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2/2页)
京城这些破事他还没彻底捋出头绪,暂时不能告知梁靖自己心中的想法,呆在京城也好,他会竭尽全力护着身边的人。
梁靖听懂了他话里的意思,他神色认真:“宴宁哥哥,我会保护好自己,你也是。”
京城最近表面平静私下动荡的厉害,萧宴宁是皇子,他很怕萧宴宁落到安王的境地。
“不会的。”萧宴宁摆弄着他的手轻声道,只是他的承诺。
这辈子,他身边有很多爱自己的人,他得到了亲情有了爱情,他很惜命。
未来的路也许不怎么好走,但他绝不会因为艰难而退缩。
说来自打听到永芷宫出事,萧宴宁的心一直在悬着,整个人的神经都在紧绷着、扭曲着,生怕一个不小心会带着秦贵妃落入别人的圈套。
回到王府,看到梁靖时,他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他在宫里小心翼翼应付突发状况时,有人在王府一直等着他回来。
他不是孤立无援,他身边有了梁靖。
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明明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人,却可以让他放松心神。
情绪在梁靖这里得到了安抚,连带萧宴宁快要崩溃的心神都跟着松懈了几分。
砚喜早就把四周服侍的人打发了,他守在院子前。
视线不经意地看到房内的情况,萧宴宁抓着梁靖的手不知道说着什么,梁靖突然就笑了。
砚喜:“……”
砚喜面无表情地收回了目光。
有时他觉得自己的命很好,身为福王府大管家,认识他的人谁不给他三分颜面,走在大街上都趾高气昂的厉害,可有时他觉得自己的命很苦。
好比现在,他的命就比黄连还苦。
萧宴宁在他跟前从未避讳过和梁靖之间的事,甚至还私下吩咐过他,帮梁靖做遮掩。
可是,可是这种事为什么要让他知道。但凡梁靖不是个男子,他就不用愁了。
砚喜觉得自己被劈成了两半,一半因萧宴宁对自己的信任而欢喜,另一半则愁得想要揪头发。
守着这样的秘密,他夜里都睡不安稳,生怕自己一个秃噜嘴把秘密抖落出去。
到时,第一个完蛋的就是他。
***
开印上朝第一天,皇帝就看到了满案头弹劾秦贵妃弹劾秦家甚至弹劾萧宴宁的折子。
有些朝臣很自然地把太子的身体情况和永芷宫的厌胜之术联系在一起,他们就说太子有时跟换了一个人似的,绝对是有人在背后作怪,现在被他们逮到把柄了吧。
秦贵妃这么做,无非是想让萧宴宁上位。
这种心思要不得。
秦贵妃必须要受到惩罚,必须要削弱秦家的势力,至于萧宴宁,萧宴宁新年第一天上朝就没来上朝,说是脚疼,要休养几天,这敷衍的理由让皇帝都无语了。
朝臣觉得,福王虽是朽木,但也不能不防,他是得利者,自然要在弹劾范围。
总之,弹劾,弹劾,还是弹劾。
皇帝看着折子头疼。
厌胜之事出现两天,蒋太后又病了。这一病到了现在还没起身。
这让有些朝臣更兴奋了,永芷宫可不只诅咒了太子还诅咒了蒋太后。
蒋太后这病情就是证据。
也是基于这个原因,皇帝明明身体也有点不适,他愣是坚持开印上朝。
他怕自己不出现,会更加坐实永芷宫的罪名。
而这个时候,秦太后也病了。
皇帝终于有了借口把那些弹劾的折子都打回去:“厌胜之术本来也没查清是不是皇贵妃所谓,如今福王脚疼、太后也病了,总不能说也是受厌胜之术影响的吧。”
“那些东西朕已让钦天监烧掉了,不会影响母亲、朕和太子的身体。不过,做下此事之人,朕绝不包庇。”
皇帝开口,厌胜之术暂时到此为止。
而真正的开年第一案,对准的是太子。
御史胡游弹劾太子私德有失,说太子和南诏关系甚密。
胡游就是上次一次弹劾七个皇子的御史,那可是一战成名,当时他弹劾太子的名义就是德行有失。
后来被皇帝强压下去。
这次胡游更过分,说太子当年南疆失踪之际和南诏女子孕有一子。
胡游在朝堂上放下这么一个大雷,把皇帝震得都说不出来话了。
内阁大臣,户部侍郎张笑等大臣立刻跳出来说胡游荒唐。
胡游毫不畏惧,他道:“皇上若不信,可召来安王和福王,当时那母子二人被追杀时,还是安王把人救下的。”
“那和福王有什么关系。”秦追在朝堂上罕见流露出一丝厉色。
胡游:“……据说安王救人的地方离福王庄子不远,安王救人时,福王也在场。”
秦追冷笑:“据说,胡大人言辞凿凿,本官还以为是胡御史亲眼看到了。”
胡游没搭理他,而是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这是太子自幼带在身上的贴身之物,太子该不会不认识吧。”
“呈上来。”皇帝终于回过神,他看了太子一眼,语气泛冷。
对皇帝来说,和外族女子,尤其是还处在敌对中的外族女子有子嗣,是一桩风流美谈。
对一个皇子,哪怕太子来说,这就是送到别人手中的把柄。
作者有话说:
有错字回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