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2页)
萧宴宁一夜没睡,就那么睁着眼,时间到了,就在砚喜的服侍下去上朝。
百官也有很多人昨天没睡好,看皇帝脸色不好看,他们也没心情说那些鸡皮蒜毛的事儿了。
秦追上奏说了加开恩科的事,他列举了很多应该加开恩科的理由,其实最大的理由就是新皇登基。
这种事其他人自然不会反对,甚至都跟在秦追后面说了诸多加开恩的理由。
众多好处说出来,萧宴宁也没了反对的理由,他打起精神:“准奏。着礼部即刻拟旨通告天下,各州、府、县学城门处皆誊黄张挂。”
“”陛下圣明!”
“此举实乃天下学子之福!”
不要钱的颂扬声从百官嘴里涌出来。
等殿内恢复平静,萧宴宁:“若无他事,退朝吧。”
御史胡游上前,他道:“皇上,昨日西羌俘臣做出刺杀之事,贼人已死,但西羌狼子野心,臣请三司会审,务必查出其余人等是否清白才是。”
萧宴宁:“此事已交由镇北府司于桑去审,由安王监督。”
胡游默默退下,看来对昨日之事,萧宴宁是震怒,落到诏狱中,那可是不死也得脱成皮的地方。
皇帝都开口了,其他人也没要奏之事,萧宴宁便摆手退朝。
通过这件事,朝臣对萧宴宁的脾气秉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皇帝乾纲独断,不计方法。
真要说,就算那批西羌人中还有呼斩金的同伙,三司会审岂不是更好。
结果,皇帝直接把人给弄到诏狱了,那是一点面上的功夫都懒得做。
三日后,梁靖的折子从云州送入京。
梁靖在折子上说了目前的进展,说一切顺利,然后在折子最后问候皇帝的身体。
萧宴宁看着这份快马加鞭送到京城的折子,重点也就是最后那句话。
肯定是听到流言,心里挂念,便借着上折子问候。
萧宴宁在回了句一切安好。
折子上不好多说别的,于是另外写了一封私信,让福六专门送了过去。
萧宴宁写了事发经过,没写梁牧之事,毕竟身份还未确定,最后萧宴宁写了盼他早日回京。
他现在是既盼着梁靖早日归京,又害怕他早日归京。
萧宴宁一直挂念梁牧的身体情况,私下还去了两趟诏狱。
看到梁牧的情况,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不让他继续发狂伤脑伤智,御医给他用了药,他每日基本上都在昏昏沉沉地睡着。
不过御医也说了,梁牧的身体被药物泡过,体内各种毒素药物太多,体质和寻常然不一样。药效很短,这些安眠类的药物对他作用会越来越小,再过几日怕是就会没用了。
御医从耶律赫口中知道了药人的来源。
只是耶律赫也说了,药人没有解药。
耶律赫不知道奇奴的身份,这是呼斩金给他招来的护卫。
身处诏狱,耶律赫自然不会说谎,没有解药,御医只能根据情况慢慢摸索。
安王时常来诏狱,看到皇帝一脸沉重,他道:“皇上不用太过担心,会好的。”
萧宴宁只能点头。
那厢,梁靖做了一件震惊朝野的事,他把四品的云州知府杨长戈给砍了。那杨长戈不是别人,正是睿懿太子的嫡亲表兄,杨太后的侄子。
因为杨长戈身份问题,梁靖的折子还没到京城,杨家飞鸽传书,在京的官员已经入宫向杨太后和太上皇哭诉了。消息一出,百官愕然,弹劾梁靖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飘到了萧宴宁案头。
那可是四品知府,未曾上报朝廷,未经刑部审讯,甚至连折子都没有,他梁靖凭什么杀一个四品知府。
今日可杀四品知府,明日是不是就可杀三品按察使,后日是不是就可以在朝堂上乱杀。
身为兵部侍郎,又兼京营戎务,这般专擅那还得了。
弹劾,必须弹劾。
罢官,必须罢官。
萧宴宁知道梁靖绝不会无缘无故杀人,更不会杀杨家人,除非这人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而且还准备仗着自己所谓的身份逃脱惩罚。
朝堂之上,萧宴宁随手掀开一份奏折,看了两眼,里面都是痛斥梁靖的话,仿佛他是什么恶神转世,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儿。
这些弹劾的折子里,也真有为杨长戈说话的人,更多的确是想到了自身。
要是不弹劾,日后京中出现这么一个杀神,谁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百分百清白,万一落到梁靖手里,那不是菜刀砍瓜毫无反击之力。
萧宴宁把折子放下,他抬眼看向百官幽幽问:“梁卿为什么不能杀他?”
百官愣在那里,萧宴宁:“朕赐梁卿尚方宝剑,就是让他先斩后奏,你们说他不能杀四品知府,是说朕的尚方宝剑赐错了?尚方宝剑还有杀不得的人?再说,梁卿的折子还没到京城,你们怎么就知道杀错了人?”
作者有话说:
下午要出门,o(* ̄︶ ̄*)o,明天见。