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2/3页)

萧宴宁垂眸沉声道:“父皇,朝堂上站着的官员,有一个说一个,不管他是姓秦还是姓刘,不管他是在京城还是在京外,只要能实心做事,那就能当这个官。反过来说,管他姓秦还是姓刘,只要犯了事,该住牢住牢,该罢官罢官就是。”

皇帝眨了眨眼又眨了眨,他道:“秦追和秦昭这些人犯事你也这态度。”

萧宴宁没有吭声。

皇帝脱口道:“你这样可真就成孤家寡人了。”

包括皇帝在内,也不能随心所欲,遇到一些事,也要掂量考虑。

皇帝见过不少孤臣,还第一次见有人准备做孤君呢。

单凭对错,不论人情。

这样的臣子都不怎么受人待见,这样的君王得多遭人恨。

萧宴宁:“这样的孤家寡人,儿臣觉得挺好。”

皇帝看着他,上上下下看着。

皇帝突然悟了,他就说自己以前怎么没发现萧宴宁有登高的心思,他还以为自己看走了眼。现在他明白了,萧宴宁心中所想和常人不一样,皇帝敢说,除了萧宴宁其他皇子没人有这样的想法。

皇帝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萧宴宁这想法也太单纯了些。

成亲是利益相绑,官员之间相互提携也是一样。

萧宴宁真这样,那名声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皇帝:“你就不怕自己在史书上的名声……”

萧宴宁:“父皇,人生短短几十年,儿臣不看重个人名声。”他很想说,太看重名声活得太累。一想到皇帝都这样一辈子了,他说这话不合适,于是便没吭声。

皇帝发现自己怎么说都说不过萧宴宁,也不知道萧宴宁这脑子怎么长的,这么拧巴。

正在这时,秦贵妃来了。

萧宴宁向秦贵妃行礼:“母妃。”

秦贵妃笑:“给皇上请安也不知道劝皇上把药趁热喝了。”

皇帝:“……”

萧宴宁:“……”

秦贵妃端起药碗,抿了口:“是有点凉了呢。”

“凉了就要观海去热一热。”皇帝看秦贵妃眉头都皱一起了,忍不住道:“是不是观海见到你多嘴多舌和你说了朕没吃药?”

秦贵妃:“皇上,观海哪会多嘴。臣妾有眼睛,看得到。”

一碗药未动放在那里,她看不见才怪。

皇帝:“……”

秦贵妃来了,萧宴宁也不想在这里继续讨人厌,于是道:“父皇,母妃,儿臣告退。”

皇帝:“去吧。”

秦贵妃:“天冷,下次入宫多添点衣裳。”

萧宴宁应了声,转身麻溜离开。

等萧宴宁走后,皇帝接过秦贵妃手里的药丸,仰头一口气儿把药喝了下去。

皇帝放下药碗拿起旁边的细巾擦了擦嘴,秦贵妃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

皇帝被看得莫名其妙,道:“怎么了?”

秦贵妃摇了摇头没吭声,皇帝道:“你没事,朕有事,朕刚才和那个臭小子提起了成亲之事,朕提了点想法他二话没说就给拒了。那个混账东西整日里说着不想成亲,要成亲也找个自己喜欢的。这多少年过去了,也没见他找到喜欢的,你是他母妃,有空多劝劝他,现在不比从前,不能太任性了。”

马上就是当太子的人了,得稳重起来。

秦贵妃好奇道:“皇上都提了什么人?”

皇帝:“寻常人家的,秦家女都提了,他都不乐意。”

秦贵妃哦了声,她笑道:“小七性子就那样,犟得很,他不乐意就随他去吧。”

皇帝:“以前也这么想?”

秦贵妃没有立刻吭声,她看着皇帝,诚恳道:“以前,不知道。”

说到这里,她笑了下,笑容和她的话一样低落。

皇帝本来想说什么,秦贵妃轻声道:“皇上知道,小七来之不易……”

皇帝瞬间撇开眼。

秦贵妃这辈子做过两件牛叉的事,一件就是生了萧宴宁。

一开始皇帝并不想秦贵妃有子嗣,他不想秦家出了秦太后,出了秦贵妃,再出一个流着秦家血脉的孩子。

这个孩子要是皇子,一旦出生,对秦太后和秦家意味着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清楚。

他有长子还有好几个儿子,长子已被立为储君,秦家要是起了别的心思,后宫和朝堂都会不安。

皇帝这想法,秦太后明白,秦家明白,秦贵妃又不是傻子,她也明白。

她本来也没想过自己会入宫为妃。那天从秦太后宫里出去时,遇到了皇帝。

当时情况就是皇帝想利用秦家和秦太后尽快稳定朝局,秦太后不甘心,也怕秦家事后被坐稳皇位的新皇清算,就想在后宫这块使使劲儿。

所以宫门前相遇一个顺势而为,一个圣旨都下了也逃不了婚,入宫就入宫。

秦贵妃入宫时才十七岁,有点任性。

皇帝比她大了七八岁,加上她的身世背景,皇帝难免有点心虚还有点愧疚,就各种宠秦贵妃。

皇帝不想要秦家的孩子,而秦贵妃却觉得不行,她有点不认命也有点不甘心。她一辈子还很长,总不能就靠着皮囊过几年优渥生活,然后看着别人和和美美儿孙绕膝自己羡慕不已孤老终生吧。

于是秦贵妃天天这折腾那折腾,不知怎么的成功给折腾怀孕了。

消息被御医确认时,别说皇帝了,秦贵妃自己都很懵。

秦贵妃有了身孕,秦太后知道后立刻派人去护着,再也没人比秦太后知道宫里的孩子不易生存。

而与此同时,皇帝失眠了一夜,最后他想,不一定是皇子,万一是个公主呢。

然后众人瞩目中,萧宴宁出生了。

秦贵妃一开始对萧宴宁的到来是又惊又喜还有点嫌弃和害怕,嫌弃和害怕主要是刚出生的孩子长得太丑了。

而从秦太后在萧宴宁一岁时就想教他读书,就可以看出她对萧宴宁抱有多大期望。

秦贵妃有段时间都不知道该拿萧宴宁怎么办,她怕皇帝对萧宴宁的过度喜欢是捧杀,又怕皇帝真的一点都不喜欢萧宴宁。

好在皇帝虽然不想要流着秦家血脉的孩子,但等孩子出生了,他到底也有两分疼爱之心。

只是谁也没想到萧宴宁自己争气啊,还不会说话就把皇帝哄得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第二件事就是送明雀入了内书堂。

当年明雀被萧宴宁救下之后,秦贵妃派永芷宫的掌事太监元平去处理这件事。

明雀是前司礼监掌印随恩的干儿子,宫里向来捧高踩低,随恩是先皇旧人,新皇身份又尴尬,随恩低调行事还来不及,哪里还有风光在。

随恩本想走秦太后的门路入内书堂读书,又担心皇帝知道后心中不喜,这样明雀怕是一辈子没出头之日,他只能放弃这个念头,慢慢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