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通州老太太还没踏上京城地界,距离皇宫还有几天路程时,宫里气氛明显有点不一样了。

尤其是康淑妃的玉福宫,明显多了不少人气儿。

其实自打老太太从通州启程,往玉福宫去的妃嫔就多了不少。不过后面老太太行程有点慢,玉福宫热闹了一阵子又冷清了不少,但比着以前人还是很多。

现在老太太即将入宫,玉福宫陡然又热闹起来。

只是康淑妃性格冷清,只是接待那些妃嫔一会儿,并没有和她们多交往。

皇后的永坤宫除了人心浮躁些外,倒是看不出什么,毕竟皇帝生母来不来京城她都是皇后。

不过真要说起来,老太太在通州和入了京还是不一样。

以前宫里的太后甭管是真的不想管事还是碍于身份不想管事,太后宫门紧闭,后宫大小事务全凭皇后做主。就算后来皇上命秦贵妃协理六宫,但秦贵妃一般情况下都不怎么插手后宫事务,而通州老太太一来,那真是压在皇后头上的一座大山。

如果有可能,皇后可能更希望老太太呆在通州。

至于秦贵妃,秦贵妃想开了。

一开始,她愁啊,愁得睡不着,天天胡思乱想。

只是这老太太今天不到,明天也不来,时间久了,秦贵妃暂时把这事忘在了脑后。

直到再次听闻老太太马上要入京的消息,秦贵妃又愁了起来。

这天,萧宴宁突然她面前惊奇道:“母妃,你的眼底下面好黑。”

秦贵妃脸色一僵,长得美也爱美,看到自己脸她心情就好。而现在她听到了什么?秦贵妃飞快扑到镜子前,一看里面的自己差点晕倒,岂止是眼圈黑,她整张脸都很憔悴,皮肤粗糙,这哪里有美人的风范。

秦贵妃望着自己的脸不敢置信地揪了揪,这几天她心烦,都没怎么好好照过镜子。

现在这么一瞧,可不就瞧出问题了。

再这样下去,她不是愁,而是丑。

小小的萧宴宁走到她跟前一脸关心:“母妃,你怎么了?”

“小七啊,你祖母就要来了,母妃心里有点慌。”秦贵妃望着镜子中的自己和儿子忧伤道。

“母妃心里不慌了,那祖母还会来吗?”萧宴宁懵懂地问。

“自然要来。”秦贵妃喃喃道。

“那母妃还是不要慌了,反正该来的总会来,挡不住的。”萧宴宁随口道,然后他伸手摸了摸秦贵妃的眼睛:“母妃眼圈也不要黑黑了。”

秦贵妃抓着他的手,望着他一脸感动:“母妃别的都不怕,就担心你祖母没见过你,对你陌生。”更直白的说法是害怕老太太不喜欢萧宴宁,但秦贵妃不能把话说得这么明。

萧宴宁毕竟才五岁多,还是个藏不住事情的年龄,小七又不足够沉稳,万一被人套出话来,那就不好了。

萧宴宁眨眨眼:“母妃不怕,祖母和小七陌生,小七和她也陌生,我们以后多熟悉熟悉就不陌生了。”

“要是有人不喜欢小七怎么办?”秦贵妃拐弯抹角道。

萧宴宁用手拍了拍自己的胸口:“不喜欢也没关系,小七又不是金元宝,不会人人都喜欢。小七有母妃喜欢,父皇喜欢,其他娘娘、姐姐们和哥哥们喜欢就够了。”他把人说的这么全,主要是怕隔墙有耳。

哪个宫都不是万无一失,谁知道永芷宫暗处有没有藏着鬼。

秦贵妃被萧宴宁这话震住了,觉得他说的十分有道理,同时又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可爱了,还会自己拍自己,自己哄自己呢。

秦贵妃那颗提着的心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她对皇帝生母的到来之所以不安,因为她是皇上生母,能左右皇上的情绪,但她和太后出自秦家,身份早已注定,不可更改。老太太要是不喜欢她,她就算跪下把头磕破也没用。

与其诚惶诚恐,倒不如什么也不想。到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万一,万一老太太是个好相处的,她就让人在宫里摆一座佛像,天天烧香。

于是从这天开始,秦贵妃的心思都放在了保养那张脸上,她早睡早起,每天都精心细致地护理着皮肤。那即将到来的通州老太太,和自己的皮肤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喜欢眼底不黑的母妃。”萧宴宁趴在秦贵妃怀里说:“母妃就要好看。”什么人来,什么人走,秦贵妃都要精精致致才好。

每天美美哒,取悦自己。

秦贵妃的不安也被皇帝察觉了,在老太太即将入京时,皇帝还特意前来永芷宫安慰了秦贵妃一番。

话未挑明,但里面的意思无非是不会让人为难她和萧宴宁。

秦贵妃听罢莞尔一笑:“臣妾听皇后娘娘说过,母亲性格极好,是极易相处的人。只是臣妾到底未曾同母亲见过面,一时有些惶恐。让皇上担心了。”

“有朕在,不用惶恐。”皇帝低声道。

秦贵妃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里面满是信任和欢喜。

皇帝看着她低声笑出声。

该来的总会来,躲也躲不掉。

通州老太太虽被封太后,但还未被正式加封为皇太后。大抵要等皇帝为生父追加庙号、谥号之后,并把生父神位奉于太庙,地位和历代皇帝相同,享受和历代帝王同样的香火,那老太太就是真正的皇太后了。

如今因为身份问题,在迎接方面必然不能按照皇太后的礼制,要是皇帝执意如此,大抵又是一批人以命相谏。皇帝这次倒没这般行事。

老太太入京那天,太子率领众皇子相迎,同行的有为数不多的臣子,主要是礼部官员,并非百官。

萧宴宁作为老太太的孙子自然也在迎接老太太的队伍里面。

他们一大早就在城门口等待,入城门的这一路,前两天就已被清扫了一遍,正所谓黄土垫道,清水洒路。

城门前,禁军两侧守卫,看热闹的老百姓站在禁军身后,扯着脖子往里面看的,都想见一见宫里的贵人长什么样。

太子他们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

好在城门前够宽阔够大,还有地方坐,不至于一直站着,要不然四个小时,就萧宴宁那小身板,早就扛不住了。

等有侍卫前来禀告,说老太太的队伍离送城门还有三里地时,太子携众皇子起身等候。

这皇子间的站位其实也有讲究,按照身份和礼仪规范来排列,当遵循嫡庶、长幼、爵位和皇帝旨意等顺利排列站队。

皇子中身份最贵重的自然是太子,其次其余人身上都没有爵位,便按照长幼顺序站立,于是年龄最小个头最矮的萧宴宁站在了最后。

其实皇帝本来想以萧宴宁年幼为由,想他站在太子旁边,以便太子照顾他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