟早也会知道的,只是这个事就说来话长了。”她对着小远眼神永远像母亲一样温柔。

说着她开始陆续讲起她这几年的经历。

刚开始她在嵩阳城卖她的针线活,她做的腰绳上的花朵栩栩如生,岳展当时就建议她可以做假花花束,尤其是秋冬时间,百花凋零的时间肯定大卖。

她按照他的思路开始尝试着做。真正做起来好像也不难,将布印染折叠后,粘在绿色的假枝上再修剪修剪,一朵栩栩如生的鲜花就在她手里诞生了。这方面她仿佛真的有天赋,她发现易容术跟做假花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左不过是由装扮人变成装扮花儿罢了。

做到以假乱真后,她盘了个铺子,做起了这个小生意,因为之前没有人卖过,而且嵩阳城位于大魏的最北边,这里冬季时间更长,花朵的花期非常短,开张的时间又是冬天,所以生意好得不得了。

她因此着实发了一笔银子,赔钱的时候没人注意,发财了个个儿就跟闻着腥的猫一样盯了过来。

偷师的都算好人了,有人断了她印染的原料想逼她自己乖乖交出本事,还有的见她是个被除族的孤女,有手艺又有这么大一个庄子,最最关键的是,是个这么标志的美人儿,就要逼良为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