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3页)

康王:“太子所言极是。”

安王:“儿臣愿前往西疆,守边境。”

皇帝静静地看着三位皇子表态。

徐渊和杜检观察着皇帝神色,两人正在心里琢磨着要怎么开口,秦追已站出来,他神色凝重声音里满是寒意:“皇上,我大齐乃是天朝上国,我上国之民间见下国之主都不跪拜。西羌今日竟敢拿这国书相要挟,说是要同我大齐结秦晋之好,何尝不是想要羞辱我主。我主受辱,臣当以死护之。公主绝不可前去和亲!”

刚才正吵架的朝臣一听秦追这话,心下一凛,心想,这话说的也太严重了些,怎么就扯到君辱臣死了。

有人想说什么,徐渊和杜检也跟着沉声道:“秦大人所言极是,公主不可和亲。”

百官一看三位阁老的表现,立刻明白这是皇帝的心思。

众人心下一紧,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只见皇帝猛然站起身,他脸上的平静完全被打破,整个人像是一只暴怒的狮子,眼睛都红了:“秦卿说的话众卿都听明白了吗?我上国之民都不用跪拜他下国之主,如今他西羌想让朕跪在他脚下……”

皇帝这话一出,群臣都跪了下去。

刚才说赞同和亲者脸色苍白,冷汗都出来了。

“你们告诉朕,这是国书吗?这是羞辱!!若非有人叛国投敌,梁绍岂会兵败?他西羌早就是朕囊中之物,如今他哪来的脸敢让朕送公主去和亲。”

“朕告诉你们,他西羌要打,朕就接着和他打。国库要是拿不出银子,朕就拿私库来补,缺粮草,朕就把皇庄所有的粮食和马匹都拿去支援西疆。朕就不信,收不回青州。”

皇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群臣从未见皇帝有如此愤怒的样子,以前就算是天大的事,也会拖上几天,让群臣商议一下。而今天,皇帝直接驳了送公主和亲之事。

最后皇帝可以说是怒气冲冲地甩袖离开。

那些赞同者腿都软了,皇帝虽然没当朝处置他们,但他们这辈子也到头了。

有人想让徐渊和杜检提点下,刚走进,两位老狐狸已经开溜了。

走出大殿,看着秦追离开的背影,徐渊看着杜检笑道:“秦大人深知帝心。”说罢这话,他看着杜检身后的户部侍郎张笑意味深长道:“张大人和秦大人差不了几岁,官场上的事得多向秦大人学习。”

张笑乃寒门之士,是皇帝最先提拔之辈,是纯臣。

听闻这话他也看向秦追,秦追年纪不大却稳坐首辅之位,天大的事在眼前发生,他都仪态满满。

杜检也笑道:“张侍郎,徐阁老这是在提点你,。秦大人有那样的家世,又是前朝旧臣,却深得帝心,难得,实在是难得。张侍郎常年在皇上身边伺候,以后多学着点才好。”

能不难得吗?秦家的身份有多敏感。

先皇旧臣这些年被皇帝杀的杀换的换,而秦追呢,顶着秦家的名头从前是首辅,现在还是首辅。

张笑是皇帝一手提上来的,皇帝对张笑的信任也许比秦追要深,但论谁被看重,张笑远不如秦追。

而同样,在洞简皇帝心思方面,徐渊和杜检这两位皇帝提拔上来的内阁大臣,也比不过秦追。

好比这次,两人明明也察觉到皇帝不愿和亲的心思,只是在他们还犹豫着该怎么开口才能把话说得更圆满时,秦追已经张口把皇帝想要说的话表达了出来。

甚至可以说是完美戳中了皇帝的。

想到这些,张笑神色恭敬:“多谢两位大人提点,下官定会向秦大人好好学习。”

说完这话,张笑以家中有事为由先行离开。

徐渊和杜检相互看了眼,都笑了。

内阁大臣之间也会相互竞争相互贬低,只是有时为了同一个目标,也会暂时相互合作。

徐渊和杜检现在就是合作期。

**

皇帝下朝之后心绪还不是很稳。

他没回乾安殿,直接去了后宫。

前朝的事后宫很快就传遍了,得知皇帝并没有让公主和亲之意,皇后、温修容和文昭仪先是一愣,随即就高兴起来。

后宫之事向来瞒不过皇帝,知道和亲之事传开后,后宫妃嫔的动向,皇帝心里一时很不是滋味。

他动了动嘴,原本想去皇后的永坤宫,只是话到嘴边,皇帝拐了弯道:“永芷宫。”

刘海忙让人摆驾永芷宫。

到了永芷宫,皇帝看到的就是秦贵妃脸上掩饰不住的笑意。

皇帝把人扶起来,有些纳闷:“怎么这么高兴?”

秦贵妃忍着笑,认真道:“臣妾说之前想求个恩典,求皇上不要治罪。”

皇帝:“怎么就扯到治罪了,说罢,朕不治你的罪。”

秦贵妃这才笑道:“是公主和亲之事……”看皇帝脸色瞬间有点不好看,秦贵妃忙道:“臣妾知道后宫不该干政,并非有意想讨论此事。只是公主和亲也算是家事,再说皇上刚才都说了不治臣妾的罪。”

“这算什么国事。朕说话算话,公主和亲怎么了?”皇帝道。

秦贵妃看他神色还算平静,于是眉眼里都含了笑意:“公主和亲之事刚传到后宫,大家都在讨论,小七当时就说皇上不会同意和亲,皇上和小七不愧是父子连心,都让他给说中了。”

“什么?”皇帝愣了下,来了兴致:“小七说什么了?”

秦贵妃把萧宴宁的话重复了一遍,皇帝听闻,心情十分复杂,坐在那里许久都没说话。

秦贵妃脸上的笑意也慢慢下去了,她道:“皇上,小七年幼无知,胡言乱语,你就不要和他计较了。”

皇帝回过神,他笑道:“朕没有怪他,也不会和他计较,反而还会重重赏他。”

秦贵妃:“……”皇帝心思真难猜,一会儿阴一会儿晴,不过是一句话而已,怎么就得赏赐了。

萧宴宁听到皇帝在朝堂上大发雷霆的事,他乐了。

他就说他这个皇帝爹的性格倔,不可能接受西羌的和亲。

那些劝和的大臣以后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萧宴宁有些幸灾乐祸。

再说,西羌现在敢和大齐打仗吗?

它也不敢,西羌的人也是人,一仗下来,他们也死了不少,也需要休养。

大齐国库紧张,他们更不充裕。

想用这招恶心人,只要皇帝足够强势,他就算想动也不敢乱动。

也不是每件事都用和亲解决。

后面的事就如同萧宴宁所料,皇帝非但没有同意和亲,甚至还下旨西疆,随时开战。

为了表明决心,皇帝还把安王萧宴和给派到西疆走了一圈。

皇子坐镇,西疆士气大增。

西羌有几次想动,最终愣是没敢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