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2/2页)

再后来,看到西羌的所作所为,很多人也没时间害怕、恐惧和难过了。

愤恨代替了一切。

如今梁靖立下大功,安王再次问:“要不要给七弟写信?”

现在战事暂时告一段路,很多人都会联系家人,梁靖肯定会给霍氏去信,至于萧宴宁那里,要是梁靖愿意写,安王可以让人帮他送去。

梁靖这次点了点头。

他想要说的话很多很多,但拿起笔却不知道该写什么。

安王也没催他,不知道过了多久,梁靖写了四个字,一切平安。

看着他的字,安王扭了扭眼。

实话实说,字有点丑。

***

萧宴宁从皇帝那里拿到梁靖的来信时,这一年都快过去了。

一般来说,皇子不该和边疆将士有太多牵扯,更别提书信来往了,容易让人起疑心。

安王也是犹豫了许久,最后还是决定直接让皇帝代为转交。

就萧宴宁和梁靖那关系,本来坦坦荡荡,要是让别人转来转去更有嫌疑。

梁靖给萧宴宁的那封信安王连火漆都没盖。

至于皇帝会不会看,谁也不知道。

总之,信来得很坦荡。

萧宴宁等了大半年,终于等来了梁靖的消息。

本来还以为他会有很多话要同自己说,想说的话应该几页纸都写不完吧。

兴致勃勃打开信一看,就四个字。

平安,能来信,自然是平安。

可就没有别的话了?

战场上害不害怕?为什么要拼命登城墙?有没有受伤?

这些都没有写吗?

萧宴宁不相信,拿着信翻来覆去的看,他甚至还把信拿去用火烤了,又在太阳底下照照,看看有没有其他隐秘起来的消息。

结果什么都没有。

萧宴宁还想用水湿湿,最后作罢。

染了水,怕是四个字都要没了。

怪不得摸着信封那么薄,他还以为梁靖的字写得比较小呢。

萧宴宁有点生气,刚开始听到梁靖不要命的立功时,他生气且担忧,担心占大部分。

现在纯纯生气。

这本来是不该有的情绪,但萧宴宁有点控制不住。

他甚至有点幼稚地想,梁靖不想写信就不写,写不写自己都不在意。

萧宴宁恶狠狠盯着手中的信,最后还是打开自己的小宝箱,把那信放在了里面。

这样的小宝箱,萧宴宁有好多,里面都装着金银珠宝,现在又多了一封信。

***

战争不会因为收回一座城池立刻结束。

西羌那边不愿意,大齐这边更不愿意。

大齐这次想要趁机打断西羌的脊梁,让它从此以后再也不敢作威作福。

而在京城,东宫最近一直处在风波中。

东宫李选侍有孕,前去给太子妃请安,在太子妃那里喝了一杯茶,回自己住处没过多久腹痛难忍身下落红,孩子没了。

事关太子子嗣,皇后听说这件事后很是生气,立刻派人前去查证此事,所有证据都指向太子妃。

这时,太子出面保下太子妃,让皇后细查,没过多久就查出此事的确非太子妃所为。

而受宠颇深的李选侍渐渐没了消息。

东宫内院之事本是太子私事,然而太子是储君。

身为储君,本就受人瞩目,一言一行都要受人监督。如今太子内院接二连三出现一些事端,在一些臣子眼里,便是太子未曾管理好内院之事,事情传了出去,被人当做笑话取乐,有损太子威仪。

还有臣子趁机上折子,说太子性格过于优柔寡断。

皇帝看着折子把太子叫到跟前,让他好生反省,不要让内院之时闹到朝堂之上。

萧宴宁听了皱起眉头。

东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都不知道,只是李选侍那么受宠,突然没了消息这件事有点让他在意。

是李选侍做了什么吗?

还有那些大臣怎么回事,现在上折子说太子优柔寡断,那再过些时日是不是就可以说,太子优柔寡断难当大任?

再过些时日,是不是就会有人上折子说太子德行有亏?

慢慢的,太子的名声是不是就垮了?

想到这些,萧宴宁突然有种无力感。

这是随着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什么妖魔鬼怪都想现身了?

没过多久,静王被皇帝训斥了一番。

萧宴宁听到消息,说是上折子说太子优柔寡断的大臣和静王妃母族有点关系。

萧宴宁无语,他那几个哥哥都入了朝,又都成了亲,都因姻亲关系有了一定势力。

他那六哥近些年因为康淑妃的身份问题被蒋太后宠着,但他那六哥又不是个蠢货,要真是想对太子做什么,也不至于让自家王妃出面吧。

这种事一查便知,完全属于偷鸡不成蚀把米,被皇帝发现,那不是纯属于糟心吗?

不过万一呢,万一老六就是表面犯蠢,准备扮猪吃老虎呢。

又或者是太子知道静王最近不安分,故意借机给他一个教训?

想到这里,萧宴宁心道,完蛋了。

他的思想被这个朝代腐蚀了,遇事竟然不能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而是开始怀疑,进行分析。

这样下去,他肯定越来越像他那个皇帝爹。

动不动就起疑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